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不用盗,想要就能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棒的题材,但不是很好的影片,那些用在让密集恐惧症者无法忍受的字节特效上的精力和金钱,如果可以放在讲故事和更好的素材覆盖上,也许会让这个影片更加吸引人些。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事件,数据的商品化以及被加工处理成足以影响我们行为选择的手段,在这个数字革命和人工智能的时代并不陌生,只是无偿提供着数据以换取生活便利的我们,尚未意识到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Cambridge只是被卷入了旋涡的中心,但搅动这场旋涡的,绝不会只有这一家公司。扎克伯格不可能去公布背后的金主们,这些金主们也绝非仅是宣扬民粹的政客。注意力和影响力,就是金钱和权力,从企业主,到政党,甚至NGO,都希望能拥有这样的力量。他们想要影响大众,但却不想让大众发现是这样不知不觉被影响,倘若扎克伯格开了这道口子,就是灭了自己的财路。况且他的野心绝不仅于此,毕竟最能利用Facebook获得权力的人是他自己,曾有媒体报道他也许会竞选总统,倘若他某天成功当选,我也不会感觉诧异。
相比科技巨头们财大气粗的傲慢和刻意的沉默,记者Carole Cadwalladr在TED演讲时的警示和呼吁显得那么无助和绝望,恐惧和愤怒的瘟疫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迅速蔓延,这些原本信誓旦旦要让我们彼此连接,兜售乌托邦梦想的科技天才们,造出了他们未能想象的庞然大物,善和恶被放大,人性的闪光和弱点都毫无遮掩的被呈现。然而,“民主”绝不会因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就失去了作用,倘若真是如此不堪一击,那这样的“民主”失去也不足为惜。科技的演变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已经无法逆转,人类需要新的制度来面临未来的挑战,从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种中,我们就能看到创造和毁灭的力量共存,关键在于使用者的选择。未来如何,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人类,能否携手合作,在共商共议和有所妥协中创建新的规则。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