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无声》:人性的诗意 人情的暖意
在喜欢上一部电视剧之前通常对其表示不屑,这是我的众多恶习之一。2002年夏返校前一天晚上,《誓言无声》开演。片头的怀旧独白我不怎么喜欢,总认为刻意做成老胶片的效果有些做作,没想到后来片头成为我最欣赏的部分。一年后,非典在家都快呆出病来了。又是失眠,打开电视,《誓言无声》第十五集已经开演,画面素雅,镜头缓缓落下,高明面带微笑诉说着伤心往事,往常雷同的高官面孔不见了,一个可爱的老爷子形象取而代之。我打开一瓶酒,自斟自饮,醉人的酒酿和无声的誓言一同流进了我的心田。回想当初,我放弃它是多么愚蠢。原以为喜欢华丽唯美片子的我被一部平淡朴实的片子,俘获了。
《誓言无声》最宜于午夜独自一人静静地看,细细地品。玩味每一个细节,欣赏每一个镜头。它经得起这样的考验。虽然是表现60年代的北京,没有秀丽的风光,没有华丽的服饰,可主创人员丝毫没有放松对画面质量的要求,从用光到构图无一不精,把《誓言无声》与某些电视剧比较就会发现,那些粗制滥造的影像简直难以容忍。导演还用各种方法转场,比如:电话、盘子、笔记本等。诸如此类的细节足见其匠心独运。但它最可贵之处在于其中蕴涵的诗意。在商业片充斥荧屏的时代,在电视剧只知讲故事的时代,这一点更加难能可贵。该剧讲的是一个冬天的故事,没有纷纷扬扬的雪花,没有随风而落的枫叶,只有光秃秃的枝桠直刺银灰色的天空,可我分明感到一种诗意不可阻挡地向我袭来。我想这是人性的诗意,只有这种诗意才能穿越浮华直指人心,只有这种诗意才能超越时空永葆温暖。
诗意首先由剧本构筑。也许故事有些极端,许子风完全可以用委婉的方法让他的女儿远离危险,生活中有蓝美琴这种遭遇的特工可能也不多见,但正是极端的故事把本剧的艺术感染力推向极至,正是极端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老人“背负使命、远离亲情”的伤痛,也正是极端的故事让我们为一段含蓄而崇高的感情扼腕叹息。《誓言无声》看得人心里堵得慌,心里堵还难以割舍,这就是《誓言无声》的魅力。
诗意还来自情感戏尺度恰到好处的把握。《誓言无声》近乎悲剧,可导演、演员在表演上是如此有节制,以至于再悲情的人物都没有痛哭一声,他们眼含泪花而强作欢颜。在我们的主人公骆战得知爱人已远走他乡、伤心不已时,他人却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地迎接新春,护士那一句“过年好”直让人肝肠寸断;骆战回忆往事时那一句轻描淡写的“当时我以为我们会一辈子在一起的……”更叫人柔肠百摧。越是如此就越让人心痛,这便是本剧的高明之处。
诗意甚至充盈于透过灰蒙蒙玻璃的光柱、宁静的箭杆胡同、巷子深处传来的叫卖声、收音机里的革命歌曲、无人接听而独自哀鸣的电话,还有像故事讲述的情感一样,甜蜜而怅惋、崇高而忧伤的音乐……
除却诗意还有暖意,这是人情的暖意。暖意是老许担心女儿时的满面愁容,是蓝美琴对骆战的欲说还休,是许子风送给朱学峰的洋娃娃,是骆战买来的火烧。也许是缺乏归属感,三位主人公在箭杆胡同一起喝酒聊天,分析案情,一起开玩笑的场景成为我心中永久的温存;也许是外公离去的太久,蓝美琴挽着许子风吃糖葫芦的情形成为我心中温暖的经典。剧中的情感并不热烈,它是那样深沉,如山的父爱不得不用争吵来表达,内心的激情巧借装扮恋人之机假戏真作;剧中的情感并不张扬,它是那样含蓄,我们几乎听不到一句表白、一句誓言,情到深处只有一句“我等你回家”。
