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今天午睡前细品了一遍剧照⁝(˚͈͈͈͈̥̆⑃˚͈͈͈͈̥̆)⁝还是好喜欢,我终于理解了“电影口味就是很私人的东西”的意义——这不就用上了吗!美玉无瑕的少女拥有“别西卜”的能力,第一眼,她就能安抚昆虫们的情绪,小虫儿攀上她的掌心,对她吐露浓郁的香味和粘液,她们互相使对方感到兴奋。她几次召唤成千上万只虫群来保护自己,跟大食尸蝇一起去森林里探险,寻找杀人案的线索.....时隔10几个小时我再梳理这些剧情还是意犹未尽。
阿基多是第一位向我正式敞开铅黄之门的导演。他对少女神态的捕捉是那样细腻又充满着不可抵抗的窥视欲,而“恋物”好似只是每一场追逐戏里的点缀,他镜头下的鲜血、尖锐物、黑手套、闪光,逃亡的少女在黑夜中如白鸽被扼住了喉咙,翩翩裙摆是微颤的翅膀;玻璃和植物的根代表着暴力得逞的证明——他一直在向观众展示着一种痴狂的、饶有兴味地恶意。
这是第一层。
与其说是恶意,更像是一种臣服于美却又毁掉美,在极端的痛苦中忏悔的意味。
所以我又想到,Giallo的意义是:坦白。
瞬间嘴边飘过Rumi的诗:“玫瑰沿着河岸生发,河水席卷生命的荆棘。我所有的诗律,就像心甘情愿的奴隶,早已列队成行。”呜哇.....现在太困,我说不好,我想表达阿基多镜头下的变态永远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便人类的样貌不再,也不会放弃,也不会失去对女性的,掠夺欲(天性刻骨的迷恋)和一种并不需要克制的,坏蛋情绪。
讲到这里,我想我大概把我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这个糟糕的世界呀。看了这么多的Giallo,我也不确定是我在遐想,还是有看透它们其实是在表达好多疼痛的温柔。
最后,摘录这首初次在亚非文学bot上看到的诗,我反复念了好久。
《心甘情愿的奴隶》
鲁米 Rumi
自内心深处,
我总是捕捉挚爱者的气息,
我怎么能不去追寻那芳香呢?
昨夜,我穿过爱的花园,
在那,我灵魂的一缕微光,
涨成了一条溢光之河。
带着笑靥的玫瑰沿着河岸生发,
耀目的河水席卷过生命的荆棘,
其速度足以逃脱死亡之剑。
每一棵树,每一片草,
都在草地上起舞。
但对于没见过如此光景的眼睛,
这一切都稀松平常,毫无趣味。
突然间,一株巨柏拔地而起,
整座园子欣喜若狂,
茉莉花炸开,
阔叶树拍掌。
火焰之脸,
火焰之杯,
火焰之心,
一切皆于欢乐中灼烧。
被烈焰包围着,我的灵魂叫喊道:
主啊,我该朝哪跑?
在合一的世界里,
别无他物,只存自己,
这里没有算数的余地。
但在物质的世界,
有太多可数之物。
你可以用手数出一千颗苹果,
要是你想要它们变为一个,
做些苹果酱吧。
你可以用手数出一千枚葡萄,
如果你想要珍贵的醇酒,
把它们放在一起碾碎吧。
隐在话语后的启示
是心发出的声音。
行动的本源,
是彻底的静止。
现在,
大不里士的沙姆士(太阳)坐在了王座上,
我所有的诗律,
就像心甘情愿的奴隶,
早已列队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