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胡波
最近我越来越有这种感触,皆因为我当初在《大象席地而坐》出来的时候,怒骂其为又是孤岛男人的自我感动和救赎。这种情绪再普遍不过,之前之后都不鲜见。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胡波老师的《大象席地而坐》会成为之后这么多年我看过的极少数的有惊喜的电影。为此我要向胡波老师道歉,因为至少胡波老师给我的感觉是,他有个好的开始,如果他能够端正思想,理解于他人,感受于他人,那他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中国极少数的电影大师。当然,这个可能性自我看到《大》以后就不可能了,这是胡波的损失也是中国的损失。
我在此纪念胡波也是因为自胡波的《大》片以后,中国乃至世界电影都进入了一种无能狂怒之中。正如某政治学家所言,自中美贸易战以后,各国政府就处于一种“梦游状态”。各国的影视行业更是如此。一边是占据主流的痴迷于自我复制的IP电影,另一边是好像疯人院一样,反复自我设题,自我感动却毫无思考的所谓的“艺术电影”。如果说这两者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真的静下心来观察过人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人。在这几年中,人们的生活变化之大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之中。而互联网同时对我们的内心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控制,我们几乎所有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都来自于它。互联网重塑了我们对“现实”两个字的理解。但是,我们的电影人竟然可以毫无察觉。一部分人躲回了互联网前的时代,继续讲述黄金岁月的赞歌“电影还没死,电影还活着。”,而另一批人则死也要无视互联网的存在和时代的变化,硬讲人的“隐入尘烟”。真是应了胡波老师的片名《大象席地而坐》。
但你也不能说电影人没有尝试着与这个时代和解或者说试图去理解当今世界。包括本片在内,许多导演是有这种内生动力的,他们想要搞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正如本片导演。他甚至就直白地给了主角一个话筒,想要用这种形式来试着探讨他所看到的世界。与自己对话来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因为他相信孩子不会骗自己。并且希望用孩子为镜子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了许知远的《十三邀》。许知远当时也有类似的内心动力,带着知识分子那种“没什么是我理解不了”的使命感与95和00后孩子对谈,包括网红博主和cos圈达人。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许知远搜肠刮肚一个小时,想要以自己的全部学识和经验来定义这些他一辈子都没见过的东西。然后孩子们表示,你说得对。就此在表面上达到了共识。这其实很像把亚里士多德或是孔子请到今天的世界,他们会试着用自己穷尽的哲学来理解我们,我们也用尽我们的科学知识来理解他们,但我们双方都非常沮丧和劳累,因为我们最基础的背景改变了。
而《大象席地而坐》其实恰恰表达了这种尴尬。大人们对现实不知所措去询问孩子们,孩子们点了个烟屁扔到天花板上,因为规则已经被大人们订好了,你们还来问我们怎么办?
本片设置了一个到处采访孩子的纪录片导演和侄子相处的故事。纪录片导演所采访的孩子说出的话是根据导演想法剪辑的、侄子和主角的对谈是导演写的剧本,这简直就是导演把自己想说的话打在公屏上,这都不是电影了,这是自媒体。这就是苹果诞生以来对影像的影响:口号大于实质,意义大于故事。我估计下一步苹果想拍的电影就和他们的广告一样,黑底白字,每隔几分钟换一行,都是些绝对正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