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真爱复苏》

520看的电影,太好看了。刚看完很难形成一条通达的思路,感性地随意挑点来说。
❗以下涉及剧透。
在看电影之前其实我看过剪辑,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到什么,可能就是头尾那个巧妙无比的通链被我提前摸索过一次吧,还有人们在找到马修之前我那像漏水水龙头一样滴出来的悲伤,当时我真的很想冲着清晨独自走过树林的男主角大喊别找了,别找了。 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有点像《边城》(人情温暖纯朴还有命运感),可以说是与《边城》齐名的神电影了,或许镇上的人啊比《边城》里的还要柔软,从那有希望的结局就可以看出。马修死了,他的家人并没有怪罪诺亚,女主爱丽诺的安慰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不能预知死亡,就在活着的时候给他最珍重的爱。你已经给够了,诺亚。这比《边城》里抑郁终了的老船夫和陷入等待的翠翠这样的结局要乐观和温暖,联系我最近看到的歌名就是A broken heart heals with time。这个说法当然不尽然准确,因为诺亚的心并非为时间所治愈,而马修的家人们则贴近一些,时间积淀的宽厚让他们相互抱着消化悲伤,而不是去怪罪任何人。 记得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就有去看过一些评价什么的,有个人说得很有意思:镇上的人啊真的很好,就连打压诺亚的方式都是用钱买他的鱼(看这段真的笑得哈哈哈哈的),甚至后来还成为诺亚的忠实粉丝。我觉得诺亚这个人真的很有魅力,当然也是这个小镇非常善于发掘他的魅力,其实诺亚是闷闷的不怎么说话,最开始经常是忧郁的神奇深邃的眼睛,很少笑容,但是镇上的人们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缓慢地贴近他,走到他身边,发掘他善于钓鱼和勤劳的美德,正直可靠,当然还有对马修的友善。这个小镇甚至对马修这样的小孩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包容,没有人嘲笑他,铺子里的老板泰勒从不骗钱,会笑着问他今天要什么糖。在失踪的时候那么那么多的人为他担忧啊。大家保护着他,包容着他。他去世的时候我真的难过地大哭完全抑制不住眼泪(就算我提前预料到自己应该会哭...),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其实“会说话”,只是声音要用心才能听到。(这句话让我在马修去世之后哭了,一是想起他的奶奶对诺亚说过这话,二是爱丽诺和诺亚说这不是你的错,你不懂小孩的心思,我以为诺亚会说用心能听到他的话语。这个想法让我心碎。)他很可爱,愿意帮忙,喜欢缩在角落(又毫不掩饰地)观察诺亚,对他有好奇心。爷爷说马修在诺亚身上获得了父爱,我好难过啊,我觉得这是诺亚的魅力之一,他每一次对马修的招手和鼓励,他和马修的心照不宣(他们在车上分别时马修没有说话,但诺亚知道他在为钓鱼器材道谢就说没事),他的手快速地抚摸过马修的脑袋和毛绒绒的头发,他教给他很多知识。我想这是我想要的父亲的模样吧。马修去世的时候我伤心得要碎掉了,他还没开口说话啊。在他们一起刷墙的时候诺亚笑了说你是我唯一一个一直让我说话的朋友,我想,马修就要开口了,他开口指日可待了。这成为了一种遗憾(让我流了很多眼泪)。 让我中断一下哭泣的是他的爷爷在大家商量他后事时的话,他的大爱,不再去等马修父亲好让钓鱼比赛如期进行的决定,现实又温暖。他安慰他的妻子是搂过他的头温柔地唤她“我的姑娘”。诺亚在这个时候是关门离去的。 忽然想起来在之前一个美丽的情节。诺亚从车上走下去,车上的爷爷对马修说我们应该和他一起的。诺亚的身影的落寞让我难过,爷爷说没有人是可以独活的。幸好诺亚那里有爱丽诺打扫过的房间,躺在新换的被子上,他在暴风雨里也睡得安稳。(对爱丽诺擦窗的特写我有留意觉得很喜欢,是从外面入手的镜头,她隔着玻璃的美丽身影越来越清晰)。我从诺亚身上看到了很多从前的自己,迷茫流浪,碰到意外想要逃跑,好像跑得远了就不会被悲伤追上。我好喜欢这部电影的很多对话非常有深意,比如爱丽诺说的,没有痛的地方也必然没有爱。诺亚能逃到哪里去呢?一个完全快乐的地方也会有人死去啊。我很喜欢关于预兆的对话,爱丽诺说,在遇到你的时候,我的预兆,我希望你是。而诺亚的回答显得那么无力,他说,我可承担不起。 很好玩的点在看剪辑的时候有被告诉,就是这个诺亚钓到鲈鱼的地方,是钓不到鱼的,被叫做无鱼湖。我且个人理解一下,鱼是意义吧,有人为了找寻它而死(马修),但意义不是用来被杀死的(诺亚放走了鱼),大概是用来被找的吧,只是路途会很远,有的人觉得没必要找,一生都远离(那个小白瑞,开着不合时宜的玩笑聒噪,就从没想过找。