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不懂 何必徒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比利林恩中场战事》,这样长的片名,让人听起来有些懵懂。影片延续了李安作品对主角心理冲突的入微白描。虽然场景随着林恩的思绪,在球场、战场和家中反复切换,但衔接顺理成章,平静自然,没有给人杂乱零散的感觉,显示出李安导演技巧的日臻纯熟。眼神最能印证思绪,影片自始至终都聚焦在林恩的眼睛上。
通过眼神的对焦,影片向我们展现出这样一个林恩:巡逻期间的不安焦虑;被打趣时的尴尬无奈;寻衅时的回击好战;搏斗时的孤注一掷;救援时的义无反顾;女友前的坦诚笨拙;喋喋不休前的耿直顽固;还有抉择时的心事重重。
一段不到两分钟的视频,让林恩和B班的战友们成为英雄。短兵相接、一枪毙命、近身肉搏,看到视频的国人血脉贲张。这种在大片里才有的镜头,主角竟然就在眼前。他们像猫一样好奇,旁敲侧击的询问战斗细节。林恩感觉这样的分享很糟糕。蘑菇上士血流不止,敬爱的班长就阵亡在身边。是啊,好奇的国人不懂,他们在仔细玩味林恩生命中最惨的那一天。好在记者遗失的摄像机无意中拍下了战争场面,否则,鬼知道这些士兵整天在干嘛?就像球场上那个小球迷说的:“听说你们整天在战壕里卿卿我我”。我们都在忙碌的活自己,谈不上真正的懂对方。我们只是在感觉,感觉对方的存在。
在影片的角色中,讲道理的只有蘑菇上士和老板诺曼。蘑菇上士谈到了信仰:“林恩,你可以不为上帝,不为国家,但是一定要找到一个超越自身的浩大信仰”。为了心中的信仰去战斗;为那个信仰去爱一个女孩。
菲姗的表白和林恩心有灵犀,也有着超越自身的某种神圣:“人生曾如此黑暗,我们以为所有的光都熄灭了,但光明始终存在,我们只要把门打开一个小缝,阳光就会照进来。我们一直四目相触,是上帝让我们在今天相识。我们被召唤而来,成为他在世上的光。”
伊拉克的土墙上还留存着萨达姆头像,但上面布满了枪眼,或者被打上了红十字。蘑菇上士尊崇佛教,他告诉林恩:“那颗射向你的子弹,可能近在眼前,也可能躲藏在未知的角落里。所以你无需多想,过好现在,就是把握未来。”
回程的飞机上,B班一行遇到了到巴格达淘金的美国人,他们赚的盆满钵满,迫不及待的在飞机上就嗨了起来,请B班的士兵喝香槟抽雪茄。在他们兴奋得意的同时,蘑菇上士的遗体,就冷冰冰的停放在后舱,棺木上盖着国旗。
这就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有人步入绝境,有人陶醉此刻;诞生和死亡会在同一时间发生,身边的人悲喜交集,外面的人无动于衷。
相对于蘑菇,诺曼在言谈当中,有一种生意人独有的健谈和自负。他和林恩之间试图合作,合作的前提是好莱坞的制片人,发现了林恩事件中的电影商机,他给B班一行透露,如果有一线明星合作,他们每人可以拿到10万美金。对于这样的意外之喜,战友们开始天真的盘算,要把这10万美金用到何处?
然后呢?然后就是接踵而至的状况。经纪人说:“你们的英雄事迹过去了两周,在好莱坞,两周是一段很长的时间,我知道这样说很心痛,但人们就是忘性大!是啊,人们总是善于忘却。”
他们压低价格,诺曼提出接盘,但是每人只给五千。诺曼慷慨陈词,希望他们接受现实:“五千是目前你们接到的唯一报价,有一点总比没有好”。
“有一点总比没有好”,这句话听起来有道理,没什么错。从10万到5000,戴姆和林恩感觉不到诺曼的诚意。林恩直白的告诉诺曼:“有时候,没有倒比有一点好”。
在诺曼义正辞严的宣讲时,林恩却把眼光投向别的地方。在采访现场,性感的啦啦队员,引起林恩的不断侧目。中间的菲姗引人注目,微笑之后,是令人惊喜的媚眼。采访会后,林恩的真诚和勇敢,迅速俘获了菲姗的芳心。林恩如释重负,就像美梦初醒一样,头疼的不适也缓解了许多。
诺曼的陈词中,最多的字眼是美国、国家、国人。在诺曼心里,美利坚是最宏大的字眼了,当然也能最快的说服林恩。可是蘑菇告诉林恩,做事并不一定要为谁,那个超越自身的浩大信仰,才是人内心真正的寄托。
在球场维护员眼中,B班根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群不守规矩的兵痞。他们之间冲突不断升级,后来直接拳脚相向,开始群殴。最后一次冲突,如果不是少校对空鸣枪,可能已经有人窒息而死了。林恩被锁喉时的神态,和他把匕首刺进敌人咽喉时一样,眼睛充血,声嘶力竭。
经过了生意人的戏弄,经历了维护员的殴打,B班一行有了共鸣,赶紧送我们回伊拉克吧,军营里都是自己人,在那里要自在和安全一些。
不知是不是李安的刻意安排?B班的8个人,就是一个浓缩版的美国社会:白人、黑人、拉丁人、亚洲人。他们同在军营,在战斗中相互依靠,反而跨越了种族,生死相依。回到大众的生活圈,因隔阂而接受着各方异样的眼光。
尽管,姐姐凯特,老板诺曼,他们想让林恩做出选择。可是在林恩的眼中,那样的犹疑一闪而过,坚定是他眼神中的主旋律。你能感到他对蘑菇上士、戴姆上士和同班战友的完全认可和依赖。他属于B班,这颗心坚定的有些纹丝不动。
唯一让林恩有些动摇的,是菲姗的出现。“英雄难过美人关”,戴姆上士打趣林恩:“谁都有下半身,但是我们要用上半身思考,别让小枪挡住了伊拉克的大枪,否则你肯定第一个中弹,保持机警,比利”。
菲姗告诉林恩:“认识你之前,我只关注汽车引擎的声音是否太大?小猫抓破了我的沙发。我在想,我们到底值不值得让你们做出那样的牺牲?”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对白:“唔,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是啊,他们也不懂你,林恩。”
境况、时代、地域、性别、国度的不同,增加了沟通的难度,也成为某些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几乎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共情、换位思考,偶尔为之,如果是情急之下,更是把大大的自己摆在前面。
林恩的思绪总是会发生漂移。不知有一次谁对我说:“人因为思维的漂移而产生痛苦”。可能有些道理,思维漂移,证明你没有活在此时此刻,你被思绪带到了其他的地方。
姐姐车祸,林恩因为报复抛弃姐姐的未婚夫,被罚服兵役。但是当兵的历程,让他喜欢上了训练的负荷,紧绷的心弦,战友的真诚,还有蘑菇上士那似懂非懂的佛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林恩慢慢发现,肩头扛着厚重的使命和责任,反而让他活的真实、活的简单。在现实生活中,活得简单并非易事。
不要尝试让别人懂你,理解你,扛起自己肩头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有人懂你,那是一件奢侈品;没人懂你,很正常,找自己喜欢的事,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