有人说《誓言无声》情节拖沓、不够惊险刺激,反派塑造得弱了一些,可设想一下如果《誓言无声》加快一些,枪战场面多一些,那就不是《誓言无声》了,其中的韵味也会荡然无存。只不过它的情感戏写得太出色了,比如骆战帮许婉云挂灯笼一挂就是一辈子,斗争戏相形之下就黯淡了许多。至于反派,是弱了些,可正反面人物同样精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誓言无声》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静静欣赏表演的剧目。我相信看过《誓言无声》的人都会爱上高明。这个苍老版的高明比他扮演的任何一个高官都要可爱。原作中许子风是铮铮硬汉,可爱是高明对剧本的超越,他从细节上丰富了这个人物。可爱在于他的鲜活:老爷子见人爱搭不理;一点小钱也要斤斤计较,从骆战手中夺过来;老爷子说起前妻竟一脸的不好意思;一把年纪了,向领导请战时还俏皮地眨眼睛。喜欢他戴上老花镜分析案情时的胸有成竹,喜欢他看见敌人跳进圈套时的得意洋洋,最喜欢他走出雪地时的潇洒和慵懒。
个人认为,老许和蓝美琴的对手戏场场精彩,是全剧最好看的部分。高爷爷的表现自不待言,王海燕的表演亦值得一书。演好蓝美琴不容易,因为她外表开朗,其实内心一直有一种孤儿的忧郁与孤独;看似热情,而在很多时候羞于表达,甚至把羞涩也巧妙的掩饰了过去。
喜欢一部电视剧常常夹杂着许多个人情感体验,对我而言,就是其中的爱情是否合我的口味,这个标准至今没有动摇。
没人会想到我会喜欢一部讲述六十年代故事的电视剧,我也没有。六十年代的爱情观是志同道合,爱情是革命同志间深厚的战斗情谊。谈恋爱多采迂回战术,曲线救国。没有轰轰烈烈的追求,没有羞羞答答的躲闪,没有亲密举动,没有海誓山盟。美琴和骆战之间的爱情就像掌心上长出的黑痣一样,于不经意间悄悄生发,于不经意间慢慢积淀,越积越厚,终于绵延四十年而不绝。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这份情绝不会惊心动魄,可它让你安心,让你温暖,心中的坚冰在一缕阳光的照耀下融化了。
当蓝美琴轻蹙眉头,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当女人爱上一个人时,她是什么都看不到的。”我的心在微微颤抖。从她轻轻的叹息声中,你能看到她对心上人难以抑制的思念,她感情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感谢编导给我们带来这份脱俗的诗意的情感,我对他们用如此独特的、直指心灵的方式讲述爱情表示钦佩。
蓝骆的感情表现出的是涓涓细流,心中却早已是波涛汹涌,可蓝美琴从未让她的感情决堤,最后也没有,她冷静地从骆战激动地双手中抽出,没有许下一句誓言,因为她早就预料到这场感情很可能没有结果,她在为骆战讲述李景的故事时,何尝不是在讲她自己。她轻叹一口气,说道:“也许她老了,厌倦了理性的判断;也许她是个女人,最终不能服从理性。我不知道……”你能看到她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多么柔软的心。
欣赏一句话:“不要轻易地承诺,除非你能轻易地实现承诺。”蓝美琴的沉默是因为她对这份感情太在乎。我们不难从蓝美琴的平静中看到她内心的痛苦挣扎,可我还是想看王海燕的原版,蓝美琴泪流满面的样子。从整部戏来看,蓝为了许婉云的安危,李景的孤独,许子风的痛苦不止一次的眼含泪花甚至声泪俱下,她想到骆战的时候就会有隐隐的心痛和惆怅,可怎么在关键时刻没有一滴泪呢?
