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戏外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身的视听氛围营造不错,看剧照相册觉得出彩,但实际对故事的铺陈比较寡淡,观影时一直感觉自己身在戏外。唯一感受到立意的时刻是在影片结尾,笑死,因为独白了原著文字,揭晓阅读题答案、文章中心大意那种。
情节上没有感受到主创的明确立场和情绪,人物关系之间的张力没出来,也有演技等等综合问题。不太融入观影者的“期待”,也难引起什么心态波动,这是一些英片儿的共同特点,这部片子具体说几处
1.女主人设的问题,主创在初始发心的时候可能就把她想得太简单了。
女主在书店狂进《洛丽塔》这一情节背后的潜在动机看不见,其结果是不是默默加强了她“具有不被理解的文青执念”这一人设?那么创作者希望观众看到这个人设后的感想是什么?觉得她厉害还是傻,还是让大家恻隐她的nerdy?感觉不到立场,就像只是在美丽场景中反复整理美书,拍下来给大家看一样,像纪录片。
女主在电影中的价值观自白:“只要付出一切,就必然成功” ,这种直白立意句会不会too much simple,冷不丁冒出的时候我看懵。这种台词里所透出来的是,对于人性刻画的过于简洁和横切。
2. 在情节的塑造上也没有拖动观众的同感。
比如穿红裙子时她 feel shame,但并没有波及到观众。下楼梯前说了一大堆晦涩的话,很快就转场了?一句自述丢过来,说自己感到尴尬。可是观众有感到尴尬吗?太礼貌克制了。
利益纷争的矛盾不够尖锐,太温柔了,没有直白的压迫感,到底是特别想开书店受阻还是咋的,受阻了没任何反应,能叫很受阻吗?那如果就会憋,就会忍,直接死鱼,内心躺平放弃挣扎,和这种坚定黑白分明大姐开书店的性格又有冲突。如果是隐忍形象呢,又没有过一次憋不住的时候,就很平。
——电影在前期人物小传的时候可能就不够清晰明确立体吧。因为是女文青所以就全靠独白旁白来表达观点了吗?
女人和女人在海滩时,有种莫名的僵硬,没有感受到什么幽微的情绪,比如随便举例:竞争心态、妒忌心或痛苦,以及爱,没有;包括和那个男人调情的场景,甚至只让人觉得对方好油腻以至于不会和他的女人相遇在海滩时产生任何波动,选择直接隔离情绪。😀
两个丧偶人下午茶那段是我觉得片子里渲染情绪最好的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