画画可以不这么痛苦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看完《只此青绿》从电影院出来后,我心里有些不敢直接跟家人表达对这个电影的看法。因为我知道自己是做设计的,而她并非此行业的专业人士。或许是因为我的审美经历过多,有时也显得颇为独特,所以我有些犹豫是否要直接表达我的观点。
然而,在回家的路上,她给我讲了一个在洗手间听到的故事。一个妈妈在跟女儿聊天,她们讨论的是创作一幅画时,通常使用一支毛笔还是多支毛笔,以及影片中这些细节处理得是否合适等话题。这些其实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家人告诉我,她认同那个妈妈对女儿说的一句话:画画其实可以不用那么痛苦。听到这句话后,我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我说,自己在电影院里一直不敢表达的一些想法,原来也有人,尤其是这位母亲,跟她的女儿有着相同的看法。
实际上,当我在观看这部电影到第九章,章节名字还未出现时,我会做一些观影笔记。因为我对这部片子非常重视,所以我会记录各个章节的标题。当我感觉到快要进入下一个章节时,我就写下了“没苦硬吃”。写完后一抬头,看到字幕上写的好像有个“苦”字,但具体是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我突然笑了,并指给媳妇看手机上的笔记,上面写着“没苦硬吃”。
没苦硬吃肯定不是创作团队故意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的语境下,当艺术家或运动员在创作或比赛时,主流宣传媒介很少再强调他们牺牲了多少、经历了多少苦难。举个例子,巴黎奥运会接近尾声时,那位举重运动员,那位胖胖的女孩非常可爱,在采访时也表现得积极活泼。她不再谈论自己在训练中经历了多少苦难,或者坚持训练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不可逆的损伤,以此来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同情。相反,她感谢国家队多年来对她的照顾,特别是带她四处寻医治疗运动期间所受的疾病和伤害,让她感受到了善待。
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参与综艺节目时,无论是谈及自己的身材还是所从事的项目,都展现出极高的自信。她甚至制作了一些略带自嘲意味的小广告,旨在让大众接受那些拥有胖胖身材的女孩。整个过程中,你并不会感受到她在强行灌输苦难教育的理念,去驱使你做某事,比如练习举重、学习画画、钢琴。她更多地是希望你能源自内心地去做这些事,而非单纯为了功成名就或名垂青史。这就是我开场白中想要强调的内容。
1. 文人刻板印象与创作者
今天是2024年10月7日,我在这篇电影日记中记录的电影是《只此青绿》。对于我这个山西人来说,能将这四个字的前后鼻音发得准确无误,实属不易。请不要对我的这个视频太过苛责,虽然其中可能有些观点不够正面,但我也尽力让视频内容不那么尖酸刻薄。
回到这个故事,我觉得这样的故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苦情,或者对文人(如李白、杜甫在《长安三万里》中的形象)产生刻板印象。我们会觉得它里面会过分强调文人的古情、时局和环境等因素,这仿佛是对文人或艺术家的一种固有看法。但话说回来,一旦涉及到历史或古装元素,苦难叙事、为集体而牺牲和个人悲哀等设定似乎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我觉得这可能是大部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无意中带入的一种元素,特别是对于年龄稍长的创作者而言。比如说我,今年34岁,正处于从经历苦难、享受苦难,到追求快乐、享受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目标的转变过程中。作为1990年出生的人,我观察到,在我之前的1980年代出生的创作者,比如那两位导演,他们可能会很自然地将自己认为的苦难经历分享给他人,并以此为荣。但在我这个年龄段,就处于这样一个交界区,而199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则不会以苦难为荣,去炫耀自己的苦难并期待得到夸赞。现在很少有孩子会这样做。因此,我实际上很能理解创作者基于自身经历去传达这种情感。
当然,我们应该鼓励这两位导演基于自己的体验进行创作。在观看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可以想象到这两位舞者从小到大,有多少人跟他们说过“你必须得练”。是的,必须精准,必须忍饥挨饿,必须忍受筋骨之痛,比如,跳芭蕾必须磨破多少双鞋,写字的人必须把手磨出多少茧。我可以想象他们经历了那样的教育,才达到现在的状态。他们想通过作品告诉世人自己所经历的这些,间接地让大家思考我们所经历的苦难,并以此,让大家反思应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
我认为这部片子其实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至少我媳妇听到的那一对母女的对话是这样的,我可以理解这种感受。但我其实不太会向别人推荐这类作品。与其这样,我宁愿去隔壁影厅看陈凯歌的《志愿军:存亡之战》。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与我的预期有些落差。我没想到它是一个如此沉重的故事。
