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麻栗坡英烈敬礼

大概因为我特别喜欢听王虹和beyond合作的《血染的风采》,所以视频号推送了这部电视剧的片段给我。我也猛然想起儿时是有这部电视剧,我应该是在电视杂志上看过剧本片段。那个年代文学高于电视,电视剧的剧本优秀部分都会刊出来。不像现在文字式微,连大图小文的年代都过去了,已经到了短视频的时代。
这部电视极为珍贵。现在有多少人看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作品呢?小时候我是看过,还学会了一句越语“越南必胜”。冯小刚真是天大的面子,一部《芳华》让他重温南疆战火青春,也只见对面子弹飞,不见越南鬼。我就不服气,我不喜欢这样:上面想让你看什么就看什么,不让你看就不能看 。所以我也不待见近几年对某国的战争片,多少年都不拍了,讳莫如深,一掀桌子几个月就赶部电影出来,有意思吗?
言归正传。这部剧啊,不仅是反映了当时的战争情形,弥足珍贵。也展现了当年质朴的爱情观。对比现在的恋爱剧,我突然意识到场景都很大区别。就这部剧,东北林海雪原,南疆溪流丛林,北京老城胡同,让我想起侠客儿女的“钱塘观潮,天山赏雪”、“平生塞北江南”的豪迈人生。现在的恋爱剧好像都不出房间的。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都变成了冰箱里的面包,舒适、安全,却乏味。风雪肆虐,战火淬炼,十年苦难,六载生死,才有英雄气长、爱情坚贞。
八十年代,正是思想大讨论、大分流的年代。参加对越自卫反击的英雄,我觉得比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更值得尊敬。因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部分人是已经没有什么活路,必须举起刀奋起反抗,必须拿起枪为家人报仇。对越自卫反击什么背景呢?后来我看历史才知道这仗打了十年,一开始就直捣黄龙迅速攻下河内,教训完越南人旋即撤回国内,但是后来在边境线两山轮战双方互有攻伐直到1990年。这期间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一切向钱看”思想抬头,但过去几十年培养出的“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壮志豪情仍在相当一部人心中根深蒂固。当时的年轻人,是可以做选择的,可以选择在前线蹲猫耳洞甚至牺牲,也可以在后方大发其财享受和平。电视剧中对这种思潮的对抗也有所反映。即有林家先后送两个儿子上前线、李大亨放弃万元户的光明钱景,也有托翁当他的经理、战士们被后方的对象甩。令人伤感的是,这种大讨论,四十年后来看,金钱和世俗取得了胜利,当然,这似乎又是人性的必然。要说的是,上面过去几十年在干嘛呢?就事论事,起码对参战老兵在社会层面也没有起码的尊重,也没个纪念活动。到这几年打算攻台了,才想起来弄个退伍军人事务部,收拾下人心。
今天,是伟大祖国建国75周年纪念日。国旗飘扬,颂歌如潮,到处是人们自豪的面容。只是人们应该记住,今天的盛世,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对越自卫反击一代代烈士鲜血铸就。
鲜血染国土,长歌越碧空。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