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电影让你没看完就想给五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影评”含故事剧本与演员;五层身份/关系的剖析△△△)
如果这样拆解开来说:
money boy & boss(男伎与老板)、忘年恋、替身文学、“先上车后补票”。
其实不难发现,
本片似乎是个极其狗血,几乎buff叠满的电影。
但是于我而言,这是一部不管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整个爱情界里都很难一遇的好片。
因为对于我来说,这根本不叫狗血。
首先我自身本有许多关于爱情狗血“现身说法”的例子,所以见怪不怪;
再一个就是我偶尔也会写写构思。脑子里想的很好,本来是个很美很跌宕起伏的故事,但是写下来就很显奇怪,因为一般的构思只会写写大体的框架,不会去用一堆华丽的辞藻去填充,因此略显干瘪,也就不免觉着有些“狗血”。
这么稍微一写就觉得很奇怪,但是导演和编剧能让它们变得不奇怪。
这时候就要调动演员的力量。还有一种,我无法言说是什么能力,或许是我不知道它的专有名词,还是说它只是一种感觉,就是会把故事讲得特别好的感觉,这个感觉就像“语感”一样,并不是所有人有的,而且也不是日积月累能练出来的,就是天生的,这种会把故事讲得、剪得很好的感觉。
我特别喜欢在电影中看到极具个人特色的演员。这个特色可以是面孔上的,也可以是演技上的。
Devon Graye两者都做到了。
他真得长得好特别哦,给我一种“混血中的混血”的感觉,然后他的名字Devon,用法语念会更好听喔。
他背部的、不知道是疤还是骨骼原本的走向,真得很难不让人不分神。太贴合角色了。
而Tuc这边,把一个饱经孤独折磨的中年男人诠释的太到位,一出场就有那种country music公路电影的感觉。两个人搭配的都很顶。
—————我是分界线———————————
编剧真得很正点,
一度以为自己在看台湾青春偶像剧,又恍惚觉得是在看什么八零年代美国经典爱情片,又像是一部色而不淫,甚至连色都谈不上的手持录像回忆... ...
整部电影里没有浮夸的表达,没有什么多炫酷耍帅的技术展示,比如镜头的比调啊,画面怎样怎样切割,又是各种变焦,都没有。
纯粹的故事不需要这些东西。
它需要的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分界线again—————————
五层身份的剖析:
首先是第一层关系:纯粹的交易关系。也就是Jonathan和Adam的“body for money”,身体换钱,钱换身体。但是因为Jonathan的特殊需求,便有了第二层身份:
Jonathan和Adam扮演的Bryandon。也就是cosplay,为什么要cosplay,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殊需求”(第三层身份):
Jonathan和生前的Bryandon。因为J失去B太难过,想要复刻他一生中跟B最快乐最幸福,随之而来也是他自己最痛苦的时刻:B的overdosed。
第四层身份是:Jonathan和在说出自己真实姓名之后的Adam。他在酒吧那段,说是要做自己的Adam,也就是爱着Jonathan的他自己。
第五层身份是:面对那一对情侣,假装他们真得是真情侣(这个情节微妙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多次串联到第三层和第四层身份上去);面对服务员时,假装他们是一起拍摄的团队。也可以说成Adam变成Jonathan“老板”的身份。
其实还有许多身份,比如也爱上了、爱上过A但是第二天早上还是走掉了的J。
这也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的身份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在爱情里你也永远不可能都在主位或副位,如果是,那就不是爱情。
奇怪的是,一般电影半路突然杀出来另一对情侣,别说是情侣了,就连半路杀出来另一个人都会不适应,但是在本片的这对情侣真得是锦上添花了。
还是那句话,导演和编剧的功劳。
—————碎碎念:当Devon Graye的男朋友一定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