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东北喜剧片竟然在致敬昆汀和宁浩
昨天看了一部网络电影《小角色》。 说实话电影的主创跟电影名字很合拍,整部电影没什么大咖。 除了最后客串的香港演员李子雄,我一个都不认识。 但我还真就一路欢乐地看了下去。 从语言风格上来讲,这是部典型的东北电影,电影里的角色人均喜剧人。嘴皮子那叫一个能说。 说实话,耍嘴皮子既是东北喜剧的强项,但也是一个缺点——推动剧情全靠嘴。 而更高级的喜剧作品讲究的是戏剧结构,通过矛盾冲突来制造笑料。 比方说陈佩斯的小品《吃馄饨》,除了开头结尾,中间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戏剧冲突推动剧情。 但是你敢相信吗?《小角色》这部东北喜剧电影,在耍嘴皮子的同时,还要玩一下戏剧结构。 这一下子就让这部东北喜剧变得有点儿东西。 如果你看过《两杆老烟枪》《低俗小说》《爱情是狗娘》《疯狂的石头》这些电影,那么你就对电影《小角色》里的戏剧结构不陌生。 比如电影虽然是四幕剧的结构,但这四个故事其实是同时发生,而且彼此交错。 某个故事里埋下的包袱,会在其他故事里做出解释;又或者同一个情节,在不同的故事里会从不同的视角去演绎。 到最后,所有的线索汇聚在一起,来一个集中大爆发。 这种打乱时间线的表达方式,会给影片带来很多惊喜,时不时给观众带来“哦,在这儿等着我呢”的观感。 当然,这种戏剧结构对于资深影迷已经司空见惯,可当你在一部网络电影中看到它,那还是挺惊喜。 这说明,即便是在制作一部网络电影,主创们还是对自己有要求,对创作有追求的。 就像他们在影片结尾对昆汀·塔伦蒂诺、盖·里奇、科恩兄弟和宁浩的一连串致敬,其实就表达了主创们的野心,我们早晚要拍出这样的电影。 说实话,网络电影这个词,就像抖音神曲一样,有一点污名化。似乎只要戴上这样的标签,就意味着作品是低俗的。 的确,和过去由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出品的作品不同,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 因为没有专业人士把关,网络电影和网络歌曲的确展现出一种泥沙俱下的状态。 但也因为没有了那些所谓权威把关,让每个人都获得了创作自由。而在这个巨大的基数下,网络电影和网络音乐诞生精品是早晚的事儿。 所以应该这样讲,网络作品是一个中性词,它并不天然地意味着低俗、博眼球、没追求。 它只是创作者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发表作品。是创作者们正好赶上了互联网这个创作更自由的时代。 《小角色》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小惊喜,从头到尾看下来,逻辑上没什么问题,该圆的地方都圆了。 而我相信,这样的尝试如果能带来更好的观众反馈,主创们就有动力也有条件去挑战结构更复杂的电影。 或许有一天,我们就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