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是何道?

二十四集电视连续剧《天道》终于看完了,总体评价,这部电视剧比现在的流行剧好得多了,看过叫人耳目一新,引人深思,如果打分的话,应该得到90分。用原剧中丁元英的话给个评价:“还可以。”
“什么叫还可以?”原剧中冯世杰也这样问,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说他还可以,是因为他还够不上最好。”这是丁元英的回答,也是我的回答。因为剧中有几处硬伤,给这部电视剧涂上了几丝败笔。
一、丁元英这个人物形象是失败的。
他是一个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人物。从电子技术到股市经济再到参禅悟道,这个丁元英简直是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真的是“他就不是人”。在现代社会,知识大爆炸,各领域的知识已经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物的。
他算无遗策。为欧阳雪指定一只股票,能保证一年后盈利50%以上,这样的手段,可能连股神沃伦·巴菲特也难以望其项背。策划格律诗公司时,就筹划到与乐圣打赢官司后的合作,这样的本事,诸葛亮也自叹不如阿!
他对GCD推崇备至,很能理解因为“民众基本素质的低下”而不能推行民主的苦衷,而自己的理想竟然是到柏林的一郊住下来与世无争,因为那儿“不必担心买到假手机、注水肉,不必为电话故障一次一次求电信商,不必为高官的汽车闯了红灯而大动肝火”。不知这算不算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二、全剧充满了玄学思想,把简单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比如这段话,我始终不能理解,还是咱的智商太低啊!民主“再闪光,你也得理清民主为中国还是中国为民主这个核心问题,民主只能解决民主可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万能神丹。我们必须把皇权文化的救主救恩跟实事求是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区分开来,必须要把对广大民工的根本利益和他们的基本素质区分开来。”看得懂吗?如坠五里云雾啊!玄啊,玄之又玄,你慢慢想去吧你.........................
好一个丁元英,非要把佛、道、基督混在一起,来一个“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堂堂一个经济学硕士,却掉入了宗教玄学的深渊,可悲啊,与现代科学精神竟然背道而驰。
三、剧名叫《天道》,其实根本就没有说明什么是天道。编剧的本意,好像是要给人指出一条发展之道,但这条道真是天道?
全剧讲了一个“文化属性”,看完也没有搞懂其为何物。丁元英的理论是:一切的社会问题的根就是在这个“文化属性”上,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转变观念”,而不是民主,“民主不是万能神丹”,解决不了中国的社会问题的。只要转变观念,由弱势文化转换到强势文化,才是自救之道,发展之道。
我们从小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并给与重大影响。何以这个“文化属性”却比“文化”还厉害,可以与经济政治无关,而且决定着政治制度,只有改变它,才能实行民主制度?既然有一个“文化属性”,为什么就没有“经济属性”、“政治属性”……
天道到底是何道?我想这个问题编剧是回答不了的。倒不如用原著的名字来的好,就叫《遥远的救世主》。
“什么叫还可以?”原剧中冯世杰也这样问,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说他还可以,是因为他还够不上最好。”这是丁元英的回答,也是我的回答。因为剧中有几处硬伤,给这部电视剧涂上了几丝败笔。
一、丁元英这个人物形象是失败的。
他是一个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人物。从电子技术到股市经济再到参禅悟道,这个丁元英简直是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真的是“他就不是人”。在现代社会,知识大爆炸,各领域的知识已经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物的。
他算无遗策。为欧阳雪指定一只股票,能保证一年后盈利50%以上,这样的手段,可能连股神沃伦·巴菲特也难以望其项背。策划格律诗公司时,就筹划到与乐圣打赢官司后的合作,这样的本事,诸葛亮也自叹不如阿!
他对GCD推崇备至,很能理解因为“民众基本素质的低下”而不能推行民主的苦衷,而自己的理想竟然是到柏林的一郊住下来与世无争,因为那儿“不必担心买到假手机、注水肉,不必为电话故障一次一次求电信商,不必为高官的汽车闯了红灯而大动肝火”。不知这算不算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二、全剧充满了玄学思想,把简单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比如这段话,我始终不能理解,还是咱的智商太低啊!民主“再闪光,你也得理清民主为中国还是中国为民主这个核心问题,民主只能解决民主可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万能神丹。我们必须把皇权文化的救主救恩跟实事求是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区分开来,必须要把对广大民工的根本利益和他们的基本素质区分开来。”看得懂吗?如坠五里云雾啊!玄啊,玄之又玄,你慢慢想去吧你.........................
好一个丁元英,非要把佛、道、基督混在一起,来一个“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堂堂一个经济学硕士,却掉入了宗教玄学的深渊,可悲啊,与现代科学精神竟然背道而驰。
三、剧名叫《天道》,其实根本就没有说明什么是天道。编剧的本意,好像是要给人指出一条发展之道,但这条道真是天道?
全剧讲了一个“文化属性”,看完也没有搞懂其为何物。丁元英的理论是:一切的社会问题的根就是在这个“文化属性”上,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转变观念”,而不是民主,“民主不是万能神丹”,解决不了中国的社会问题的。只要转变观念,由弱势文化转换到强势文化,才是自救之道,发展之道。
我们从小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并给与重大影响。何以这个“文化属性”却比“文化”还厉害,可以与经济政治无关,而且决定着政治制度,只有改变它,才能实行民主制度?既然有一个“文化属性”,为什么就没有“经济属性”、“政治属性”……
天道到底是何道?我想这个问题编剧是回答不了的。倒不如用原著的名字来的好,就叫《遥远的救世主》。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