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
这些天很忙,又是战友聚会,又是旅游。回来以后又要忙着含饴弄孙。半个月没看电影了。抓紧时间看了一部,补上作业。
影片描述的是滑铁卢战役。和奥斯特里茨的大胜相比,这场战役是一场大败,也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战。
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后,被发配到厄尔巴岛,虽然他以惊人的豪气发动了百日政变,可此时的他,已经是英雄末路。面对英普俄奥四国联军,他已经没有了早年的自信和敏锐的判断了。按照常理,治国即治吏,用兵即用将。可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却完全不是这样。他选择了奈伊为此次战役的总指挥。这其中就大有问题。奈伊在归顺波旁王朝之后,曾对路易十八夸下海口,要用铁笼子把拿破仑装回来。虽然他顺应大势,重新回到拿破仑阵营,但也能看出他的忠诚度是有疑问的。除此之外,拿破仑应该知道,奈伊就是个有勇无谋的吕布,带兵冲杀可以,运筹帷幄并不是把好手。另外,拿破仑安排格鲁希去牵制普鲁士军队,也值得琢磨。一将带兵在外,除了执行命令,还要有全局思考。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这个意思。格鲁希率领了拿破仑三分之一的兵力,照拿破仑的命令,闷着头去瓦夫尔寻找普军。这种用将的结果,成了滑铁卢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
战役之初,拿破仑为了分割英军和普军,命令奈伊去占领四臂村的十字路口。当时把守四臂村的英军只有四千人,奈伊的法军有四万人,是英军的十倍。可奈伊却莫名其妙的迟疑起来,导致惠灵顿大军赶到。奈伊再发起进攻就彻底没戏了。只得带领骑兵去冲击乌古蒙英军的方阵,更是死伤惨重。拿破仑的败像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再看格鲁希的做法。当时布吕歇尔早就带着普军主力去和英军会合去了,而格鲁希只是在瓦夫尔和普军的后卫部队瞎打一气。影片中,格鲁希的副将劝他转向去救援拿破仑,他却说:“我要执行皇帝的命令。”结果在拿破仑最需要兵力的时候,等来的却是普鲁士军队。给了拿破仑侧翼的致命一击。我想,如果把格鲁希换上丁盛、王近山、钟伟这样的战将,结局一定是另外一番模样。
影片中拿破仑自己的表现也很一般。与其说他是统帅是皇帝,倒不如说是一个观战者。多数时候只是在他的佳姻庄的指挥部里,习惯性的左手握住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踱来踱去,毫无作为。奈伊攻击四臂村失败,拿破仑只是恨恨的说了句:“法兰西毁在了你手里。”再无它话,仍然任凭奈伊继续犯错瞎指挥。当奈伊率领骑兵攻击受挫,拿破仑本来有很好的方法去击败英军。他是炮兵出身,他曾经说过:“伟大的战役是用炮兵赢得的。”在乌古蒙,英军为了抵挡奈伊骑兵的冲击,组成了几十个方阵,典型的密集暴露步兵,如果集中所有火炮,来几个急促射,肯定会给对方重大杀伤。可他什么都没做。看到这里,我甚至不得不怀疑这位皇帝是在孤独求败了。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有他最辉煌的时刻。如果在他的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能够审时度势急流勇退,那么留给后人的将是他的伟大和光荣。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伟人和枭雄们都不能认识到何时才是他的顶峰,总以为前面等待他的是更大的辉煌。他们的人生曲线从来没有一直向上,而总是一条正弦曲线。拿破仑也是这样,当他带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到达顶峰的时候,他骄傲的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时的拿破仑没有看到,前面将要走的是下山的路。拿破仑从土伦开始,到镇压波旁余孽,到远征东方,到乌尔姆,到奥斯特里茨,无往不胜。其间虽有西班牙的失败,但是和他的辉煌战绩相比,这点挫折实在算不上什么。实际上,拿破仑跌落巅峰的第一步,是从50万大军远征莫斯科开始的。库图佐夫执行的是惹不起躲得起的方针,一路避战,仅仅是安排了游击队的骚扰。使得拿破仑求战不得,只能一路忍饥挨饿,任凭俄罗斯的寒风肆虐。最终将这头雄狮拖垮了。俄罗斯赢得的不仅是胜利,更重要的是摧毁了拿破仑的精气神。
影片一开始,以奈伊为首的众将官在劝拿破仑退位的时候,拿破仑强打精神对他说:“哦,奈伊,皇位?你知道什么是皇位?它不过是一件过度装饰的家具罢了。真正有价值的是皇位上面的东西。我的大脑,我的雄心,我的追求,我的希望,我的想像,而在这一切之上的是我的决心!”确实如此。在此之后,拿破仑以令人最不可思议的行为,逃离厄尔巴岛,且不经过意大利,而是带领区区1000人直接返回法国,制造了百日政变,迅速组织了20万大军,对抗整个欧洲。好不威风!然而,透过这些表象后面,我们隐隐的感觉到,他的雄心,他的想像,他的追求,他的希望,尤其是他的决心,早已荡然无存了。这些,都是从拿破仑坐雪橇从莫斯科逃回巴黎时就已经失去了。滑铁卢之战的结果,不是天意不是运气,也不在于战役的谋划和用兵方略,从开始到整个过程,我们已经看不到拿破仑辉煌时期的那种自信那种豪气了。失败是必然的结果。我甚至想像,或许拿破仑在未开战之时,就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也许是拿破仑有意为世界最后留下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壮的伟人形象?
