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个好东西 希望你有

短评太短,用长评记一些容易转瞬即忘的细节。
《流浪地球1》着实让我有些失望,苍白的故事毁掉了大刘宏伟的设定和奇妙的构象。那时候觉得郭帆不过还是蹭大刘的热度,他并不爱科幻,也并不十分精通大刘。看完《流浪地球2》让我觉得确实郭帆和我一样至少在尝试着弄懂大刘到底在写什么。
1.周老师给美国长官看的旅行者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小小的地球,不过一个白点,两个像素。
这张照片,大刘在参加香港的一个读者会的时候给大家展示过,当时说的那句话,应该就是周老师的那句台词。
或许,人类股骨头的照片,大刘曾经也在某次演讲提到过也未可知。
2.李雪健老师拍完《杨善洲》以后有一个采访,说《杨善洲》在2011年公映的时候,参加完云南首映式给北京的家人打电话,家人说旁边的电影院,八个放映室,只有一个放映室中午放,总共两个观众,其中一个是李雪健老师的家人,李雪健老师听完这个消息彻夜难眠。与此同时,电影院放另一个电影,一天过亿,就是美国的《变形金刚》。李雪健老师特意买了票去看了《变形金刚》,李雪健老师说或许是我小心眼,我不否认他们的片子拍得好,但更像是美国武器的广告片。同样是英雄主义,那个片子是美国的英雄主义,我们这个片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为什么我们的英雄主义被冷落?
郭帆导演或许也看过这段采访,今天,李雪健老师出演的电影一天能过好几亿,而更重要的是他演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请李雪健老师演这个重要的角色,这里面的感情,不亚于在荧幕还原吴孟达先生。
3.月球变轨以后潮汐带来的水山,在刘慈欣的两个短篇里都出现过。水山上还有一艘船,可以想象上面是蓝水号,蓝水号上有一个人,叫冯帆。
4.摄像头则让人无时无刻不想到Hal,刘培强问你为什么只有一个眼睛,回答可以是,因为我是库布里克的粉丝。
5.月球上的场景拍得都很美,但有几个一个人站在荒凉的月球上回望地球的镜头是最美。
6.一片喧嚣后细尾獴的背影也很美,人类会消失,有些动物会存在很多年,地球是我们的,更是他们的。
7.移山计划要论证的时候,应该是周老师,有一句台词是我们建不成,还有我们的后代,还有后代的后代。虽然是很明面地套用了子子孙孙无穷尽,但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核所在。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衔微木,何以填沧海。流浪地球的美学是中华文化里夸父逐日一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美学。
7.很少有这样级别影响力的片子,这样认真地歌颂集体主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很多人,甚至可能包括我自己,一听到集体主义就要呕吐。因为集体就意味着牺牲,当我们关注个人和自己,想到自己竟是代价,抗拒和反感是本能。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对那些选择牺牲的人,抗拒和反感也是本能,可是为了他人、集体、光荣、或者是梦想,他们还是毫无犹疑地选择去牺牲,我们不能任由这种高尚被污蔑,被贬低,他们值得歌颂。
最后是一些遗憾和不足。
大刘笔下的流浪地球宇宙里,人和人的感情是非常冷漠的,他的设定是当有生存之威胁摆在眼前时,人的感情不值一提。原著里,刘培强会若无其事地离开家庭,又若无其事地回来。妻子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岩浆渗入地下城大家在逃亡时,排在队伍末尾的妈妈死掉了,也是轻描淡写。刘启后来的婚姻,在妻子加入反zf军,他加入zf军,夫妻二人分道扬镳时,也很随便。反观电影,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被描写得格外隆重,虽然那些硬核煽情,没有将我煽得不适,但这种串联整部电影的浓烈情绪,将电影自降一档。只有一半人进入地下城的真实残酷,被脉脉温情掩盖了。这让我不禁怀疑,郭帆会不会拍最后联合政府和支持流浪地球计划的核心力量最后被冻毙于海洋的震撼情节?为他人抱薪者,往往冻毙于风雪,这或才是真实人性。
郭帆借黄色灯光下的广播(抑或是电视)说了流浪地球里的经典语句,希望,希望是人类如宝石一般珍贵的东西。但另外半句更经典的他没有说,我们永远需要抱有希望,不是希望真正存在,而是我们要做一个高贵的人。
科幻的魅力是将人类文明推到绝境以后的思辨和探讨,《流浪地球2》要比近期弥漫的一些卡通化的精神内核及其苍白的科幻电影高明一点点,但《流浪地球2》的问题在于他不敢或者也从未想过在电影里把人性推到绝境,所以只能泛泛地说“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自我毁灭上”,还有“没有人的人类文明将毫无意义。”
希望是个好东西啊,希望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