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精彩
我已经看了大概三遍,其实故事就是那么一个冗长乏味的故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琐碎的片段和空调的台词这么耐得住翻。主角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任何具备电影主人公的特质,无论是外貌还是身材都像人潮里的任意一个过往。除了她饰演的角色是一个社会边缘人——小偷。说起来,和贾樟柯的《小武》有点相似,都是记叙一个小偷的日常,而从电影的角度来讲,小武其实更好,友情爱情和亲情都轮番展现了,故事更丰满也有更多细节可以咀嚼。但不一样的是,贾樟柯是有侧重点的,他自己在采访里说过是想讲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先是失去了从小到大都熟识的朋友,接着失去了心仪的女人,又在片尾和家庭发生了纠纷,有了隔阂,最终失去了人身自由,因为被抓了。可是《被抢劫的乐趣》更像一个纪录片,它没有侧重点,剧情也是散漫的,我其实也很怀疑编剧到底有没有想过电影的重点桥段,好像是想到哪写到哪,最后拼接起来成了一部流水账。
可是我依然喜欢这部流水账。
在铺天盖地的好莱坞类型大片里,我的感官已经厌倦了那些连剧本都从一个工业流水线出来的东西了,开头铺垫,中间烘托,达到高潮,结尾升华,几乎所有的电影都在套用这个公式,虽然内容千方百态,可是当看到这么一部“我就要随心所欲的拍”的电影的时候,还是会给我一种平庸的精彩。它的剧情确实是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探讨的点,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个值得讲出来的故事。它是人生的一个片段,是从一个无聊的人身上攫取出来的一段时间的展现。幻想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有一个24小时不间断拍摄的摄像机在记录我们每一天的生活,然后每一天我们都可以在睡觉之前躺在被窝里通过旁观者的视角重新观察一遍我们的生活,一定也会觉得超有趣,因为这就是电影,而且主人公就是我们自己。而这一部电影不过是把主角换成了一个小偷而已。
短评有朋友写道:物质的匮乏是享乐的必要条件。其实不是的,只是我们默认了“享乐需要物质”这个定义而已。我们在疲于奔波的途中丧失了太多“享乐”的心情,或者说我们以为只有挣了足够的钱才可以享受浪漫,以至于隔着屏幕看到这么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偷竟然会觉得她做的事都好有一种浪漫特质。以前看到一句话说:好的文学是可以让乏味枯燥的生活焕发生机的。电影也是一样。为什么我们在真实的生活中这么拘束,只敢在电影和文学里做梦呢。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每一个新见到的事物和每一个新认识的人,我都有着全新的视角。
说回来,其实我不是很喜欢片尾和北极熊在水里共舞的那一个桥段,是很超现实,也透着一股天真的幻想气质,可是它就像一条河中间隔着一汪泉水,孤零零的在那里亮眼,把前面的现实性全部拦截了,有一点割裂。至于最喜欢的片段,是女主角和男性朋友偷完车之后开上高速公路,放着爵士钢琴曲,由深夜到日出,漫无目的地开着。
就那么无聊,可是就那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