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

每多活一天,就是多赚了一天。但我们的感触呢?
生活在不断的进化着,不断的提供更多可能,它总是让我们山穷水尽的时候剑峰偏转,找到别的出口,哪怕等我们转头再看,白云苍狗,物是人非。精神刺激缺失了,情感上的荒漠便不断扩张,试图发现新的绿洲。《云上的日子》中说:“‘一切都会好起来’是让人十分愤恨的事”,这是一个没有折扣的事实。一切都会好起来,这让我们十分灰心和丧气,即便我们不肯放过自己,生活也对你毫不在意,无论是你蜷缩在角落流泪悲叹,还是在阳光底下声嘶力竭的呼喊。人们要做的,是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变换立场,一切以生存及生存的质量来衡量对还是错,好还是不好。
这样看,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也是应该被原谅的。芸芸众生之间,我们的悲痛实在是微不足道,只要时间足够长,一切真的都能被洗刷。即便你觉得无法洗去,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人们照样不会理睬你,他们当你的悲痛为无物。这让我们很沮丧,一切都会好起来,其实是生命对现实的最终妥协。因为假如真的不肯放过自己,只能悲哀而郁郁的死去,可这种死去往往被他人甚至世人认为无能和蠢钝。《Monster》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艾琳在最后的一通电话中说:“人们总会想出办法的,但我不能。所以我要死了。”看到这里,你的心疼了一下吗?越是真挚的人,越是容易受到致命的伤害,而且你的真挚在世人眼中近乎荒谬和无聊。在真实的生活和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是犬儒。
人在生活中阈值的提高,也是随着岁月的磨炼而一点点进步起来。我小时候的人生理想特别简单,一生的追求不过是几根香蕉,但现在这个阈值提升了,香蕉已经刺激不起来我的渴望,我需要更多。我们在生活中,在爱情里,大抵也是总有这种感触。原来的一句“我爱你”便能让彼此热泪流淌,但现在说十句也达不到眼泪汪汪的境界。但事实是如果爱人之间说“我爱你”之后便要抱头痛哭,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这便是人们阈值的提升,因为这种提升,很多美好便被我们不可饶恕的忽略了,别人所能看见的幸福和感动,包括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个亲吻,这些本来属于爱情并彰显爱情的东西,现在却只是一个具体的动作。我们是不是该去怪谁?
艾琳死在了爱人阈值的提升里面,她疯狂的为自己最爱的人创造各种物质和精神基础,什么都不求,只求她开心一下,但人类的欲望怎么可能获得永久性的满足呢?于是,对方阈值不断提升,她又不肯放过自己,我们看到这个开头便能想到结尾了。艾琳死在了对爱情的捍卫里,死在了无奈和绝望里,死在了别人的不屑里但也死在了荣耀里。那种感觉你是否曾经很熟悉,就是爱一个人爱到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甚至都不去想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意义?
我看《Monster》的时候,很庆幸她死了,因为我害怕看见一个庸俗的故事。其实我一直想艾琳能够站着死去,而不是跪着活下来,因为她的爱对自己来说是那么刻薄甚至狠毒,如果一切都好起来,一切都淡化,那么我们这些曾经用心或者正在用心爱着的人,怎么会原谅这个世界的无情和善变?但当我们回到现实,又有多少人号召一个人应该为另一个人深爱到死?又有多少人认同这种毫无希望的付出和坚贞?人们多么奇怪,总是标榜自己无法去做甚至根本不想去做的事情。或者只有那些敢于为自己的真情愿意付出一切的人,才能为沉闷的生活带来一丝光明和震撼。
不提升阈值,每每懂得去感动和品味;不放过自己,每每知道去坚持和认真;不期盼一切都好起来,每每告诉世界我们除了捍卫爱情毫无退路。
这绝望而刻骨的真爱,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生活在不断的进化着,不断的提供更多可能,它总是让我们山穷水尽的时候剑峰偏转,找到别的出口,哪怕等我们转头再看,白云苍狗,物是人非。精神刺激缺失了,情感上的荒漠便不断扩张,试图发现新的绿洲。《云上的日子》中说:“‘一切都会好起来’是让人十分愤恨的事”,这是一个没有折扣的事实。一切都会好起来,这让我们十分灰心和丧气,即便我们不肯放过自己,生活也对你毫不在意,无论是你蜷缩在角落流泪悲叹,还是在阳光底下声嘶力竭的呼喊。人们要做的,是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变换立场,一切以生存及生存的质量来衡量对还是错,好还是不好。
这样看,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也是应该被原谅的。芸芸众生之间,我们的悲痛实在是微不足道,只要时间足够长,一切真的都能被洗刷。即便你觉得无法洗去,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人们照样不会理睬你,他们当你的悲痛为无物。这让我们很沮丧,一切都会好起来,其实是生命对现实的最终妥协。因为假如真的不肯放过自己,只能悲哀而郁郁的死去,可这种死去往往被他人甚至世人认为无能和蠢钝。《Monster》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艾琳在最后的一通电话中说:“人们总会想出办法的,但我不能。所以我要死了。”看到这里,你的心疼了一下吗?越是真挚的人,越是容易受到致命的伤害,而且你的真挚在世人眼中近乎荒谬和无聊。在真实的生活和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是犬儒。
人在生活中阈值的提高,也是随着岁月的磨炼而一点点进步起来。我小时候的人生理想特别简单,一生的追求不过是几根香蕉,但现在这个阈值提升了,香蕉已经刺激不起来我的渴望,我需要更多。我们在生活中,在爱情里,大抵也是总有这种感触。原来的一句“我爱你”便能让彼此热泪流淌,但现在说十句也达不到眼泪汪汪的境界。但事实是如果爱人之间说“我爱你”之后便要抱头痛哭,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这便是人们阈值的提升,因为这种提升,很多美好便被我们不可饶恕的忽略了,别人所能看见的幸福和感动,包括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个亲吻,这些本来属于爱情并彰显爱情的东西,现在却只是一个具体的动作。我们是不是该去怪谁?
艾琳死在了爱人阈值的提升里面,她疯狂的为自己最爱的人创造各种物质和精神基础,什么都不求,只求她开心一下,但人类的欲望怎么可能获得永久性的满足呢?于是,对方阈值不断提升,她又不肯放过自己,我们看到这个开头便能想到结尾了。艾琳死在了对爱情的捍卫里,死在了无奈和绝望里,死在了别人的不屑里但也死在了荣耀里。那种感觉你是否曾经很熟悉,就是爱一个人爱到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甚至都不去想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意义?
我看《Monster》的时候,很庆幸她死了,因为我害怕看见一个庸俗的故事。其实我一直想艾琳能够站着死去,而不是跪着活下来,因为她的爱对自己来说是那么刻薄甚至狠毒,如果一切都好起来,一切都淡化,那么我们这些曾经用心或者正在用心爱着的人,怎么会原谅这个世界的无情和善变?但当我们回到现实,又有多少人号召一个人应该为另一个人深爱到死?又有多少人认同这种毫无希望的付出和坚贞?人们多么奇怪,总是标榜自己无法去做甚至根本不想去做的事情。或者只有那些敢于为自己的真情愿意付出一切的人,才能为沉闷的生活带来一丝光明和震撼。
不提升阈值,每每懂得去感动和品味;不放过自己,每每知道去坚持和认真;不期盼一切都好起来,每每告诉世界我们除了捍卫爱情毫无退路。
这绝望而刻骨的真爱,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