不能不说令我难受至今的结局:镜头摇上来是红灯笼,摇下去是孤单的电话,用了叠化的效果,淡淡的,真的很好。愈是有万端的感慨,愈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只能说难受。编剧很清楚受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在哪儿。残酷地说,若是没有这么悲伤的结局,蓝骆的情感就会被小矛盾填满,说不定就会落入俗套了。悲剧比团圆的结局更深刻吧。
说出来的盟誓难保天长地久,于是蓝美琴选择不说,可我相信她在心中已将誓言念了千遍万遍,比任何人都要坚定。无声的誓言才是一生一世一辈子。
“当你试图忘记她的时候,她却出现了,出现得那样平静、无声,就像当年我们许下的誓言一样……”
2004-03-17
《誓言无声》最宜于午夜独自一人静静地看,细细地品。玩味每一个细节,欣赏每一个镜头。它经得起这样的考验。虽然是表现60年代的北京,没有秀丽的风光,没有华丽的服饰,可主创人员丝毫没有放松对画面质量的要求,从用光到构图无一不精,把《誓言无声》与某些电视剧比较就会发现,那些粗制滥造的影像简直难以容忍。导演还用各种方法转场,比如:电话、盘子、笔记本等。诸如此类的细节足见其匠心独运。但它最可贵之处在于其中蕴涵的诗意。在商业片充斥荧屏的时代,在电视剧只知讲故事的时代,这一点更加难能可贵。该剧讲的是一个冬天的故事,没有纷纷扬扬的雪花,没有随风而落的枫叶,只有光秃秃的枝桠直刺银灰色的天空,可我分明感到一种诗意不可阻挡地向我袭来。我想这是人性的诗意,只有这种诗意才能穿越浮华直指人心,只有这种诗意才能超越时空永葆温暖。
诗意首先由剧本构筑。也许故事有些极端,许子风完全可以用委婉的方法让他的女儿远离危险,生活中有蓝美琴这种遭遇的特工可能也不多见,但正是极端的故事把本剧的艺术感染力推向极至,正是极端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老人“背负使命、远离亲情”的伤痛,也正是极端的故事让我们为一段含蓄而崇高的感情扼腕叹息。《誓言无声》看得人心里堵得慌,心里堵还难以割舍,这就是《誓言无声》的魅力。
诗意还来自情感戏尺度恰到好处的把握。《誓言无声》近乎悲剧,可导演、演员在表演上是如此有节制,以至于再悲情的人物都没有痛哭一声,他们眼含泪花而强作欢颜。在我们的主人公骆战得知爱人已远走他乡、伤心不已时,他人却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地迎接新春,护士那一句“过年好”直让人肝肠寸断;骆战回忆往事时那一句轻描淡写的“当时我以为我们会一辈子在一起的……”更叫人柔肠百摧。越是如此就越让人心痛,这便是本剧的高明之处。
诗意甚至充盈于透过灰蒙蒙玻璃的光柱、宁静的箭杆胡同、巷子深处传来的叫卖声、收音机里的革命歌曲、无人接听而独自哀鸣的电话,还有像故事讲述的情感一样,甜蜜而怅惋、崇高而忧伤的音乐……
除却诗意还有暖意,这是人情的暖意。暖意是老许担心女儿时的满面愁容,是蓝美琴对骆战的欲说还休,是许子风送给朱学峰的洋娃娃,是骆战买来的火烧。也许是缺乏归属感,三位主人公在箭杆胡同一起喝酒聊天,分析案情,一起开玩笑的场景成为我心中永久的温存;也许是外公离去的太久,蓝美琴挽着许子风吃糖葫芦的情形成为我心中温暖的经典。剧中的情感并不热烈,它是那样深沉,如山的父爱不得不用争吵来表达,内心的激情巧借装扮恋人之机假戏真作;剧中的情感并不张扬,它是那样含蓄,我们几乎听不到一句表白、一句誓言,情到深处只有一句“我等你回家”。
