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不守舊:《山水有相逢》(1995)一六十年代影圈軼事大雜燴
- Back to the 60s
九十年代TVB的《難兄難弟》以粵語片時代的明星為主題,惡搞了一部笑中有淚的懷舊劇集,羅嘉良演的李奇、吳鎮宇演的四哥、少不免兩位女主角程寶珠(張可頤飾)與邵芳芳(宣萱飾),後來拍續集《神探李奇》,昔日雪妮在粵語片演女俠(如木蘭花),在劇集中飾演黑玫瑰之母。在九十年代《難兄難弟》品牌之作,同期電影《精裝難兄難弟》上映,在電視劇的早幾年前UFO電影人製作有限公司就有《新難兄難弟》(李志毅導演),由九十年代回到六十年代,體驗舊時的生活。近來TVB的《青春不要臉》以懷舊為題,回到八十年代編寫巨星在電視台由零開始的故事,懷舊題材是TVB擅長的劇種,出名的除了《難兄難弟》外有《同撈同煲》(調侃鄧寄塵、鄧碧雲)(以七十二家房客描寫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民情)。到長大後開始看粵語片就發現小時候一直被TVB裡真真假假的劇情誤導,不過也開啟了要求知慾與求真、學習的一面。老一輩人看這種劇特別有共鳴,影視作品要老少咸宜就要考慮各階層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謝賢也拍了部《難兄難弟》(秦劍導演),不過同戲的對手不是呂奇,而是胡楓。可見TVB劇集將六十年代的人與事加鹽加醋,真亦假時假亦真。TVB版《難兄難弟》除了留下了膾灸人口與翻唱的歌曲,還留下了荔園最後的儷影。現在的懷舊電影與電視劇要靠CG特效重現場景,重現當時的人物,顯然是失真,TVB最新的劇集《青春不要臉》縱然重現了前輩的片段,用了當時的流行曲,他們只是扮演前輩,在於模仿度,但忽略了演員的角色創造。在《難兄難弟》不會有人拿張可頤跟陳寶珠來比,不會比較羅嘉良與呂奇。以前《難兄難弟》雖然是懷舊人物的劇,但依然有玩味的元素,物是人非。TVB要思考一下到底懷舊之餘,如何與世代呼應接軌,儘管TVB購下前人的歌曲版權,但劇集要捧年輕人,何不給戲中演員多點嘗試的機會。
在《難兄難弟》,飾演四哥的分別是吳鎮宇與林家棟,二人早成為影帝。真身四哥近日在電影評論學會的評選中憑《殺出個黃昏》奪得男主角獎。可算是臨老得到認同,論資排輩的話四哥絕對有資格。然而他不是靠老的,是靠實力,他勝任角色,電影新老結合帶出不同年代的人不分彼此,香港就是需要團結、友愛的電影。年輕時的四哥在粵語片遊走在南紅與嘉玲之間,艷福無邊,年青時英俊瀟灑,成為影壇搶手貨,拍了大量電影。四哥八十歲高齡拍電影而獲獎是老而彌堅,四哥對新導演與新演員的支持與幫助,是這部片面世的重大意義。
A.懷舊中學習發掘的樂趣
電視台拍懷舊主題的劇集不是為了戀舊,而是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舊時代,看風土人情與歷史發展。有不知名的藝人一句批評某台是老人台,看某台的人是老人云云,坦白講十分不尊重與無知,思想狹隘又幼稚。沒有老人的付出就沒有今日的香港,有一日大家也會老,成為口中的老人。到時年輕人又會以厭惡、嫌棄的眼光看我們這一代人,當然近年也有年輕人懷舊、懷舊是一門學問,資料與過去的東西失傳難尋,要重組很費神。在重組的過程中亦需要知識點與資源,所以需要上一輩的人分享給下一代人,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隨著上一代人逝去,更要把握時間紀錄。就是大家做好自己本份,寫這篇文是因為看了一部挺有意思的電影,找到觀點與角度,在之前的博文介紹過梅艷芳電影,九九年出生的梅迷出書講她懷舊的事情,懷舊打開了她與家人的話題,認識了其它年輕的fans,講到她得不到同代人的理解。坦白講,筆者是感同身受的,所以才借網誌表達自己與找同路人。或許這裡說的是氣話與嘮叨,但當找到喜歡的唱片、影碟是很開心的事。
