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本年度最适合大银幕的影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小时候会经常梦见自己遇到险情时无法发声。有一次梦见我和父亲同行,我在后面被人抓住了,走在前面的父亲浑然不知,我使劲叫喊却怎么也发不出声,最终在巨大的恐慌中醒来。被禁声,是人类最深的恐惧之一。这种绝望就像是被关在一个厚厚的玻璃罩中,无法呼喊,无法求救。
几年前,《寂静之地》Part I 抛出了一个“发声必死”的设定:怪物根据声音捕杀人类,幸存者不得不自我禁声。在观看第一部时,由于观影条件的限制(非院线环境)和对某处剧情的不认可,我给了一个不太好的分数。但看完第二部之后惊喜地发现,有了第一部的铺垫,第二部的观影过程完全可以达到沉浸式体验,说它是本年度最适合大银幕观看的影片应该不为过。
该怎么形容这种体验呢?——坐在那儿就是再紧张再害怕也不敢动一下,生怕自己弄出响动害死了主角;如果影厅里有一个观众的手机响了,我猜他未必能活着走出影院——这也是该系列影片高概念的成功之处。
都说电影是视听的艺术。在不算太长的电影史中,我们记住了许多形象和画面,但对普通观众而言,却未必那么在意声音的叙事性。不得不说,《寂静之地》系列在拓宽了惊悚类型片边界的同时,还形成了一种新的观影互动体验。
观看是一种主动行为,遇到不想看的画面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听,却是一种被动行为,我们无法避开声音,除非阻止声源的震动。所以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容易被声响左右情绪。以前总是觉得有些视觉大片是为大银幕而生,现在觉得像《寂静之地2》这样的“听觉”大片才是电影院存在必要性的有力论证——好的影院听觉系统可以让影片观感提升N个数量级!
观影过程中强烈的带入感其实都与我们真实的生活经验相关。如果你有过趁父母午睡溜出去玩的记忆,那你一定知道:想要不发出任何声响真的太难了!走路、取物、开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惊醒那个熟睡的人。在我们保持理性的情况下尚且如此,遇上突发状况那就更难控制了。比如当我们看见 Marcus 踩到捕兽夹忍不住叫出声时——我们都很熟悉的疼痛引发求助本能——只想赶紧冲上去捂住他的嘴。
除了听觉上的强沉浸性,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也有很多惊喜,下面说几处我特别喜欢的处理。
其中一处是 Evelyn 发现新生儿的氧气瓶已经到达警戒值,抬头望向儿子(至少观众以为她是望向儿子),马上接了一个熟睡孩子的侧影,画面极其静好——镜头下细小的灰尘在光束里轻舞飞扬,孩子睡得很深,然后突然惊醒——原来这不是受伤的 Marcus,而是在火车站独自睡着的姐姐 Regan,情绪一下子从平静拉到紧张。这就是剪辑的魅力:形成欺骗性引导、完成时空转换、推动情绪起伏转折。
在一家人被迫分开成三条线之后,导演用了一段非常漂亮的交叉剪辑。他们的脚步重叠在一起,他们的呼吸重叠在一起,他们各自分开却好像时刻在一起。交叉剪辑营造出时刻紧绷的氛围和不断向前推进的力量感。到最终的高潮段落,三线合一,通过电波完成了情节上的连接,并贡献了全片最燃的画面:两个孩子分别挡在了怪兽和成人之间,并完成了干净利落的绝杀。
从类型元素来看,《寂静之地2》很好地结合了惊悚与灾难两种类型。开篇还原灾难到来第1天:一个风和日丽的寻常日,外星生物从天而降。然后跳过整个 part I 来到第474天:失去丈夫和安全“堡垒”的 Evelyn 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一个刚出生婴儿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要如何生存下去?
在好莱坞工业的推动下,我们看了太多的大制作灾难片,它们大多以视觉奇观为卖点,以宏大的视角讨论人类的未来。但近几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灾难片却往往是小视角叙事,比如《生存家族》和《背光抓走的人》,我们所关心的就是这一家子该如何活下来、该如何相处和成长。
看完第一部之后有很多人都在问这第二部还能怎么拍,是不是母亲要化身超级战士拯救所有人,是不是会讨论更多社会性的问题。我很高兴看到《寂静之地2》依然延续了第一部的叙事角度,并不过多地讨论大命题,也不夸大其中一个角色的力量,而是聚焦于每个角色的成长。导演在第一部中埋下的伏笔在这一部中有了延展,同时也为第三部做了更多铺垫。总的来说,《寂静之地》系列的未来还是蛮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