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記得的他,只在他犯錯的那瞬間,但我記得的更多,有他的愧疚,有他的體貼與善良,那才是他真正完整的樣子」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讓一個患有亞斯伯格的人去理解其他人的動機和情感,最終可以把自己的關懷傳遞出去,完成暫時的自救,慢慢掙脫出自己的漩渦,這個設定很妙,張孝全表演的爆發力讓我落淚。
每一集之後都有花絮,跟正片一樣精彩,製作人的話讓我發現刑偵劇的意義:「很多人只有在一些犯罪案件發生後才被注意,為了理解他們被害的理由而才要去理解他的人生。」所以,如何才能不需要通過這麼極端的方法去理解一個人呢?
每個人都在漩渦之中,生與死都一種選擇,到後面兩者的辯證有點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如果活下去有力量,但現實卻一步步擠壓活的空間,那死會不會確實是一種解脫、反抗和吶喊;如果堅持不死,那活著,是不是可以等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納的一天,那一天,還有多久?最出彩的是幾個「被害者」都不是為了表達「死亡的意義」而被塑造得單一扁平,其中就有人有被救的可能了:當一個妻子對犯下殺人案而內疚自殺的丈夫說「你過去所做的事情,過去的我並不在乎,現在的我也不在乎,未來的我更不會在乎,因為我看過善良的你」。
我想,《誰是被害者》跟《我們與惡的距離》內核大概是相似,都想要探討社會要如何理解和接納人、人應該在何種程度上原諒一個犯錯的人。對於一個不在臺灣社會生活的我看來,這好像表現出臺灣社會在推進這樣利於和解的思考,我覺得很感動。當然這顯然是把我的想法寄託在一個自己不熟悉的社會上,但如果那個社會確實慢慢在培養這種風氣,那這股風氣會產生什麼氣度,來與歷史做和解?將來,這股風氣又會發展成什麼力量來抵抗蠻橫,開拓一個更少傷害的未來呢?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烹饪鬼才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