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偶像真面目!美丽、锋利,但并不坚定
如果以电影的标准,尤其是纪录片的标准来评价,《美利坚女士》应该是一部刚刚及格的影片。
它以年龄为线索向观众呈现了这位叫Taylor Swift的艺术家经历的关键事件,有关她作为普通人的家庭和生活,有关她作为歌手的天赋和作品,有关她作为公众人物的信仰和表达。
影片的内容兼顾了完整性和曲折性,即使有部分抓马剧情,也尽量以一种旁观者的冷漠视角进行陈述。影片的表达则显得有些片面单薄,再加上篇幅限制,情绪铺陈并不充分,路人可能都会看得一头雾水。
她的音乐天赋几乎和她的美丽一样,让人一阅便知。旺盛外露的才华配上不加掩饰的野心,形成锋利的人格魅力。但无论是音乐风格还是男人,她都没有非谁不可的坚定。
天 赋
天赋之于成就,就好比种子之于大树;我们成长的环境有意淡化天赋的重要性,充斥着努力即可成功的假鸡汤。但当我们思索自己在这世间最为擅长的事情时,可以发现,这些事情往往是在天赋之上的延伸。
作为一名已发行七张专辑,单张专辑销量破千万,首位两次获得格莱美年度专辑奖项,成功从乡村转型流行并都取得巨大成功的艺术家,无论是外在的样貌,还是内在的天赋,Taylor都担得起“美丽”一词。
Taylor的天赋在于旋律和曲调,这几乎是她最擅长的东西。极度悦耳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曲调,让你根本没办法拒绝这样的歌曲在脑海中循环。
即使多年不听,当前奏再度响起时,你瞬间就会回忆起在什么时候进副歌、哪句歌词会出现几遍、前后两段有什么不同。
这种最高级的“洗脑”模式,直接越过你的思考屏障,让你无法抵抗就被她俘获。更要命的是,旋律和曲调这玩意儿,不被语言和文字所限制,全世界通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歌词就是粗制滥造,相反Taylor拥有着高超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擅长把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情感记录下来、并且改成押韵的歌词,这从纪录片最后她写《Only The Young》歌词的桥段就可见一斑。
我们不要小瞧了这种能力,毕竟日常生活的琐碎常常会泯灭创作的激情,试问有几个人的日记能写得行云流水又言之有物。
乡村时期的Taylor,第一张同名专辑还稍显稚嫩,但《Picture To Burn》《Teardrops On My Guitar》《Our Song》等从可听性上已经符合水准。
第二张专辑《Fearless》就带她走上事业的第一个高峰,不仅有《Love Story》《You Belong With Me》这样“卖相”极佳的作品,还有《White Horse》这样娓娓道来的少女情诗。
就连写给家人的《The Best Day》也显得格外小清新(那是08年,“小清新”还是非常美好的词)。但即便到这张专辑,她仍然还只是在乡村音乐这个圈子中拥有较高知名度。
到了《Speak Now》时期,回应抢麦事件的《Mean》以及分手之作《Back To December》,则借由八卦新闻的热度,让她一下子成功出圈。不少粉丝也是从这张专辑开始关注她。
专辑中的《Sparks Fly》在我看来是全专最动听、也最适合现场演唱的歌曲,因为副歌和前面的部分切得很明显,突出了高潮,同时也没有大段连续的歌词影响发挥。此外,从这张专辑已经能看出一些端倪——她要出村。
出村之后的一系列作品,如《Red》《烦烦烦》《长长长》等对Taylor的意义,大概相当于“农村包围城市”。
这张专辑中,Taylor并没有完全放弃那些乡村音乐的技法;相反,无论是乐器的选用或者编曲,都还是基于乡村音乐,只是在部分歌曲中混入了电子、摇滚等。
事实也证明,在旋律足够优秀的情况下,乡村音乐与流行音乐间的阻隔也会消失。她成功了。
被誉为“神专”的《1989》,几乎没有人会否认它的质量和商业价值;这张专辑绝对是资本、技术、人力三者驱动下对Taylor天赋的极限挖掘。即使在Diva打架的2014-2015年,这张专辑都有问鼎第一的资格。
超热门歌单《Blank Space》《Shake It Off》《Wildest Dreams》《Style》等等,传唱度极高,几乎每一首歌都能拉出来“打一波”。
在这种级别的专辑中,可听性已经是最基本要求;旋律的编排、乐器的使用、歌词的内涵,以及Taylor自身的状态,难得都圆融得非常好。
第六章专辑《Reputation》,则遭遇了“滑铁卢”。如果仅看销量,这张专辑并不失败,甚至可以说成绩还不错,但无论是口碑反响还是获奖方面,都实在配不上Taylor这个名字。
