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还能逆天改命吗?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你发现了吗?
现在的国产剧里,已经很少有”普通人“了。
最近热播的《下一站是幸福》里,女主是一家装修公司的行政主管,上班背大牌包,穿香奈儿;男主是刚毕业的富二代,住两室一厅,穿限定款球鞋……

前段时间播出的《梦回》里,女主是一个在北京打拼的实习生,住在一个复式的房子里,还带小浴缸。

男女主的人设早已双双奔向小康了。
我不禁开始思考,住在合租房,穿HM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不配被记录了吗?
在长得普通、过得普通这些词已经变成负面形容词的今天,我翻出了一部全是“普通人”的国产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这部讲述80~90年代普通人生活故事的电视,让人看得时候又哭又笑。
张大民是谁?
张大民就是你家隔壁,爱谝闲传、爱抽烟喝酒、每天悠闲自在的胡同大爷。
他们和家里四五个兄弟姐妹住在胡同的一间小房子里,常常因为伙食费吵得不可开交;

平时舌灿莲花,说天说地,一到关键时刻就屁都放不出一个,厂里分房子也不会卖惨,开会的时候,场面话也学不会说,活脱脱的上不了台面;

他们的工作大部分是接工厂里父母的班,每天按时上班打卡、骑车下班,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下岗那一天。
仗义、善良、但也贪小便宜、斤斤计较。
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凭什么买通导演做了主角呢?
因为“钱”。
这部电视剧一个让人特别深刻的点,就是普通人在面对花钱、挣钱时的态度。
张大民挣不来钱,更舍不得花钱。
一家人吃饭交伙食费,谁吃多吃少,都要斤斤计较;

张大民约媳妇去逛香山公园,给媳妇买了一张票,自己逃跑上去;

媳妇怀孕了,给媳妇吃的猪蹄被猫叼走了,他爬上屋顶,从猫嘴里抢下鱼;

为了省钱做儿童椅,还自己去胡同口跟人学电焊。
张大民,一个精致的利己小市民。
在风云巨变的90年代,张大民们,为什么不想着挣钱呢?
在现在的人看来,创业就像吃饭一样容易。而对于张大民来说,挣钱无异于天方夜谭。
张大民的死工资连基本的生活都不够,即使时代抛出了橄榄枝,也只能默默地失之交臂。
挣钱,张大民也想,但对他来说,最大的赚钱方法,就是调到喷漆车间,去牺牲自己的身体去获得一点点多余的金钱。
这部电视剧揭露了一个赤裸裸的事实:普通人,只能被时代选择。

张大民们很努力的生活、很认真的工作,但是,他们就是没钱。
他们不像精英阶级,可以审时度势、预判未来、或是用金钱,去买到自由、买到资源。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更不用说去改变现状了。
有情有义,不思进取,这样的人永远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
但是他们并没有错。
几十年过去了,到今天,张大民们还存在吗?
如果你从国产剧里张氏、王氏企业、富二代甜甜的肥皂泡泡中清醒过来,看看现实,就会发现,张大民们每天都在挣扎着,他们(我们)每天都在绝望、痛苦与快乐、兴奋的交织中度过。
当时代倾泻而下,张大民们就像行道树一样,默默承接着这一切,如果实在承受不住,他们就哭两声,然后继续乐呵。
他们不会抱怨任何人,张大民说,就是活着,只要没人枪毙你,你就活着。
不管生活有没有意思,你都别死。

但是,张大民就活该吗?
但是,谁又活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