有人说《誓言无声》情节拖沓、不够惊险刺激,反派塑造得弱了一些,可设想一下如果《誓言无声》加快一些,枪战场面多一些,那就不是《誓言无声》了,其中的韵味也会荡然无存。只不过它的情感戏写得太出色了,比如骆战帮许婉云挂灯笼一挂就是一辈子,斗争戏相形之下就黯淡了许多。至于反派,是弱了些,可正反面人物同样精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誓言无声》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静静欣赏表演的剧目。我相信看过《誓言无声》的人都会爱上高明。这个苍老版的高明比他扮演的任何一个高官都要可爱。原作中许子风是铮铮硬汉,可爱是高明对剧本的超越,他从细节上丰富了这个人物。可爱在于他的鲜活:老爷子见人爱搭不理;一点小钱也要斤斤计较,从骆战手中夺过来;老爷子说起前妻竟一脸的不好意思;一把年纪了,向领导请战时还俏皮地眨眼睛。喜欢他戴上老花镜分析案情时的胸有成竹,喜欢他看见敌人跳进圈套时的得意洋洋,最喜欢他走出雪地时的潇洒和慵懒。
个人认为,老许和蓝美琴的对手戏场场精彩,是全剧最好看的部分。高爷爷的表现自不待言,王海燕的表演亦值得一书。演好蓝美琴不容易,因为她外表开朗,其实内心一直有一种孤儿的忧郁与孤独;看似热情,而在很多时候羞于表达,甚至把羞涩也巧妙的掩饰了过去。
喜欢一部电视剧常常夹杂着许多个人情感体验,对我而言,就是其中的爱情是否合我的口味,这个标准至今没有动摇。
没人会想到我会喜欢一部讲述六十年代故事的电视剧,我也没有。六十年代的爱情观是志同道合,爱情是革命同志间深厚的战斗情谊。谈恋爱多采迂回战术,曲线救国。没有轰轰烈烈的追求,没有羞羞答答的躲闪,没有亲密举动,没有海誓山盟。美琴和骆战之间的爱情就像掌心上长出的黑痣一样,于不经意间悄悄生发,于不经意间慢慢积淀,越积越厚,终于绵延四十年而不绝。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这份情绝不会惊心动魄,可它让你安心,让你温暖,心中的坚冰在一缕阳光的照耀下融化了。
当蓝美琴轻蹙眉头,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当女人爱上一个人时,她是什么都看不到的。”我的心在微微颤抖。从她轻轻的叹息声中,你能看到她对心上人难以抑制的思念,她感情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感谢编导给我们带来这份脱俗的诗意的情感,我对他们用如此独特的、直指心灵的方式讲述爱情表示钦佩。
蓝骆的感情表现出的是涓涓细流,心中却早已是波涛汹涌,可蓝美琴从未让她的感情决堤,最后也没有,她冷静地从骆战激动地双手中抽出,没有许下一句誓言,因为她早就预料到这场感情很可能没有结果,她在为骆战讲述李景的故事时,何尝不是在讲她自己。她轻叹一口气,说道:“也许她老了,厌倦了理性的判断;也许她是个女人,最终不能服从理性。我不知道……”你能看到她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多么柔软的心。
欣赏一句话:“不要轻易地承诺,除非你能轻易地实现承诺。”蓝美琴的沉默是因为她对这份感情太在乎。我们不难从蓝美琴的平静中看到她内心的痛苦挣扎,可我还是想看王海燕的原版,蓝美琴泪流满面的样子。从整部戏来看,蓝为了许婉云的安危,李景的孤独,许子风的痛苦不止一次的眼含泪花甚至声泪俱下,她想到骆战的时候就会有隐隐的心痛和惆怅,可怎么在关键时刻没有一滴泪呢?
不能不说令我难受至今的结局:镜头摇上来是红灯笼,摇下去是孤单的电话,用了叠化的效果,淡淡的,真的很好。愈是有万端的感慨,愈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只能说难受。编剧很清楚受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在哪儿。残酷地说,若是没有这么悲伤的结局,蓝骆的情感就会被小矛盾填满,说不定就会落入俗套了。悲剧比团圆的结局更深刻吧。
说出来的盟誓难保天长地久,于是蓝美琴选择不说,可我相信她在心中已将誓言念了千遍万遍,比任何人都要坚定。无声的誓言才是一生一世一辈子。
“当你试图忘记她的时候,她却出现了,出现得那样平静、无声,就像当年我们许下的誓言一样……”
2004-03-17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沉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