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写给很多“袁晓东”。

今天充了18块,把最后6集看完。第24集,我哭了,不仅仅是因为结局的讽刺,而是因为我经历过现实的残忍。这篇文章不针对很多觉得这部剧又臭又长故作玄虚的人,你们的发言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因为没有类似的经历,所以你们无法共情,这很正常,你们是幸运的,如果可以,我希望,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看不懂这部剧。
我今年32岁, 我曾经得过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很多人对于抑郁症的误解就是无病呻吟,甚至连我的父母都是。但很多人不知道,抑郁症很多人想得还得不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对自己并没有很高的要求。我对于抑郁症的理解就是,你永远达不到别人眼中你认为自己完美的样子。
我的父母谈了两年恋爱结婚,结婚之前本来我妈不想结了,但是那个时代,在一起两年不结婚,是会被人耻笑的,我大舅劝我妈一定要如期结婚,我妈违背自己的本心结了婚。婚后我爸妈一直吵架,互殴也有过很多回,我印象非常深的一次,是我爸一掌把我妈打倒在墙边,我妈抱着头哭着蹲坐下去。我妈知道我还记得的时候很惊讶,因为那时候我刚刚两岁。30年过去了,我依旧还记得我妈的哭声。1995年,我7岁,我妈背着我爸辞掉了工作,开始做全职太太。但我妈妈真的是一个很糟糕的全职太太,经常不做饭,喜欢打扮的光鲜亮丽出门打牌,除了有严重的洁癖几乎没什么优点。而且,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爸爸赚的少。我从小就习惯讨好他们两个,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学着自己煮面,自己炒蛋炒饭,只是为了我妈可以中午不给我做饭。三点多放学了,我回到家把作业写完了就会拿个拖把把整个家拖得干干净净,只是为了爸妈回来高兴。我一直学习成绩优异,小学从没掉过班级前三,但我爸总是对考第二名的我说“你为什么不考第一名?”
12岁,我妈劝我爸卖了住的房子,回到奶奶家住,奶奶家住的有奶奶,我叔叔一家,我姑姑一家。然后,噩梦开始了。我妈不上班,却又不爱做饭,整天在家看电视,出门就是打牌,去娱乐场所。最糟糕的一点,她几乎和奶奶家的所有人搞不好关系。她似乎瞧不起任何人,觉得除了她,所有人都是垃圾。每天我放学回家,她就会开始在我面前数落起这个家,你能想象几乎每一天都要听自己的妈妈怨毒的咒骂自己的亲人两个小时以上吗?我爸下班了再也不准时回家,他根本不知道,12岁的我正在承受什么。他们好像除了关心我考了多少分,什么都不关心。13岁,我上初中,不习惯初中的学习方式,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只考了25名,全班72个人。然后,我被我爸罚跪,我爸把我说的一无是处。我当时正直叛逆期,就直接回了一句,“一只猪和一头牛能生出什么聪明的孩子?”我爸狠狠打了我一巴掌,当然,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打我了。我忘记了那个晚上怎么过去的,我只记得自己怒火中烧,一直处在一种随时拿刀砍人的状态。我真的有过这种想法。他们从来就没有在学习生活上帮助过我什么,但是指责我,永远是第一个。我不否认我的父母爱我,我知道,他们爱我,可能也很爱我。但他们长期深陷在夫妻之间的矛盾和纠结,根本无心顾及我,他们没有用行动爱过我。我们一家三口也有过一些很短暂的幸福的回忆,但绝大部分时间,是非常痛苦的。13岁,我的父母,在我家50平的房子里,分居了。在之后几乎10年的时间里,他们分房睡,见面不说话。我和我妈在一张床上,睡到22岁。最可怕的是,和我妈睡一动也不能动,要不然她心情不好了,能用最恶毒的语言随便骂上半小时,她骂完了就睡了,可我,却再也睡不着,13岁的我,已经开始失眠。然后我一直努力读书,初中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考高中的时候,我以全校29名的成绩顺利进入理想高中,没花爸妈一分钱。16岁的我选择住校,比较省钱,也省事。那时候宿舍有一个山里来的女孩子,她不太会说普通话,但听得懂。她学习很刻苦,人也安静。她家很穷,每天早饭只吃馒头,中饭和晚饭只吃白米饭和一个青菜。但是突然有一天,她辍学了,他们家没钱供她读书,要她回去结婚。走那天,我们宿舍的人都默默地看着她收拾行李,平时的她没什么过多的表情,可那个时候,那个表情,大概就叫做绝望吧。我那个时候也才十几岁,根本不知道结婚代表什么。但好像有什么在我心里慢慢生根。
