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胜利不是用血肉堆出来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电影之前听到一种声音用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评说着这些牺牲到底值不值。而我看完电影,在电影结尾,看着战士们在轰炸中踩着人桥通过桥面,听着我的祖国的纯音配乐,和着身后一片抽泣声,眼中充满热泪,心想:若无这些牺牲,哪里有我们在这里坐而论道。那一刻我有种愧疚感,我觉得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录太少了,而如我这样的普通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更少,我们一定要多拍这样的作品——当我们可以安逸地讨论抗美援朝时,忘记就等于背叛。
然而这两天我时不时想起金刚川,回过味儿来之后忽然觉得恶心。
电影中关于我军和美军的力量对比总体感受就是感觉我们一直在用人海战术弥补落后的、短缺的武器装备,前赴后继地用无数血肉填平一个一个大坑——炮兵连全军覆没才只打下了美军的两架侦察机,但还有那么多轰炸机在天上无穷无尽地轰炸着我志愿军。这种对比就会给人一种感受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几乎不可战胜,我们是怎么获得朝鲜战争的胜利的呢?于是就会有一种想法——是美军不愿跟我们在泥沼里厮打,最终主动结束了战争。
然后这是完全错误的。诚然,我志愿军的英勇牺牲是最感人最可敬的品质,但这不是全部,我们是用优秀的战术指挥、战士们过硬的军事素养和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主动性,实实在在的在军事上打败了美国人,我们的胜利不是美国人施舍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是我们赶走了美国人。
由此,我对《金刚川》的评分由8分下调到6分。
最后关于管虎其人,从《八佰》到现在的《金刚川》,无论是电影的立意,还有他在戏外的一系列迷之操作,能看出其思想立场只有温情脉脉的狭隘情怀,揣着一种文人的优越感看不起你却还来赚你的钱最后还要恶心你一把的嘴脸。
从此,拒绝管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