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个杀手

也许是看安妮宝贝作品的缘故,我突然间相信了一种名叫宿命的东西。宿命,不能抵挡,在它面前我们要自觉地举起双手。于是,我爱上了一个杀手,他叫Leon(里昂)。
他很酷,不是吗?硌腮胡子,招牌式的黑风衣墨镜,在他脸上永远读不出任何情绪的悲喜。他的风衣里藏着各式武器,短短12分钟能发射350发子弹,一把小刀也能让对手迅速毙命。可就是这样一位职业的杀手,却执着地坚守着一个信条:“No Momen No Kids”(他不杀妇女和儿童)。里昂从意大利来到纽约,寻求生存。人们都说纽约是一个光影交织的城市,繁华而冷漠。里昂住在一个肮脏的难民楼里,守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执着地坚持着一个违背杀手原则的信条。
房间的摆设很简单,暗灰色的基调,一盏台灯,一个沙发,一张曾未睡过的床。里昂是杀手,他要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尤其是当夜色降临时。于是,我看见他一整夜一整夜地开着灯,独自坐在沙发上,身旁放着一把枪。
他是个杀手!他是个杀手!当隔壁发生枪战时,里昂警惕地透过门上的小孔观察着。他的邻居一共有五口人。父亲是一个混蛋,无所事事,偶尔充当警察的线人。在最近的一场举报中偷藏了一小包毒品。母亲是一个妓女,大女儿是个恶霸。还好,有一个单纯的喜欢偎依在Mathilda(玛蒂达)怀里的小弟弟。还好,有玛蒂达,他的姐姐,一个12岁的少女。初见玛蒂达,让我想起了电影《情人》里那个14岁的法国少女,一样的柔弱、孤独、任性,有着天使面孔和看似冷漠的眼睛,尚未发育完全的单薄躯体,然而已经隐约散发出令人无法抵御的魅力。
因为那一小包毒品,他们一家遭到一个名叫斯坦的有写神经质,比毒品贩子和杀手更为可怕的警察的枪击。当时,玛蒂达因为去超市买东西逃过一劫。当玛蒂达回来的时候,凶手还没有离开,12岁的女孩显示出超人的镇定,尽管她知道家里出了事情,也从开着的门看到家人躺在血泊中,她没有惊叫着冲进家里或逃走,那样等待她的将是死亡。她含着泪从凶手面前走过,直接走向里昂的房间,按响门铃,低声央求里昂开门。里昂犹豫了,他知道自己不应该接受这样一个孩子,因为自己杀手的身份必须保持孤独和秘密。但是如果不让她进来,就要看着她被杀害。终于,里昂开门了。这时,掠过玛蒂达脸庞的是一线光亮,一线生命的光亮。
从此,玛蒂达闯进了里昂的生活。她得知里昂的杀手身份后,与里昂谈起了生意。她让里昂教她杀人,因为她要复仇,而她会给里昂做家务、教他识字。里昂知道,这样的一个女孩给他带来的一定是麻烦和工作的累赘,他曾经在玛蒂达熟睡时意图杀了她。却最终没有下得了手。他甚至一开始就扮小猪来哄玛蒂达开心,虽然里昂的表情依旧很严肃,但杀手坚硬外壳里的善良开始一点点体现。
里昂是善良的,除了宛若上帝般向玛蒂达打开生的门,扮小猪以外,这位在黑衣墨镜掩饰下,一脸酷毙表情的男人,以为甚至是眼睛一眨便可以在蔚蓝的天空下看见血红颜色的40岁杀手还有许多值得认真体味的细节。里昂每天早晨都会打开窗户,摆出那盆最中意的绿萝。无论居住在哪里,他都会这么做。里昂仔细地擦拭着着盆无根植物枝叶上的每一缕纹路。然后喝上2杯脱脂牛奶。一盆绿色、一杯白色,代表了什么?如此频繁有规律地出现在里昂的生活中,脱下杀手的外衣,他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普通人。绿色代表生机,白色象征纯洁,虽然他很严肃,他是个职业杀手。
可里昂一直都这么严肃吗?走进空旷的剧院,他与一个不相识的老头是这里仅有的观众。里昂径自看着放映的歌舞片,独自傻傻地笑着,露出孩子般的纯真。里昂做杀手,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所以,里昂,并不是一个真正冷血的杀人狂。当他走进那家咖啡馆,突然变得害臊起来,向老板托尼嗫嚅着说起钱的时候,我为他感到无比的心痛:10次卖命得来的报酬,他甚至连见都没见过。所有的酬金都保存在可疑的托尼那里。与其说是里昂没有身份证,甚至银行帐号才这样的,我宁愿相信里昂是出于对托尼的信任才将钱寄托在那里。杀手渴望与人交流,虽然他是杀手。
玛蒂达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她的童年是悲伤的,她渴望长大,寻找另一个世界,她问里昂[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just when u're a kids?][...Always like this]里昂只是说实话而已,他不善言辞。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回答让我觉得很镇静、被抚慰,我相信玛蒂达也有这种感觉。