2021年《梅艷芳》電影上映吸引了年輕的梅迷,CD的炒價升至數百元,懷舊也有價有市。當看到不少事物與傳統失傳,懷舊考古更加有必要,我們用現代人的目光去看待歷史,從而體現與發掘新的趣味與價值,以虛心、誠懇、溫柔的態度看事物,在香港的文化、娛樂圈普遍都是承襲舊有的東西,如粵語片的俚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香港精神。例如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圈出現青春電影、出現大明星、香港電影除了粵語片外、還有國語片、方言電影(潮語、廈語片)的出現。粵語片受到西方電影影響出現Jane Bond現象,邵氏/電懋開始電影王國,香港電影參與康城影展,李麗華獲亞洲影后的殊榮,過去的香港創造了很多好的作品,都值得了解、還有戲曲方面、粵語流行曲、武俠小說環環緊扣。有些粵語片隨年代久遠而失傳,有些東西連電影資料館也沒有,有些以此為主的書本絕版,所以盡可能抓緊每道微小。
☆題外話,最近看了北京大學傳播學院講師給學生佈置一門家庭史的功課,發現八十後、九十後、零零後不擅於與家人溝通,活在自我的框框中。當學生搜集家庭的歷史就重塑了近現代中國的發展,培養學生對弱勢社群、特定群體的關心,將舊的事物賦予新的價值。當下在香港的懷舊有別的意義,就是歷史被重新的改寫與演繹,甚至避談敏感的東西。不過在現今的香港兩個電視台的劇種也不同,看電視也有人講東講西,其實也沒有意思。香港的價值是新舊並存,不需要全盤否定與標籤任何觀眾。
當前香港本土的文化愈趨落後(歌、影、視、文藝創作全方位),培養偶像的模式參照日韓,在當前的娛樂圈、文化界縱有時代價值的作品出現,但我們要思考的是什麼是香港價值與建立起文化自信。而不是將責任推向某一個電視台與男團,而實際上他們不代表籠統的香港文化與價值。當最近抗疫歌曲也要用《獅子山下》舊曲新歌,難道我們攬住獅子山過一世嗎?如何令年青一代願意接觸舊香港的事物,如何產生共鳴與延續下去,在目前獨沽一味守舊、連老人家也感覺乏味。懷舊的意義不只在於沿用舊有的曲目,而要注入活力同思想意義,而不是找幾個年輕人翻唱就叫懷舊,節目用多少舊歌就是懷舊與致敬,都是蒼白無力。
B.電視版的《山水有相逢》到電影版
TVB擅長拍懷舊劇,早在1980年甘國亮以五十年代兩位花旦的筷子姊妹情到三角戀,拍成電視劇《山水有相逢》,重塑粵語片的經典場面。李司祺與黃韻詩飾演梅妹與梅劍仙,拍成十集的電視劇。很可惜的是難以看到這部四十多年前的劇集。甘國亮其餘出名的劇集有《輪流轉》與《執到寶》,當時的TVB與現在的TVB已經是兩個世界,只能在林奕華的專欄看他談以前的劇集。1995年馬偉豪的《山水有相逢》以同名電影講述六、七十年代的電影圈,調侃當時的片場制度,拍成一部以電影圈為背景的三角戀故事。2001年,馬偉豪再以著名粵語片《玉女添丁》為片名,這兩部電影跟原版一點關係也沒有了。
香港電影的特色是挪用了六、七十年代粵語片的片名,如彭浩翔《大丈夫》挪用楚原的大丈夫日記、六十年代到黑玫瑰系列到92黑玫瑰再到Twins的《見習黑玫瑰》,可見港片的延續性與跨世代的。馬偉豪最出名的電影一定要數到以方麗娟(楊千嬅主演)的喜劇,由OL到新紮師妹,若不是電視台播放《山水有相逢》也不知原來有這部冷門電影,有幾位港片導演客串(如文雋、麥兆輝、方育平),除此以外美指做得出色、有彩蛋、連拍攝的場景也不復再了,顯出其珍貴的一面,在場景上有用心,但電影說故事的技巧與劇情難免俗套。