2. 具象化困境:舞台剧电影
当然,在分享这个过程中,我有自己的想法。我非常理解创作团队的这种结果,这与艺术创作的具象化有关。我们也知道,电影和电视剧是非常具象化的艺术形式。它们可以详细地,甚至像一些功能性纪录片那样记录某些东西。就像这部片子,或者像《我在故宫修文物》那样去记录。创作团队有这样的意图。但是,一旦如此详细和具体地推进某个事情,原本被记录的作品中的想象空间就会被完全具象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以《只此青绿》为例,这是一部舞台剧。如果,我坐在舞台的某个位置观看表演,我的视野范围是固定的。就像我们经常在长安大戏院看戏一样,固定的舞台里,观众需要思考演员的走位、肢体表达、情感传递以及音乐的表达来领会一些东西。观众会自己总结出一个内容,比如“这群人达到现在这样的状态很不容易”,我很理解他们苦难。但这个结论是由观众自己得出的,对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其实没有感到被冒犯。
但是,如果我将它具象化,镜头细致到可以看到我指甲盖里的黑泥,又能捕捉到我的肢体和胳膊的动作。在运用电影语言时,它的表现力可以如此细腻,也可以如此深远,这会导致所有艺术的想象空间被挤压成写实的过程。这种现象相当可怕。我们可以看到处理得比较好的例子,如张大圣导演的《廉吏于成龙》,那是一个将现代京剧制作成电影版的佳作。2024年他的最新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虽然我没能在电影院看到,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看的。这部作品将舞台剧与电影元素完美融合,既保留了电影贴近观众的特质,又通过布景、演员调度和灯光等手段,超越了真实的限制,传达出更接地气的情感。然而,我觉得这部电影并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如果这个项目交给张大圣去做,或许就不会让观众觉得那么沉重了。
因此,我认为最好在核心创作团队内请一位导演,或者让这两位舞蹈演员学习一些电影语言或相关课程。这样,就不会像现在呈现的这样,既像舞台剧,又带有苦大仇深的艺术家心目中的电影色彩。这部作品非常有特点,非常个人化,但问题在于它没有很好地电影化。我希望如果剧组能再加一个电影导演的话,除了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外,还能给观众留下思考和解读的空间。
3. 色彩迷踪
最后,我想谈谈我认为的美。为什么我觉得这部电影和舞台剧没有达到一加一等于二,甚至大于二的效果呢?反而我觉得有可能一加一小于二。原因就在于,原本舞台剧所传达的演员的柔美或力量,在经过电影镜头语言的传达后,变得非常细碎。
首先,其中一个问题是颜色。我们都知道电影行业有一个工种叫调色师。调色师需要在一些小的节奏中,对同一场戏进行色彩调整。比如,现在整个画面偏暖但不很暖,其实可以通过调色让角色使整个场景变得更冷或更暖。这种冷暖的微调需要与整个故事的叙述和情绪过程相契合。深色会给人带来较大的压力感,而浅色则会让人感觉更加晴朗。
在影片的小范围可以有这种细微的波动变化,但整体上也应呈现出一种从暗到亮,再暗再亮的波动趋势。但这种波动不能过于频繁,否则观众会难以捕捉到视觉规律。至少在我观看时,我并没有明确感受到这一点。例如,第一章刻章时,整体氛围较为沉重;到了初见环节,场景又设定在一个相对昏暗的房间内。而到了第三部分,织布和养蚕的环节,场景突然转换到了一个开阔的空间,随后找石头时又突然暗了下来,这是第二次变暗。接着,当画面转到翰林院时,突然涌现出一片粉色,紧接着在青绿环节,粉色褪去,画面又切换到了类似苹果广告中那种纯白色背景,带有镜面效果。再到结尾时,画面再次变暗,而到了“没苦硬吃”的环节,氛围就像走向坟墓一般沉重,一束光引领着观众进入画面。到了“没苦硬吃”的环节,观众可能已经感到疲惫。再到“入画”的环节,画面又转向了一个昏暗的巷道,最后在他的荧幕上呈现出了一个黄色的画面。整个影片的色彩变化就像是大明大暗的交替,但又不完全是,而是大量色彩一直在起起伏伏,整体上还不如一些色彩较为统一的原画来得和谐。
当然,电影首先表达舞蹈,然后再通过这幅画来深化主题,但最起码应该溯源一下电影和原画的关系。因为,舞蹈的动作和服装的配色都来源于这幅画。那么,在拍摄这个舞蹈时,是不是也应该去借鉴这幅画中的表达呢?我觉得这并不难,稍微做点功课应该就能避免现在这种缺乏系统性的感觉,每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十来分钟的广告片,就像是多个酒水广告片被穿插在一起,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每个都有自己的亮点,但把这些亮点(无论是慢动作还是其他手法)全部穿插在一起,却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色彩叙述。
4. 设计师的抓狂瞬间
