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对战争最直白的描写

在年度各大奖项及提名中,《1917》成为了出人意料的佼佼者。以《大破天幕杀机》出名的导演萨姆.门德斯也成为了学院和影评人的“宠儿”。

作为影片,《1917》并不是十全十美。以长镜头呈现全片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观众需要随着主人公不停地走动,电影少了停下来,静下来的时间。主人公虽然有背景故事,但塑造不深。配角更是成为了彻彻底底的陪衬。这成为了某些人诟病此片的一大部分。

即使这样,《1917》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依旧让人叹为观止。长镜头的运用衬托了影片的代入感,让观众仿佛跟随着英国士兵走进战壕,穿过No Man’s Land,躲过敌人的追击,最后又跌落到深渊中。导演门德斯对镜头的把握成熟稳重:以一名第三者的身份真实地揭露战争的残酷和冷漠。观众就像一名随行的士兵,目睹一切却无能为力。

《1917》以营造氛围取胜。Thomas Newman将《大破天幕杀机》配乐的元素加入到了影片中。战壕内忽隐忽现的快节奏音乐烘托了未知环境带来的危险。而在最后关头士兵在战场上狂奔时的恢弘音乐彰显了士兵契而不舍的精神。如上所述,影片的长镜头和色调进一步加强了电影的真实感。门德斯利用意象为人们重现了最真实的一战:无生机的尸体散落在战场的各个角落,战火和硝烟使得以往的平原变为灰色的荒漠。而昔日辉煌的小镇早已被染成血色,仿佛人间地狱。这些意象同时让我们反思当下世界分裂,矛盾激化的现状。

《1917》没有影帝级别的表演,也没有同类型电影细腻的人物塑造。它胜在真实,胜在细节,胜在震撼。《1917》利用真实感塑造出的震撼是虚构故事无法比拟的。《1917》带我们回到了1917年4月6日那命运般的一天,同时反映出值得现代人深思的现实。
总分:9/10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是哈利非波特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