九十年代劉青雲專注在電影圈發展,他與袁詠儀以銀幕情侶,憑93年《新不了情》口碑乘勝追擊衍生94年《昨夜長風》、《播種情人》與95年的《山水有相逢》。袁詠儀的電影路一出道相當成功,93年金像獎憑《亞飛與亞基》奪新演員獎項,翌年與95年兩奪影后,袁詠儀從影的得意之作一定是《金枝玉葉》,兩輯她分別與張國榮與梅艷芳合作。有了94年《金枝玉葉》的反串女扮男裝到續集遊走在男女同性戀、異性戀的遊戲中(九十年代頗多電影以同志為賣點與消費)。在95年的《山水有相逢》在戲中出現袁詠儀演的梅波(調侃凌波)的《梁祝》扮相,與蔡少芬飾演的沈露露(可能是調侃疊字的女星鄭佩佩、何琍琍?)成一對銀幕情人。
馬偉豪的《山水有相逢》以六、七十年代國、粵語片時代大混雜,例如梅波調侃凌波女扮男裝的演出而得到成就,可是凌波的出身與經歷與電影完全是兩回事。又例如劉青雲飾演的秦淮(調侃秦劍)在片場中做編劇、做導演、與梅波結成夫妻,而現實中凌波的丈夫金漢是演員,在六十年代《梁祝》鬧雙胞,邵氏與電懋(國際)分別拍黃梅調版與國語片版,而在電影裡將兩個版本堆砌起來,以粵語呈現。簡單來說,電影並不存在真正的原形人物,每個角色也有不同演員的縮影與改寫。電影在前邵氏影城所在的清水灣製片廠拍攝,由於是借邵氏的地方拍攝,要調侃、諷刺也要避忌一下,再要顧及生者的感受,結果拍成了普普通通而狗血的三角戀。
一九九五年的《香港電影回顧》李焯桃批評電影對舊時代張冠李戴,省卻人文關愛,只重商業味道。個人認為二十多年前看這部電影與現在的看法是不同的,不過也認同他對電影的看法,在故事文本裡有形無實,本來寫舊時代的東西有很多趣聞、軼事、或者是賣弄勵志、關愛、青春元素也行,最終拍成了意義不大的愛情電影,浪費了得到的資源與寶庫。結果幾十年後成為冷門電影,不過裡面調侃邵氏王國的情節、嘗試模仿當時的國粵語片尚算有玩味,懷舊系列在現在的香港電影更是少見,相比後來重新成立的邵氏《七十二家租客》,《山水有相逢》的懷舊不是嘻嘻哈哈群星過年那種味道。對喜歡老片的人來說,可以查找當中的真偽八卦一番,《山水有相逢》有不足,但某些元素上尚能找到昔日香港的影子。
一對本應相愛的情侶兜兜轉轉,拐了無數個彎,雙方逃避大家的感情,男主角行為極度幼稚以擲銀定感情,梅波與秦淮將一段感情擴展至四角戀,而蔡少芬飾演的露露忽然讓愛。以戲論戲實在不值一提,猶幸男主角是劉青雲,即使他演戇直廢男也生氣不下,當時的袁詠儀相當有喜感且造型百變,蔡少芬亦是美女。老土的是愛情電影總有一個表哥在左右,做愛的替身,梅波差一點跟張達明演的表哥在一起,而秦淮在婚禮上也一心想著逃避,差一點傷害了露露的一生。在愛情的部份看到拳頭硬了,太不爭氣。本來相愛的兩人成為狗男女、綠茶婊。客串的吳鎮宇短短幾場戲扮演獨臂刀王羽,也是驚喜。
其中一段戲提到六七年時方育平(飾演秦淮的師父)因意外而失聰,是無中生有的事,出現六七情節而沒有善用時代背景,只是故意提當年的香港大事但失焦與抽水,手法幼稚低劣。電影的時間線橫跨了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所以以六七作穿插過渡而已。再講,除了愛情戲份外,在那個年代粵語片演員的奮鬥、演員間的姊妹情都可以刻畫出來。在影片開段描寫梅沈與朱小湄(孫佳君飾演)的姊妹情,只是過橋抽板之用,幾位女性最終的目標也是結婚,找結婚來逃避現實、放棄夢想。到底翻拍《山水有相逢》的意義是什麼?只是流於表面,可惜的是現在要找電視劇看並不容易,能成為神劇總有原因。電影版的姊妹情只停留在情愛、讓愛方面,不算惹笑、刻薄。