19岁,我考进了一个二本大学,高中的时候堕落过一段时间,最后补也补不上来了,爸妈对我考二本都感到很失望。高考完的三个月,他们几乎没和我说过话,也没有给过我零用钱让我和同学出去玩,见到熟人就说我考砸了,好像我本来应该是考清华的。那三个月,每晚我都睡不着,每个凌晨一点,我都会去我们家楼顶,看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安静坐着,默默流泪。也曾经好几次坐在房子边缘,想着跳下去一死了之。幸好,我还怕死。
上大学了,我决定改变自己,我频繁参加很多我并不擅长的活动,唱歌,跳舞,演讲,出过很多丑,但是越来越游刃有余。我去竞选干部,带着同学们开展了很多校区活动。报名参加了很多次山村支教,你们肯定没见过,11月的天气,十几度,班上很多孩子衣衫褴褛,有一个叫龚小鱼的孩子,都没有鞋穿,11岁的他,脚的尺寸完全超出他的年龄。那时候的我,突然觉得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一些人。读大学的我很穷,所以经常出去打工,发传单,超市销售,家教,肯德基服务员,能赚钱的正经行当我都干。那时候一个月也就挣四五百块吧。身边有三四个女生去做陪酒,不用卖身的那种,一晚上底薪300,推销酒水还有提成,她们叫我去我没去。之后那几个女生的世界观突然就变成,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好男人。她们和我一样,都很穷,其中一个做了老板的小三,一个为了喝酒的男人流产,得到了6000块的“补偿”。毕业了,大家都有联系,只有那几个,杳无音讯。大二的时候过年,我3岁的外甥来我们家里,软乎乎地叫我“小姨”,他可爱的模样一下子就把我俘虏了。几乎整个寒假,我都带着他玩。他太孤独了,爸妈离婚,都不愿意带他,靠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带。他回到自己家里了,也是经常念叨着“要去小姨家。”我好像遇到了一个特别需要我,而我也特别需要他的人,上学的时间很漫长,但每个寒暑假,我都会尽可能的陪着他,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见过我姐姐姐夫,只见过我姑姑姑父,也就是他外公外婆。他外婆总是喜欢数落他,说他不会算数,不爱学习,但我发现他四岁的时候就能专注半小时拼一百片的拼图。是我见过的很多孩子里拔尖的,但因为无人引导,所以让人感觉笨笨傻傻的。于是我开始教他一些很基础的知识,可每次我教他,他外婆就会在旁边说,你看看他,教了好几遍都不会,蠢得要死。因为是自己的姑姑,也不好说什么,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聪明,也并不懂得真正的关心孩子。我总是很担心他,怕他一个人孤独了。大学毕业,我去了别的城市,除了过年,很少有时间回家。我只是感觉他一年比一年高了,也一年比一年胖了,已经完全不是小时候的样子,他总是拿着他妈妈给他买的ipad在玩游戏,什么游戏都很擅长。然后,年复一年,都是如此,他再也不需要我和他做游戏,陪他说话,甚至我和他说话,他也爱答不理,他长大了。直到有一年,我看到他,已经胖的像一座小肉山,萎靡不振的蜷缩在沙发上玩ipad,没有礼节,没有顾及。ipad突然没电了,他发疯一样去找,嘴里一直不停的问“外婆我的充电线呢外婆我的充电线呢外婆我的充电线呢?”直到找到那根充电线,他才骤然安静下来,好像刚才的狂躁是一场幻觉。那时候,我的姐姐姐夫都再婚了,他们都怕外甥拖累,所以谁也没要他,他就一直跟着老人。回家后,我哭的很伤心。虽然我们的童年都并不幸福,但我那个时候,只要好好读书,又不结交什么坏朋友,总还是有一条出路。可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在这万千诱惑中自己逃出来。我也不知道我的外甥会不会变成下一个“袁晓东”,如果可以,我希望,他能换一种活法。
我现在尽可能的少和我的父母联系,我依然爱他们,但保持着很远的距离,说句实话,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没在,所以,我也只想关键时刻我在就行了。亲戚朋友同事的看法根本没那么重要,一旦看透这点,抑郁症就发作的没那么频繁了。童年是需要治愈的,但别寄托于父母给你道歉,那是不可能的,电视剧里演的父母道歉都是假的,很多父母,生你即是正确。你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有能力离开他们,你真正的离开他们,才能看清你们之间的关系。袁晓东没有“救”出杨旸,我也没有“救”出外甥,但我们至少能救自己。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我把我梦想的童年给了他们。
最后,那些在深夜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我太了解你们的痛苦。相信我,让你焦灼难过的情人,分手;让你彻夜难眠的工作,辞职;让你备受困扰的言论,回怼;让你无所适从的父母,回避。有时候,逃避并不是懦弱。没命了,一切都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