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爷主义——如何对抗我们的现代生活
![](https://img1.doubanio.com/icon/u148866310-8.jpg)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谋杀绿脚趾》是一部无厘头喜剧,有着逗趣的情节,耍宝的台词,以及各种无厘头的角色,但科恩兄弟融入了自己的元素,比如性与暴力,比如宗教。其中最科恩的部分,同时也是本片最为后人所追捧的部分则是哲学,准确一点来说是科恩兄弟一向以来在自己的作品中灌注的对现代社会的态度。
督爷在电影中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混子的形象——不务正业,靠救济金度日,与同样无所事事的两位朋友整日在保龄球馆度过。但是他自身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督爷始终悠然自得,督爷面对生活永远保持优雅,不像电影中的其他角色时而有一点脱离理智。他的胖子朋友总是拿过去的越战经历说事,并且具有浓重的暴力倾向,总是把督爷的计划搞砸。瘦子朋友则永远慢一拍,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朋友们在谈论什么,最后莫名其妙地死去。两位朋友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好像并非合格的朋友,但是也许这就是友谊,即使你不那么完美,我依然陪在你身边。督爷与其朋友的生活方式与现在年轻人追求躺平的处世态度如出一辙,但是督爷真的躺平并成为了社会的渣滓,多数年轻人们则实际缺乏督爷的坦荡,低调地摇摆躺平大旗的同时继续背负着生活的重压。
富翁与他的助理代表了现代社会的上层阶级,他们富有而傲慢,精明而浮夸,有着上进却扭曲的价值观,热衷各种浮夸的商业与名利活动,对底层群体不屑一顾。这不是我们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吗?看看互联网就知道是哪些人了。科恩兄弟在九十年代的电影里总是保持着对商业的批判,比如《巴顿芬克》、《影子大亨》以及这部《谋杀绿脚趾》,商业在这三部电影了都扮演了一种浮夸的角色,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反面角色。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商业对改善全球经济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起到了巨大作用,于是大家又开始认识到商业其实是一种美德,苹果公司这种追求极致创新与进步的全球化企业也为商业塑造了全新的形象。因此在科恩后期的电影里,商业不再是浮夸而负面的,要么成为了平面化的故事背景,比如《阅后即焚》,要么是主角极力追求并象征着某种全新生活的目标,比如《醉乡民谣》。有意思的是,《凯撒万岁》则完全抛弃了《巴顿芬克》中对制片厂的讽刺,转而赞颂了制片厂工作人员的敬业与他们的工作成果。
片中将督爷抓进警局的警察则是另一种社会角色,他们作为政府体制的代表自然要维护这套现代社会体系,因此他们作为另一种层面的上进自然与富翁这种人站在一起,对督爷的无业游民身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耐烦,甚至用身体上的暴力来表达自己的厌恶。好在督爷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永远不会因为别人不合理的观点而批判自我,他始终保有清醒的判断。但是当今社会中的人们面对这种不合理的对待,能够保持督爷那种淡然与自洽吗?可能有一部分,但不是大部分,大部分人根据忍耐度从强到弱可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成为这种不合理的捍卫者;在这种规则下功利地生活;心理抑郁,生活痛苦;自杀或对社会施加暴力。片中已经为我们展示了以上的部分形象。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督爷这种哲学图腾指引我们在生活里走向真正的自由,不被他人不合理的批判乱了自己人生的阵脚。
电影中多次出现“虚无主义”这个词,督爷及其朋友用这个词来形容那几个绑架犯。似乎在我们看来,督爷这样的人也是虚无主义的代表,不想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任何价值,只是简单地活着。但他其实又有着自己悠然的生活,有三两好友共度时光,很显然他很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他不能被称为虚无主义者。片中真正的虚无主义者应该是那些妄图破坏社会秩序实现自己的私欲的人,比如那些劫匪,比如自己没钱却装蒜的残疾人富翁,他们的人生才是虚无主义的体现,他们用自己的私欲蒙蔽了人生的真正的意义,他们的价值观念是错位的。虚无主义,没有更适合用来形容当今社会下人们的精神状态的词了。看看抖音上的热门或非热门内容,不管是直播、美食制作、哲学讨论等等,似乎一旦沾上抖音,最终多少都会带上点儿虚无主义的味道,还有博主会直接在视频里表达自己的虚无感。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具有的病症,总觉得干什么都没劲,被商业资本与海量信息憋得喘不过去来,根本无法安静下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更何况还有生活这块石头压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我们也知道,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去缓解这种虚无感,让我们不至于像片中的绑匪与富翁一样走向自我戕害。就像督爷和他的朋友一样,即使他们一无所有,即使他们被社会主流唾弃,可是他们之间还有友情,还有保龄,因此他们不会陷入虚无主义,那不正是督爷保持淡然的诀窍吗?那也正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