拋開劇情的瑕疵,戲中有大量導演客串演出,如文雋、麥兆輝、方育平,戲裡的美指與場景用心巧究。如《人之初》、占士甸《阿飛正傳》與《亂世佳人》的海報,影迷可以玩photohunt尋寶、尋人,看看那個場景是屬於那部電影。從一開始夜總會的場景(在邵氏曾經出現過歌舞片、如《香江花月夜》,有影迷看出影射秦劍的電影《癡情淚》(1965)。更多的是有意無意的調侃邵氏的制度,如藝員訓練班、老闆在別墅開派對、對女藝人結婚戀愛的禁制令*(在電影裡呈現開明的一面),演員為了上位與前輩上床、片場裡導演對女演員的抽水與侵犯,說實話眾多元素有部份看似調戲但是低俗扯談的。在這方面對前輩的尊重與人文關愛之情比同代的懷舊電影對前輩的致敬稍遜與不敬的,更多是來至抽水成份。
*邵逸夫認為女藝人結婚會影響電影票房收入。
2.尋找邵氏影城與百樂戲院的足跡
縱然電影質素只說是一般,但驚喜的是老香港的場景,背後亦有故事可說。在今日的香港難以覓尋戲中出現六十年代風味的實境,如百樂戲院、邵氏影城、兩者均在九十年代後期拆除,如今邵氏影城成為探靈聖地,保留了行政大樓與宿舍作保育用途。當外國有環球片場、華納影城,曾經香港也有個邵氏影城。現在想想要是邵氏影城仍存在,可以作為旅遊景點,小時候去海洋公園也有個集古村,現在什麼也沒有。香港的古裝片要北上拍攝了。
邵氏影城在1961年啟用,1963年作第二期擴建,清水灣片廠有十二個錄音棚與十六個片廠,能夠做到一站式拍攝與後製,在六三年前邵氏的菲林要到日本沖印,其後擴建影城就能夠自給自足拍攝片廠電影、古裝、清宮、黃梅戲、武俠一應俱全。除了片場的設施外,還有商店、飯堂、宿舍。在清水灣自立為國,在當時的報導還可以看到對周邊環境美化,在六十年代淘化大同(淘大)公司捐贈荔枝樹予邵氏,在山上栽種。同時當時的報章如《工商日報》、《華僑日報》組織讀者參觀影城,其中讀者有機會見到一線花旦凌波。
隨著日後邵逸夫轉投電視行業,部份舊址改建成電視台,在九十年代中期邵氏電影最後掙扎後,邵氏影城煙歿在歷史中。差不多同一時期長期借給亞視拍攝的古裝場景荔園裡的宋城亦因園方結業而消失。《山水有相逢》的價值是留下昔日片廠的倩影,1961年邵氏開始培養自家的演員,在電影裡幾位花旦參加藝員訓練班、住進宿舍根據「南國實驗劇團」而寫的。當中培養了很多自家的演員,如李菁(亞洲影后)、鄭佩佩(成名作為胡金銓的《大醉俠》)、岳華、陳鴻烈、狄龍等等,他們在片場接受各門的訓練、武打、演戲,終於得到成為主角的機會。而他們的日常生活分配到宿舍,在《南早》的訪問當中鄭佩佩提到她分到一間公寓,可以與外婆住,公司為她們準備家傭,直到1970年她結婚才搬離宿舍,結束被圈養的生活。姜大偉認為在邵氏的時候想得到更多的自由,但一離開就想念大家庭的生活,在邵氏的日子工資不算很多。日後南國實驗劇團在電視城變成了藝員訓練班,繼續成了星工廠。
在1967請來了日本導演井上梅次作國際化的一面,在差不多的日子邵氏亦引進了韓星。除了演員分配到宿舍外,導演也有宿舍。剛剛逝世的楚原曾經是邵氏的名導,作品有《七十二家房客》是當時國片時代下開創粵片回歸的票房得意之作。邵氏作為大片廠,由阿Sir話事,所以有些導演不喜歡制肘而離開,由五十年代末的四大美人系列到黃梅調、武俠,七十年代開始風月片、剝削電影,八十年代的時裝電影到九十年代與大都會的合作,一共拍了八百多部電影。在2004年已故的掌故佬吳昊編著了幾册《邵氏光影系列》,03年已故電影學者黃愛玲出版《邵氏電影初探》。(有興趣的可以一看)
除了邵氏影城外,《山水有相逢》出現的百樂戲院(1970-1997),位於天后的戲院。由馮秉仲管理、專營西片。嘗試翻查舊報找百樂戲院的資料,找到最多的是在戲院門外打鬥與戲院的錢箱多次被打劫。現在百樂戲院的舊址改建為百樂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