里昂是关心玛蒂达的,虽然他很严肃,虽然他不善言辞,里昂不许玛蒂达说粗话、不许和陌生人说话、戒烟以及站在他能够看到的地方。对于玛蒂达这个不良少女,里昂倾注了他所有的看似冷酷、专横的爱。而玛蒂达并非没有感觉到,她这么叛逆的女孩对里昂的任何命令一直在说OK。当玛蒂达轻轻地告诉他:“Leon,I think I'm falling love with u.”时,里昂被牛奶呛住,那液体撒了一地。我的心砰然而动……这句台词不适合一个女孩对一个老男人杀手说,但是紧接着里昂假装不在意地走出房间,关上门,然后很无力地靠在墙上痛苦又眩晕地咀嚼这句话。配着音乐,我觉得眼睛有一点湿。他和她都有冷酷的外表,因为境遇与寂寞,自我封闭起来。就这样,看一份感情慢慢的吐芽、抽绿,他一边躲避以便靠近,小女孩则始终用本能的直觉仅仅偎依着他,听他的话、希望他开心。这让我想到了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女主人公与玛蒂达同样在年幼时爱上了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因为这份孤寂、依赖又单纯的爱情,而设法让自己变得出色,只为使他们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多停留哪怕一秒钟。回到里昂身上,他已经40岁了,未来不会太长,他固守着自己的生活轨迹,不说幸福,至少是习惯,这种习惯足可使他安然无恙,碰到这个12岁,青春期才刚刚开始的小女孩,像是鼻梁处被击了个正着,酸酸地忍不住地流泪,半麻醉半放纵地投入了进去,义无反顾。他的爱是无根的,正如他心爱的绿萝,飘摇不定、无法自已,他当然会懂的,在一开始就预料到,自己或许是在飞蛾扑火。但他所最终付出的,将不仅仅是生命,还有长长的一生的爱。他们的结尾我早已预料到,玛蒂达向斯坦复仇,里昂去救出了她,自己却与凶残的敌人同归于尽。最后,玛蒂达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当她把里昂的那株无根的绿萝种进土壤,轻轻地道:We'll be safe here,leon.镜头穿过女孩的头顶,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葱茏、旺盛,夏日的纽约阳光很明亮……
里昂就是这样一个人,外表冷酷,内心温柔地却如一潭溪水。他不善言辞,固守着平静的生活。因为宿命,与一个小女孩交织在一起,生活的坐标变得不定,甚至突兀地危险起来。而他,却明知故犯,为了心中那丝温柔,为了墨镜下的善良。我想起了这部电影的片尾曲,sting(斯汀)演唱的《shape of my heart》(心之形)
“And if I told you that I loved you
You'd maybe think there's something wrong
I'm not a man of too many faces
The mask I wear is one ... ...”
(如果我告诉你我爱你
你也许会觉得不适应吧
我并非多重性格的男子
我所有的只是这一副面具 ... ...)
还记得里昂的那张床吗?一天早晨,里昂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软床,多年来未曾睡过的。他像小男孩一样又多躺了会儿,好可爱,好心酸。我多想他能永远这样一直躺下去... ...
夜深了,该睡了,今晚就开着灯,躺在软软的床上。
我想,自己已经爱上了一个杀手,他的名字叫里昂。
他很酷,不是吗?硌腮胡子,招牌式的黑风衣墨镜,在他脸上永远读不出任何情绪的悲喜。他的风衣里藏着各式武器,短短12分钟能发射350发子弹,一把小刀也能让对手迅速毙命。可就是这样一位职业的杀手,却执着地坚守着一个信条:“No Momen No Kids”(他不杀妇女和儿童)。里昂从意大利来到纽约,寻求生存。人们都说纽约是一个光影交织的城市,繁华而冷漠。里昂住在一个肮脏的难民楼里,守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执着地坚持着一个违背杀手原则的信条。
房间的摆设很简单,暗灰色的基调,一盏台灯,一个沙发,一张曾未睡过的床。里昂是杀手,他要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尤其是当夜色降临时。于是,我看见他一整夜一整夜地开着灯,独自坐在沙发上,身旁放着一把枪。
他是个杀手!他是个杀手!当隔壁发生枪战时,里昂警惕地透过门上的小孔观察着。他的邻居一共有五口人。父亲是一个混蛋,无所事事,偶尔充当警察的线人。在最近的一场举报中偷藏了一小包毒品。母亲是一个妓女,大女儿是个恶霸。还好,有一个单纯的喜欢偎依在Mathilda(玛蒂达)怀里的小弟弟。还好,有玛蒂达,他的姐姐,一个12岁的少女。初见玛蒂达,让我想起了电影《情人》里那个14岁的法国少女,一样的柔弱、孤独、任性,有着天使面孔和看似冷漠的眼睛,尚未发育完全的单薄躯体,然而已经隐约散发出令人无法抵御的魅力。