虽然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很有意义的一张专辑,但难免也是完成度欠佳的一张,旋律算不上优秀,甚至编曲压过了旋律本身。跟她的上一张专辑相比,它总是让我有一种小时候寒暑假最后一天疯狂补作业的仓促感。
直到《Lover》归来,这张专辑我虽然听得不是很多,但从主打的两首歌《Lover》和《Me!》都能很欣喜地发现Taylor的天赋再一次显灵;还有那首超高人气的《You Need To Calm Down》,也在平权道路上发出了“高分贝”。
名 誉
挑剔的评论家们不会仅因为歌好就给予正面的评价,歌迷同样不会只因为悦耳就不离不弃,艺术家的人格魅力是收获名誉的网兜。在多元、丰富、没有正确答案的艺术世界里,个性化的表达甚至是必须的。
她渴望成功,这一点从未变过;她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条件,也不惮于告诉世人。她将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素材来铺设自己的道路。
出道之前,在校园里被人孤立嘲笑;年少获奖,遭受Kanye抢话筒的奇耻大辱;声名鹊起,被外界诟病男友众多,但拍拖的时间都不长;盛名之中,一首《坏血》与水果姐隔空大骂;录音爆出,社交网络中被刷蛇全网黑;版权纠纷,她自己的作品反而不能自己唱了。
每一次的纠纷与冲突,要么被她写进了歌里,要么干脆直接搬上了舞台,要么就发动一场舆论攻坚战。Taylor总能找到绝佳角度切入事件,使其变成事业助推器。这样的气魄和聪明,在华语乐坛里有另一个代言人——蔡依林。
生活总是有很多不顺利,作为公众人物,Taylor的负面新闻和情绪往往被放得很大。但从本质上讲,这与你我在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没有什么区别。
谁不希望自己能像Taylor、像梅姨,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在直面冲突和心碎的同时,还能把它们以一种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更别提在此基础上还能收获名利。
所以我非常喜欢“锋利”的Taylor,也着实羡慕她。谁说在学校被孤立了就一定要自我反省;谁说被抢了话筒就一定要大度地原谅;谁说男友众多就一定要被说成荡妇来羞辱;谁说女歌手们就一定要相亲相爱;谁说被全网黑就一定要低调避让。
面对如此种种,Taylor却用最slay的态度,总是能够回应地既直接又干脆。
摇 摆
谁说艺术家,就一定必须是保持坚定的?
我们习惯听到的故事是,天赋绝伦但怀才不遇的艺术家在自己的道路上艰苦卓绝,最终大获成功。从坚定到成功,几乎早已形成一条绝对正确的价值链条。
但这个故事进行到第一阶段就戛然而止了。我们所不曾看到的是,几年甚至几个月后,艺术家就陷入了泥淖之中,那些被歌颂的“坚定”失效得比玻尿酸还快。
Taylor则表现出一种圆润的摇摆,既是对多变的商业社会做出的妥协和适应,也是为了取悦自己所必须做出的调整。乡村音乐玩到了顶峰,那我就尝试一下流行;《Reputation》的怒焰和暗黑不够成熟,那我就接着换回拿手好戏。
而在取悦自己这条路上,大概只有萧亚轩能与之一战,都只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恋爱小天才而已。
猜测Taylor应该是属于缺乏安全感和自信、需要得到外界肯定的类型,这种缺失难以从根源上痊愈,需要依靠掌声和荣誉来构建一个强大的外在,以保护其脆弱的内心。
这也给她的摇摆做出了一定解释,她需要不停地改变自己,以追逐大众、追逐奖项。
这样的态度更符合普罗大众的生存状态,在国内更是相与者众。Taylor应该算得上是继Avril之后第二位在中国粉丝数量众多的天朝天后;并且不同于其他Diva,Taylor的粉丝构成也呈现出空前的多元,直男、直女、LGBTQ无所不包。
只是,这样的摇摆反而表现出Taylor内心的紧绷与不安。在赋予她对流行走向的把控能力的同时,也让“松弛”二字跟她绝缘,阻碍了其真实人格的表达和倾泻。正印证了那一句,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天赋这东西,既是恩赐,也是枷锁,意味着你很难在天赋之外的领域“轻易”成功。
如果可以足够顺遂,想来也不会有人愿意用负面新闻换取名誉加身;而一旦尝到了摇摆的甜头,是否还能承受有一天不在浪潮之上的冷寂。Miss Americana, we will see.
作者| 熊猫小只;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