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观《出发》学生时期教员有感
很幸运地在北影节看了这部电影,还见到主创团队听他们分享背后的故事。所以回来迫不及待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是内容上对出发的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指,战乱年代,快要毕业的教员在最后一个暑假里,为了寻找他心中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的一种出发。那个时候马列主义还没有大面积的影响中国青年,当时毛和萧的这次游学在我看来是对教员非常重要的一次感性认识,是带有很大的冲击性的,然后可能对后面接受各种新思想,尤其是马列主义形成理性认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铺垫;另一方面我觉得是给观众看待教员的一个新的出发点。以前大多影视作品都在成功后、作为革命者的教员上着墨比较多,但是对于教员本身来说,可能恰恰是在人生最迷茫的青年时期,这次游学对他以后面临排挤也好,险境也好,那种在大风大浪面前的坚定与沉着、旷达超脱的胸襟,追本溯源,都正是因为迷茫时期这段经历,成为了一种积淀。因为迷茫过,因为在那段迷茫中所受震撼之大,所以面对以后的一切都不再迷茫,都会坚定的选择,选择那条最能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道路。
然后是表达方式上,刘导在回答一位观众的时候说到,可以以欣赏一副卷轴画的方式来欣赏这部电影,很有中国美学的特色。现场很多嘉宾都从专业角度对影片的美学价值给予了肯定。尤其是最后对苦难中人民的形象以一种雕塑式展开的形式,冲击力太强了。
最后就是结合青年这个特点,这部影片作为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又是很多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参与拍摄的影片(主创团队交流时说),更多的还是传达一种青年人敢闯敢为,脚踏实地的奋勇精神。
印象里很深的一个场景是教员泡在水缸里睡着了,下雨了,萧菩萨喊他赶紧走,可是教员却一脸的酣畅淋漓。
影片里的很多场景都在下雨,今天的北京也在下雨,春雷滚滚,从另一个影院赶过来的时候还淋了雨,在观影时甚至仿佛置身其中了。回到寝室时,脑海里突然就蹦出了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想来与教员不带一个铜板去游学的心情也大有穿越时空,不谋而合之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