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与惊喜

本来只想写几句短评,没想到字数超了,就只能发在长评这里了。不会写评论,只是记录一下自己的观感。
喜欢郑钧和陈粒。
冲着郑钧去看的,从前两期的略显疲态,无精打采,到后来状态越来越好,人也看着越来越年轻。宝刀未老,作品是一期比一期好,尤其是《Ai Ma Huo》,太好听了,个人最喜欢的一首;其次是《我——算什么》《温暖成河》《继续挥舞》和《青春的葬礼》。言之有物,郑钧将他的情感,他对自己和生活的反省、疑问、思考与感受,通通用简单直接的语言精准地传达了出来。歌词直白有力,作品有深度,有自省,也有尖锐、引人思考的地方。歌词优秀,旋律好听,节目里的歌比专辑《听上去不错》里的歌可要好太多。郑钧在节目里说,除了前两首歌,其余都是在节目录制期间现写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郑钧创作能力还能这么惊人得强,很佩服。可以说是这个节目带给我的最大惊喜,比我期待的好太多了。
惊喜之二就是陈粒。之前只听过她的《奇妙能力歌》,看了节目后决定去听她的所有作品。通过节目才发现,原来她的作品很好,很有灵性。又是一个“没想到”,和第一季的曾轶可一样,让我眼前一亮,破除了我的狭隘偏见。旋律流畅好听,歌词同样有内容,有深度,有自己独特细腻的感受与表达,有打动人的地方;编曲也很有特色,整体作品在流行中不失自己的风格。用霍尊的评价来说就是:在流行和艺术之间结合得很好。节目里所有的歌都很喜欢,按喜好程度排,依次是:《远游》《自然环境》《拜拜》《清透》《走失》《抱歉抱歉》《剧烈》《且慢》《空空》。其中部分歌(印象中有《且慢》和《清透》)是陈粒早年没发表的作品,很喜欢这些早期作品。《剧烈》比较特殊,陈粒在节目里说过,是很多年前写的,而副歌部分是近期写的,所以前后会有种反差感。这首确实给我一种很强的割裂感,前半部分很流畅很好听,到副歌反而有些牵强的感觉。看了节目去听了陈粒目前发行的所有专辑,感觉节目里的歌比专辑的更好,可能因为专辑中有些不是陈粒自己作词的缘故。更喜欢陈粒自己写的词。
私以为《我是唱作人2》里作品最好,词写得最好的两位就是郑钧和陈粒。
隔壁老樊同样打破了我的偏见,作品从开始的套路到后来的一次次尝试与改变,变得多元、更好,在节目中可以看到他的进步。他的作品里同样有打动人的部分,有自己真挚、细腻的表达。最喜欢被淘汰那期唱的《绽放》,“我愿朝前不停地奔跑,在每一粒尘埃没落地之前赶到”,听这段的时候突然有种听李宗盛的感觉。其次喜欢《分手跳跃》《重》《再见》《所以爱我》和《逃离》。个人觉得隔壁老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能摆脱俗套,再深究细究下歌词,未来可期。
很喜欢苏运莹的作品,觉得她的歌很好听,只可惜停留时间太短,只留下两首歌。
虽然不是很喜欢GAI,但他确实在这个节目里留下了几首好歌,比较喜欢《极乐》《这就是生活》和《没对》。
艾福杰尼的《MP3》很好听。
万妮达的嗓音和唱功真好,很让人惊艳,但个人觉得创作稍弱了些。
房东的猫的两首歌也好听,很喜欢《纵情年代》,词也写得好。
跟霍尊的作品无缘,一直不太能感受到他的歌。旋律很怪,感觉不是很悦耳;歌词表达也比较空洞,几乎没有什么能深刻触动到人的地方,作品有些华而不实。但印象中有一首不错——《我自以为》,喜欢这首,觉得是他在节目里最好的一首歌。
郑钧在节目中说了句很棒的话:“音乐跟体育最大的区别就是:音乐,你不可能拿音乐打败别人,你只能打动别人。”
《我是唱作人》是档好节目,从第一季的曾轶可到第二季的陈粒,都给我带来巨大惊喜,同时又破除了我的偏见。如果没有这档节目,恐怕我以后也不会留意到她们的音乐,只停留在自己狭隘幼稚的观念里,固步自封,就此错过。
另,想问一句节目组,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曾轶可被删减掉的最后一期的表演视频吗?喜欢她音乐的人还在惦记着她的作品和舞台呢。她在上一季节目里的歌和视频,至今我还会时不时翻出来听听看看。好作品不应该是被“一剪没”的命运。
“唱作人”是个严肃的身份,节目里自称唱作人的,又有几位真的配得上“唱作人”这三个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