影片再一次展示了拿破仑对待皇帝这个头衔的态度。他说:“我从没有篡夺过皇冠,我在阴沟里找到了它,然后捡起了它,用我的剑。是人民把皇冠戴到了我的头上。”联系到那场滑稽的加冕典礼,或许这就是拿破仑的真实想法?当时的法国人民,还不熟悉大革命后新生的共和国,尤其是雅各宾时期的恐怖统治,使人民产生了厌恶,以至于怀念过去的帝国。拿破仑其实是法国大革命的继承者,他所推行的政策和路线以及法典,都符合十八世纪启蒙主义者的理念和革命者的初衷。而他洞察了人民的情绪,为了顺应这种情绪,他宁可重新包装法国的政体。于是有了法兰西帝国,有了拿破仑皇帝。如他自己所说:“为人民做出了牺牲。”
影片由当时苏联的著名导演邦达尔丘克执导,美国、苏联、意大利联合出品。1970年10月在伦敦王室首映。整个影片在苏联拍摄,而不是在滑铁卢原址。邦达尔丘克确实是位出色的导演。我的一位好友曾经在早年专程拜访过邦达尔丘克。据他的印象,邦达尔丘克的住宅很简朴,家中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而院中却停着他的四辆小轿车。很符合他的性格,不去在意别人的评价,真实、实用就好。
影片中,邦达尔丘克借《战争与和平》的余威,大场面很恢弘,小细节很周到。前半部分是刻画和铺垫,后半部分是叙述和展示。影片中,拿破仑退位那场戏以及里士满公爵夫人的舞会都很好,重现了当时的真实场景。尤其是惠灵顿和拿破仑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描述的非常细腻。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开战前,摄影机的镜头不断转换,跟随拿破仑和惠灵顿,展现出他们俩是如何排兵布阵的,并且用细微而清晰的画外音,道出他们内心的想法。然后,镜头拉开,摇向微弱灯光下的桌面,我们看到桌上的地图、铅笔和放大镜。镜头再拉开,看到窗外士兵和马匹的身影。最后转向远处的山峦,看到东方正在慢慢升起的旭日。让人们深切的感到:6月18日,这个决定欧洲命运的一天开始了。
军队中少不了宣传鼓动,在当时的欧洲军队里,鼓动方式差不多,都是队列前面有几个宣传演出队。影片中对此也有展示。英军的是苏格兰风笛,一水的苏格兰裙子,像小沈阳穿的那种。咿咿呀呀吹个不停,令人昏昏欲睡。不知道是如何调动士兵的情绪的。法军是少年组成的鼓手队,敲起来很振奋。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本小说《四个小鼓手》,讲的就是这些小鼓手的爱国故事。
手中有一幅画,是大家早已熟知的。雅克-路易·大卫绘制。是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英姿。到了影片里的滑铁卢时候,或许是御膳的伙食比较好,拿破仑早已不是那个帅哥了,而是一个臃肿的小胖子,很符合当时的情景。
影片大腕云集。拿破仑由罗德·斯泰格尔饰演。惠灵顿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演,《音乐之声》中的那个上校就是他扮演的,那首“雪绒花”就是他唱的。在这里同样出色。尤其是按捺住心中的焦虑和恐慌,外表沉着镇定。分寸把握的很好。另外要提一笔的是饰演路易十八的居然是奥逊·威尔斯。他最出色的表演是《公民凯恩》的主角。29年之后,他早就不是那个英俊潇洒的凯恩了,已经胖的不成样子了。
为了写这篇观感,特意恶补了一下有关滑铁卢战役的史料。从四本书里选择了一本,英国伯纳德·康沃尔所著《滑铁卢: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介绍的较为全面,了解了整个战役的大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本人评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