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潘多拉》说开去,关于日剧
我人很宅,又是一整天没出房间,也不会无聊,看完了日剧《潘多拉》。
我是日剧忠实拥趸。韩剧或许受众更广,它是瞧准了成人童话这片市场,抛开它的婆婆妈妈不说,鲜有人讨厌。可对待日剧的态度就更绝对了,讨厌它,或者,去爱它。日剧很短,通常不超过10个小时,像一部够长的电影。日剧节奏好,给劲儿,该无情的地方舍得下血本,演员都够美,美也美的凌厉,不单是花瓶。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大众传媒面前,日本人还是可以抖出他们那种叫我们惊惧的寒彻骨髓的洞察力,这就很是迎合我这种有恶趣味的人----就是迷恋这种死相的东西。恶趣味也不错,总好过无趣无味无癖之人。
我们这代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被日本的娱乐文化喂大的,这样讲话肯定是有人不爱听,也显得很没有立场。可喜欢就是喜欢,谈什么立场。先是被漫画动画侵蚀,无可救药。后来看日剧,日本电影,这一猛子扎下去,也好些年了。日剧好看,关键还是剧本够料儿。
川崎丰子的几部小说改编出来都很好,《女系家族》《浮华世家》《白色巨塔》。是那种看了叫人心悸的好。心悸是因为果然够残酷,是那种将现实敲的粉碎,还拿了理想叫你衬着看的那种残酷。看了很难受,就大哭,哭也要看。
《人间失格》也好,野岛申司的脚本,不是太宰治那部大绝望的小说。可是作为电视剧也够绝望了。所有角色都是“卑微到不配绝望,猥亵得自我痛恨,死一般的木然里随时有神经质的鬼魂爆发”,所有角色都是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情节全是一小处,一小处为人的不堪,简直拎不起来。或许野岛是要从大绝望出发,向死而生,然后生出微薄的希望吧。我当然不需要电视剧去做我理想主义的春药,可是这一部,还是太残酷了,也当然够颓废。颓废这东西只有日本人最会讲,讲不好就是熏人的俗气。这里应有国民性在作祟。
《潘多拉》的题材就和《白色巨塔》很像了。也是揭示日本社会医疗体制的黑幕和人的蜕变。铃木医生花了18年,研制出了治愈癌症的药物,以为是可以拯救人类的特效药,不想却成了潘多拉的盒子。
盒子打开了。第一个跑出来的叫做欲望,终于图穷匕见。然后是背叛,罪恶,圈套,陷阱,愤怒,终于天地不仁,人为刍狗,互相啃食。觊觎好处的同侪,前辈,上司,作为竞争对手的医院和制药公司,期望以特效药作为博弈资本的大小政客,不希望因特效药的诞生改变现有医疗保险等体制的国家后台。嫩的玩儿的是刻薄和陷害,老的玩儿的是謀算和利用。性与政治可以当一张牌出......这出剧算是将人性的料都集全了。
铃木本来的理想和力量已经越来越无法控制事件的走向了,他妄然抱着自己的医学成果,企图无视甚至儹越出这场巨大的利益角逐的漩涡,但已经不可能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下一个跑出来的是死亡。
情节一步步朝更深处滑去。欲望最致命处在于:我们知其不可为,可还是为之了。这就是别无选择。铃木也是没有选择了。他不允许自己再忍受是众矢之的的受害者的角色,为了孤注一掷的研究成果,他也可以无情。谁更无情,谁的胜算就更大。铃木一步步走上了高位。当然,这还远不是结局。所谓:欲使你毁灭,必先令你疯狂。铃木还需要爬到一个更加叫他忘乎所以的尖锐的点上,然后狠狠的摔下来。潘多拉的盒子还没有盖上,最后跑出来的是爱,爱是最后的罪恶,它杀人于销魂。我们最终会死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上.这就是死得其所了,这就是心甘情愿了.
