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的中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真正的文人在读书时,若是手里有油,宁愿揩在袖子上也不会沾染在书上。这样的芥川龙之介来到中国。
他以为看见美——台上风华绝代的绿牡丹,台下随意擤着鼻涕。
他以为看见抱负——“安贫乐道”的政治家住在三层洋楼,却在等英雄降世拯救这个国家。
他收获质问——桃太郎带着三位随从进军鬼岛四处砍杀,是浪漫的传奇还是侵略的耻辱?
他遇见真挚——沦落相公的少年,写一笔清秀的好字,终于死在抗争的现场。
这里满是鲜血,满是喧哗,满是痛惜。卖儿卖女赚得几顿饭钱,乞丐不是神仙的化身是最后的挣扎。一切都走向堕落,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可有人不甘,有人把希望的种子握在手里。无数人流血牺牲,无数人奋勇抗敌。盖世英雄从来都是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
政治是否低于艺术?文学能否脱离政治?中国太广阔了,一切小问题都可以放大,一切大问题都可以缩小。
二十三岁就写出《罗生门》的作家,三十五岁选择的结束,大约比人们臆测得更加谨慎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俞玙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