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铭记 继续向前

科学家是不太习惯聚光灯的人,但一个崇尚科学、矢志创新、健康向上的社会,有理由让他们站到聚光灯下,让人们认识这些科学金宇塔尖的名家大师,以及更多构筑坚实塔基的科研人才,让人们知道他们是用怎样的努力来探索未知、闯关夺隘、诠释家国情怀。也是因此,“走红毯”作为上海科技节的一项创举,一直坚持了下来,呈现出特殊的仪式感,提醒人们记住并尊重一些人、一些事。 谁更值得被记住?这是个老话题。近年来,“科学家为何不如明星出名”这样的争论屡见不鲜。在“鲜肉”“小花”们占据头部流量的时候,一些潜心修行的“国士”常受舆论冷遇。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等,无疑已经是科技领域的“顶流”人物,即便如此,他们的知名度是否超得过一些流量明星,也还要打个问号。不过,我们并不想在此讨论“谁比谁有名”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科学家与流量明星的知名度也不具可比性。某种程度上,“认识流量明星,不认识科学家”,还不算大问题,但如果“认流量,不认科学”,那一定要出大问题。 许多人用“国士无双”评价袁隆平院士,他担得起这个称号。但如果朝前看,我们更期待的是未来“国士有众”-“袁隆平和吴孟超们”都应当有“精种传人”,所有人都有机会做这个传人-未必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只要像他们一样踏踏实实,做好手中的事。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