不能说他的一生是没意义的,只是少了迷茫或许对幸福的体悟就没有那么深刻吧,平庸而带着无知的骄傲浅薄地活着...就这样写到这里我明白了爱丽诺的那句话。) 关于战争的谈话很深刻,反省也是。爱丽诺问诺亚,战争是什么样的,诺亚说刻骨铭心(英文是无法走出),且毫无意义(讲不通)。爱丽诺说,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make no sense的。(好喜欢这段对话)诺亚抬起头深深地看她一眼。诺亚是那个帮助爱丽诺理解一些她丈夫并陪她走出来的人(真的很喜欢她重新做饭招待大家,走出来时都在调侃的氛围)。 另一个喜欢的对话是诺亚说他会在走之前修好房子(这部电影真的很细腻很细腻我完全懂这些小点太戳我了,最后诺亚走了,爱丽诺是通过地板被修好确认了大部分),眼下爱丽诺因为这句话不开心了(太细节了),诺亚追上去和她的对话太美了:他说其实在晚饭后他又走近她的房屋看了,但是灯熄灭了。爱丽诺点头说当然,我关灯了,仰脸等待他的下文。诺亚说我在想如果你没有熄灭灯我会做什么,爱丽诺问他会做什么,诺亚说,邀请你一起在门廊上坐坐。 爱丽诺笑了(好可爱),说然后我们在门廊上坐着会发生什么?诺亚走近她,他们就接吻了。爱丽诺走上木头楼梯,回过头对诺亚笑着大喊早上好。就好像他们的早晨因为这个吻、贴近的距离被认证了正式才开始。 诺亚最后留下来过冬了(在爱丽诺家的饭桌上时,太可爱了各位,调侃着爱丽诺和诺亚还暗戳戳帮他们,主持祷告的泰勒太可爱了吧)。表面原因带他进光之谷的老人是魂灵,还有一个很喜欢的对话就在这里“我不信鬼神,也许相信天使吧”(I don't believe in ghosts, maybe in angels),这个闭环太美丽太震撼了,当然这时候主要原因是诺亚就差临门一脚了。他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幸福总觉得还应该流浪,老人让他意识到他自己就可以是那个预兆,他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他应该有个家了。 我一开始吐槽真爱复苏这个名字,最后想其实这个名字也是合适的美。这份爱不一定是诺亚和爱丽诺的(这是我喜欢这部片的原因之一啊,各种爱里面这种爱情就占一半吧,更多的人情的温暖还有小马修,加在一起修好了男主),各种爱啊,让诺亚复苏了自己的爱,这些都是真粹的爱。 马修去世的时候我真的好难受,诺亚把人从水里抱起来,额头贴着他苍白的脸。这样的画面就足够有渲染力了。有铺垫,比如说在床上啊马修就摩挲着诺亚送他的球。那一段镜头很美,拍了诺亚,爱丽诺,马修,让我想到几米的“每个人都有寂寞只是每个人的寂寞又与其他人的不同罢了”。宴会后的幸福,爱丽诺站在门前,风吹拂把她的衣襟翻动,那么美丽。后来这句话又被我想起是在诺亚收拾东西的时候,爱丽诺刚被治愈的丧夫之痛必然又在灼烧着她,作为刚经历马修死亡的她又要失去一份来自诺亚的幸福。他们融合在一起的悲欢似乎又被打破分离了,诺亚身上的迷雾把他们又阻隔了,两个人站得那么近却又重新变得那么远啊。我泪如雨下。 幸好最后的最后,虽然没有看见两个人抱在一起,但是诺亚又穿过田野站在山坡下,从被挂在线上而随风飘荡的白色大毛巾和红黄蓝的衣物里看见了爱丽诺的倩影,弯腰,起身,抬手,晾衣。和开头几乎如出一辙,这远比煽情的拥抱更平静和美丽,充满希望。 好喜欢让诺亚和弟弟通信的各种描写,想起来诺亚最开始说来到光之谷或许就只是在又一个地方等弟弟出狱吧。但现在他在这里有了家人和朋友,以后弟弟也会过来吧,他会幸福的。 一些颇为现实主义的地方,战争的残酷(侧面描写,由困扰诺亚的声音和他的忧郁呈现),作为有战功的英雄却无家可归! 还有父母离世(就像被从时间里剥离出来了),弟弟入狱(青少年却难以被帮助悔改,减轻判刑),他的上级说绝对不可能减刑,还有劝诺亚说作为刚退伍的士兵还是好好想想你的生计问题吧(感觉有点轻微高高在上…)还有诺亚觉得战争make no sense,死了很多他的战友让他难以释怀(尽管老人告诉他说你已经仁至义尽)。对一头牛都安乐死并帮助挖坟,我小小过度解读一下,他很可能从这头牛身上看到了他哀嚎呻吟的战友(他跪坐下来抚摸着牛的头温柔地放缓声音shh...没事了我知道等等安慰),那些战友可能没有机会安乐死而经历可怕的伤痛,或者死去而没有被安葬。所以他对一头牛有忧郁而认真的神情。在经历过那样可怕的战争后他难以相信神灵,迷茫没有信仰(也许是因为好人没有善终,战争的无意义感),他没有去教堂,对爱丽诺说没关系,我本来就没打算去哪里。 绝赞的电影! 音乐也特别特别好听,有些旋律反复出现渲染,虽然熟悉但每一次都感触不同。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