当然,还有一些更细节的问题。比如,在合成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比如你某个慢动作和现代人物融合的场景,所有演员的影子都应该在同一侧,但有一个演员在定格后走进去时,他的影子方向却是相反的,这是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还有一些特效在制作时,也不够好看。我经常提到《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及以前的《画皮2》中的年画式特效,整个场景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有内容的,背后全是像年画一样静态的图片,这种效果我觉得不如不做,比如增加一些交互式的特效,就能更好地提升观众的代入感。当然,这些可能只是小问题,但也不能忽视。
接着说说音乐,它也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音乐应该更加精准地运用,而不是让整个交响乐持续营造凝重的氛围,持续两个小时,让观众感到麻木,无法抓住重点。一开始我还很认真地听,比如第一个章节,镜头转动时有点像韩国偶像天团的K-pop风格,镜头随着节奏灵活转动,非常吸引人。第一幕刻章时,用的应该是中国鼓,节奏特别好,最起码前十几分钟是神圣而赏心悦目的。但从第二个章节开始,大量的交响乐、提琴和钢琴声扑面而来,我其实想仔细听听里面是否有古筝或琵琶的声音,但似乎都没有听到。可能是直接把舞台剧的音乐直接搬了上来,但舞台剧音乐和电影配乐有所不同。因此,在转换时应该做出取舍,否则会让人感觉过于冗杂。
最后,我觉得能够尝试将舞蹈剧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制作团队花费了很多心思。但总觉得如果有一个懂视听语言的人来担任导演,控制画面,再加上一个调色师,让这些美丽的颜色能够前后有关系,就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调色情况。比如我拍摄这个视频,后面出现的电饭煲是青绿色的,青绿色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调色时需要非常微妙。如果它偏向蓝色,那么对比色就是红色偏橘红一些;如果它偏向绿色,那么对比色就是红色偏桃红一些。因此,每个场景的对比色应用与黄色的搭配都有细微的差别,尤其是每个镜头之间,不要让人感觉这像是一个联欢晚会上的现场录像。
而且,联欢晚会的现场录像相对来说是比较有规律的。而现在的电影,在某些时候,比如最后一场戏,一直转个不停,转了整整20分钟。我在电影院里都捂着头,感觉有点晕。在使用视听语言时,不能重复,如果想表达旋转的感觉,也不能一直转个不停。
同时,也应尽量避免穿帮镜头。例如,在环状旋转的场景中,转圈的演员与中间的演员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致。但在下一个镜头中,他们之间的距离却突然发生了变化。观众其实非常敏感,一旦发现穿帮镜头,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别扭感,尽管他们可能不清楚这种别扭感源自何处。对于不具备美术或设计背景的人来说,这种感觉可能不太明显,但对于我这样的设计师来说,却会感到非常困扰。特别是在织布环节的最后一个镜头中,画面选取了古画中织布的场景,周围是道具和具有古画风格的房子,但突然又出现了一个写实的船在其中移动,同时一群演员在上面跳舞。这个镜头带有广角透视效果,然而,中国画的透视正好又跟摄影机镜头捕捉到的不一样,我们称之为散点透视,有时也有人认为它接近于轴测图的透视方式。但这样的透视方式并不适用于人物排列,它有着独特的呈现方式。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有些抓狂,作为一个设计师,看到这样的作品,我总会有种想要去修改的冲动。
5. 从功名利禄到殉葬于画
但话说回来,导演的工作也确实非常不易,两位跳舞的演员能够呈现出这样的作品更是难能可贵。如果他们能学习一些镜头语言,那么至少可以避免一些内容上的隐喻错误。我认为这两位导演应该不是故意的,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有一种过度解读的感觉,因为我非常喜欢解读,但有时候确实解读得过于深入了。
看完这部片子后,我的总结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了追求功名利禄的认可,将自己的绘画技艺推向了一个极端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服装些粉嫩,他自己的内心开始与别人与众不同。当他沉浸在这种极端的审美中时,逐渐意识到自己被孤立,于是持续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房间,一心想要创造出一些惊人的作品。这种孤注一掷的心态最终使他在生活取向上变得与众不同。达到极端后,他突然有一天放弃了整个世界,仿佛进入了画中,从这个世界告别。我从中解读出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故事。
这是我个人的解读,确实相当恐怖。虽然我不知道导演是否故意要达到这种效果,但从隐喻的角度来看,它隐喻了一个男孩逐渐迷失自我,最终为了一幅画而殉葬的阴暗而恐怖的故事。说到这里,可能会影响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观感,但这纯属个人解读。我只是希望,如果剧组能加入一位导演、调色师或对古代绘画有研究的人员,或许能避免传递一些错误信息。
好吧,以上就是我对电影《只此青绿》的电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