所以讲人为一己的欲望不惜代价,与其说是人的生本能,不如说更像是人的死本能,我们被我们所热爱的事物一点点引入深渊。开始怕了,想反悔了,来不及了。因为一开始就被诱惑了。人多容易被自己的欲望诱惑,这就是我们的七寸,潘多拉抓了个正着。
信乐团的《潘多拉》,歌词的一句是这样的:......你不能不去打开,不去炫耀......无路可逃,逃不出人性的牢......PANDORA,OPEN IT......,所以说,盒子是一定要被打开的,谁管里面卖的是什么药。逃是逃不掉的,叫做欲望的那块肉是焊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尾骨上了。我们进化的多好,也是衣冠楚楚,可摸一摸后面的那块骨头,它还硬的很。
日剧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吝啬给我们一个更有希望的结局。不过是一切都已发生了,但一切都尚未结束,也还不到原谅所有人的时候。《潘多拉》结尾的世界依然不是一个有报应的,尘归尘,土归土的世界,世界还是这个世界----爱也可以很虚伪,真相往往很残酷,这当然不是我们要的世界,这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可这更不是岛国日本所虚构的世界。这个世界或许会有暂时的平静,但只一瞬间,欲望的虫子又蠢蠢欲动了,所以日剧的最后一个镜头,常常是定格在一双依然贪婪的眼睛上,或者我们也可以把那叫做理想,一个与欲望有关的理想,为了他,作为人,可以输到哪一步。
福柯讲:怎样的理想,都会沦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压迫工具。福柯有受虐的倾向,在他而言,理想也可以做抽打他的那根鞭子。可是,也许,他这回是讲对了。
(for北青)http://blog.sina.com.cn/tongxinxiaoyu
我是日剧忠实拥趸。韩剧或许受众更广,它是瞧准了成人童话这片市场,抛开它的婆婆妈妈不说,鲜有人讨厌。可对待日剧的态度就更绝对了,讨厌它,或者,去爱它。日剧很短,通常不超过10个小时,像一部够长的电影。日剧节奏好,给劲儿,该无情的地方舍得下血本,演员都够美,美也美的凌厉,不单是花瓶。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大众传媒面前,日本人还是可以抖出他们那种叫我们惊惧的寒彻骨髓的洞察力,这就很是迎合我这种有恶趣味的人----就是迷恋这种死相的东西。恶趣味也不错,总好过无趣无味无癖之人。
我们这代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被日本的娱乐文化喂大的,这样讲话肯定是有人不爱听,也显得很没有立场。可喜欢就是喜欢,谈什么立场。先是被漫画动画侵蚀,无可救药。后来看日剧,日本电影,这一猛子扎下去,也好些年了。日剧好看,关键还是剧本够料儿。
川崎丰子的几部小说改编出来都很好,《女系家族》《浮华世家》《白色巨塔》。是那种看了叫人心悸的好。心悸是因为果然够残酷,是那种将现实敲的粉碎,还拿了理想叫你衬着看的那种残酷。看了很难受,就大哭,哭也要看。
《人间失格》也好,野岛申司的脚本,不是太宰治那部大绝望的小说。可是作为电视剧也够绝望了。所有角色都是“卑微到不配绝望,猥亵得自我痛恨,死一般的木然里随时有神经质的鬼魂爆发”,所有角色都是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情节全是一小处,一小处为人的不堪,简直拎不起来。或许野岛是要从大绝望出发,向死而生,然后生出微薄的希望吧。我当然不需要电视剧去做我理想主义的春药,可是这一部,还是太残酷了,也当然够颓废。颓废这东西只有日本人最会讲,讲不好就是熏人的俗气。这里应有国民性在作祟。
《潘多拉》的题材就和《白色巨塔》很像了。也是揭示日本社会医疗体制的黑幕和人的蜕变。铃木医生花了18年,研制出了治愈癌症的药物,以为是可以拯救人类的特效药,不想却成了潘多拉的盒子。
盒子打开了。第一个跑出来的叫做欲望,终于图穷匕见。然后是背叛,罪恶,圈套,陷阱,愤怒,终于天地不仁,人为刍狗,互相啃食。觊觎好处的同侪,前辈,上司,作为竞争对手的医院和制药公司,期望以特效药作为博弈资本的大小政客,不希望因特效药的诞生改变现有医疗保险等体制的国家后台。嫩的玩儿的是刻薄和陷害,老的玩儿的是謀算和利用。性与政治可以当一张牌出......这出剧算是将人性的料都集全了。
铃木本来的理想和力量已经越来越无法控制事件的走向了,他妄然抱着自己的医学成果,企图无视甚至儹越出这场巨大的利益角逐的漩涡,但已经不可能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下一个跑出来的是死亡。
情节一步步朝更深处滑去。欲望最致命处在于:我们知其不可为,可还是为之了。这就是别无选择。铃木也是没有选择了。他不允许自己再忍受是众矢之的的受害者的角色,为了孤注一掷的研究成果,他也可以无情。谁更无情,谁的胜算就更大。铃木一步步走上了高位。当然,这还远不是结局。所谓:欲使你毁灭,必先令你疯狂。铃木还需要爬到一个更加叫他忘乎所以的尖锐的点上,然后狠狠的摔下来。潘多拉的盒子还没有盖上,最后跑出来的是爱,爱是最后的罪恶,它杀人于销魂。我们最终会死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上.这就是死得其所了,这就是心甘情愿了.
所以讲人为一己的欲望不惜代价,与其说是人的生本能,不如说更像是人的死本能,我们被我们所热爱的事物一点点引入深渊。开始怕了,想反悔了,来不及了。因为一开始就被诱惑了。人多容易被自己的欲望诱惑,这就是我们的七寸,潘多拉抓了个正着。
信乐团的《潘多拉》,歌词的一句是这样的:......你不能不去打开,不去炫耀......无路可逃,逃不出人性的牢......PANDORA,OPEN IT......,所以说,盒子是一定要被打开的,谁管里面卖的是什么药。逃是逃不掉的,叫做欲望的那块肉是焊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尾骨上了。我们进化的多好,也是衣冠楚楚,可摸一摸后面的那块骨头,它还硬的很。
日剧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吝啬给我们一个更有希望的结局。不过是一切都已发生了,但一切都尚未结束,也还不到原谅所有人的时候。《潘多拉》结尾的世界依然不是一个有报应的,尘归尘,土归土的世界,世界还是这个世界----爱也可以很虚伪,真相往往很残酷,这当然不是我们要的世界,这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可这更不是岛国日本所虚构的世界。这个世界或许会有暂时的平静,但只一瞬间,欲望的虫子又蠢蠢欲动了,所以日剧的最后一个镜头,常常是定格在一双依然贪婪的眼睛上,或者我们也可以把那叫做理想,一个与欲望有关的理想,为了他,作为人,可以输到哪一步。
福柯讲:怎样的理想,都会沦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压迫工具。福柯有受虐的倾向,在他而言,理想也可以做抽打他的那根鞭子。可是,也许,他这回是讲对了。
(for北青)http://blog.sina.com.cn/tongxinxiaoyu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