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半碗村传奇与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我只能说是感动,如果我们不谈未来这个孩子进入社会会怎么样,就从影片所展示的来看,孩子是淳朴的,更是聪慧的。但假如没有徐老师这个角色出现在他的人生中,那么他和前村的孩子没什么差异,遵从家里的教诲,中学毕业去上个中专,学一门手艺,赚点小钱。对于农村里的人们就是这样,你和他们说上学多么多么好,他们其实知道,他们也想让孩子上学,但关键点在于实在是无能为力供孩子上学,只能让孩子早早出来打拼,为家里承担起一部分责任,特别是对于书立这种家庭更是如此,父亲身负残疾,剧中的父亲从我最初看来是一个坏人,但他有他自己的苦衷,作为继父,他也想给这个家温暖,也想振兴这个家,但奈何身患残疾,而没法有所作为,他随着剧情的发展,其实父亲这样一个角色在悄无声息地浸入剧情中,为书立缝的枕头, 宁愿跳进石灰水里头,也要让书立去上学,他不是心疼自己凑齐的2000块,更不是害怕书立回来了这借的徐老师的3000块没法交代,而是真心地希望书立能够承担起这个家的责任,用自己的能力改变这个家,他希望孩子能够走出家门,就像他说的那样:“孩子出门了,就是成人了。”也许这父爱是不明显的,甚至是在外人看来是冷漠的,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的。但确实是对于身处这样的孩子来说即使自己想去上学,但心里还是会有负担。
这并不是空谈,而是任何一个家境不好,而且自己还学习可以的孩子都会面临的困境。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和书立很像,虽然没有书立那样对于数学的天赋,但对于学习还是可以的,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天赋,所以自己只能努力,在2019的时候,考的成绩还能排在全校前10左右,但就像书立家的环境一样, 2019年的下半年父亲得了重病,落得了终身残疾,半边身体不听使唤,家里也债台高筑,自己对于生活,对于学习更是失去了希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在高三后半年,我一个月的食堂费用是150块,而且基本上全勤,早餐午餐在家自己做,可以剩下一部分钱,晚餐在学校吃个4块的菜加饭,每到快要放假之际,去楼上改善个伙食,吃个10块的烤肉拌饭已经算是奢侈了。但也是在那个我迷茫的时候,我很感激我的老师,是我的老师一如既往地没有放弃我,鼓励我,让我能够度过难关,考出这个小县城。
对于剧中的徐老师,我是敬佩的,他始终是爱惜孩子的,发现书立有能力走出大山时,更是激动的,最初从希望书立能够继承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到在学校看书立说,其实奖牌没那么重要,最好全面发展的时候,他希望书立能够享受来之不易的教育,更希望孩子能够走出乡村,他知道书立上学不易,家里贫穷,就自掏腰包供书立上学;他知道知道书立在学校能省则省,就带着核桃和大枣来看书立,给书立换饭票,而自己却啃着馒头等公交。而之所以我对于这位老师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我高中老师的影子。我的高中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不仅仅是教学水平上,更是师德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好”。他平常对我就不错,在知道我家里出现变故之后,对于我更加的关注,知道家里可能不富裕,就让我晚一点交书费;学校要求交课后辅导费,老师总是帮我能拖则拖,甚至和校长说,免除我的学杂费。班主任让我安心读书,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是多亏了班主任那时候的鼓励,给我减轻了不少学习之外的负担。最后我尽了自己的能力,考出了全县第6的成绩,我知道这成绩不仅仅是我自己的努力,更有班主任的帮助,没有他,我这个高中也许就再也上不完了。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班主任对我做的一切,我可能这一生对于班主任给予我的帮助都铭刻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