因为那一小包毒品,他们一家遭到一个名叫斯坦的有写神经质,比毒品贩子和杀手更为可怕的警察的枪击。当时,玛蒂达因为去超市买东西逃过一劫。当玛蒂达回来的时候,凶手还没有离开,12岁的女孩显示出超人的镇定,尽管她知道家里出了事情,也从开着的门看到家人躺在血泊中,她没有惊叫着冲进家里或逃走,那样等待她的将是死亡。她含着泪从凶手面前走过,直接走向里昂的房间,按响门铃,低声央求里昂开门。里昂犹豫了,他知道自己不应该接受这样一个孩子,因为自己杀手的身份必须保持孤独和秘密。但是如果不让她进来,就要看着她被杀害。终于,里昂开门了。这时,掠过玛蒂达脸庞的是一线光亮,一线生命的光亮。
从此,玛蒂达闯进了里昂的生活。她得知里昂的杀手身份后,与里昂谈起了生意。她让里昂教她杀人,因为她要复仇,而她会给里昂做家务、教他识字。里昂知道,这样的一个女孩给他带来的一定是麻烦和工作的累赘,他曾经在玛蒂达熟睡时意图杀了她。却最终没有下得了手。他甚至一开始就扮小猪来哄玛蒂达开心,虽然里昂的表情依旧很严肃,但杀手坚硬外壳里的善良开始一点点体现。
里昂是善良的,除了宛若上帝般向玛蒂达打开生的门,扮小猪以外,这位在黑衣墨镜掩饰下,一脸酷毙表情的男人,以为甚至是眼睛一眨便可以在蔚蓝的天空下看见血红颜色的40岁杀手还有许多值得认真体味的细节。里昂每天早晨都会打开窗户,摆出那盆最中意的绿萝。无论居住在哪里,他都会这么做。里昂仔细地擦拭着着盆无根植物枝叶上的每一缕纹路。然后喝上2杯脱脂牛奶。一盆绿色、一杯白色,代表了什么?如此频繁有规律地出现在里昂的生活中,脱下杀手的外衣,他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普通人。绿色代表生机,白色象征纯洁,虽然他很严肃,他是个职业杀手。
可里昂一直都这么严肃吗?走进空旷的剧院,他与一个不相识的老头是这里仅有的观众。里昂径自看着放映的歌舞片,独自傻傻地笑着,露出孩子般的纯真。里昂做杀手,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所以,里昂,并不是一个真正冷血的杀人狂。当他走进那家咖啡馆,突然变得害臊起来,向老板托尼嗫嚅着说起钱的时候,我为他感到无比的心痛:10次卖命得来的报酬,他甚至连见都没见过。所有的酬金都保存在可疑的托尼那里。与其说是里昂没有身份证,甚至银行帐号才这样的,我宁愿相信里昂是出于对托尼的信任才将钱寄托在那里。杀手渴望与人交流,虽然他是杀手。
玛蒂达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她的童年是悲伤的,她渴望长大,寻找另一个世界,她问里昂[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just when u're a kids?][...Always like this]里昂只是说实话而已,他不善言辞。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回答让我觉得很镇静、被抚慰,我相信玛蒂达也有这种感觉。
里昂是关心玛蒂达的,虽然他很严肃,虽然他不善言辞,里昂不许玛蒂达说粗话、不许和陌生人说话、戒烟以及站在他能够看到的地方。对于玛蒂达这个不良少女,里昂倾注了他所有的看似冷酷、专横的爱。而玛蒂达并非没有感觉到,她这么叛逆的女孩对里昂的任何命令一直在说OK。当玛蒂达轻轻地告诉他:“Leon,I think I'm falling love with u.”时,里昂被牛奶呛住,那液体撒了一地。我的心砰然而动……这句台词不适合一个女孩对一个老男人杀手说,但是紧接着里昂假装不在意地走出房间,关上门,然后很无力地靠在墙上痛苦又眩晕地咀嚼这句话。配着音乐,我觉得眼睛有一点湿。他和她都有冷酷的外表,因为境遇与寂寞,自我封闭起来。就这样,看一份感情慢慢的吐芽、抽绿,他一边躲避以便靠近,小女孩则始终用本能的直觉仅仅偎依着他,听他的话、希望他开心。这让我想到了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女主人公与玛蒂达同样在年幼时爱上了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因为这份孤寂、依赖又单纯的爱情,而设法让自己变得出色,只为使他们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多停留哪怕一秒钟。回到里昂身上,他已经40岁了,未来不会太长,他固守着自己的生活轨迹,不说幸福,至少是习惯,这种习惯足可使他安然无恙,碰到这个12岁,青春期才刚刚开始的小女孩,像是鼻梁处被击了个正着,酸酸地忍不住地流泪,半麻醉半放纵地投入了进去,义无反顾。他的爱是无根的,正如他心爱的绿萝,飘摇不定、无法自已,他当然会懂的,在一开始就预料到,自己或许是在飞蛾扑火。但他所最终付出的,将不仅仅是生命,还有长长的一生的爱。他们的结尾我早已预料到,玛蒂达向斯坦复仇,里昂去救出了她,自己却与凶残的敌人同归于尽。最后,玛蒂达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当她把里昂的那株无根的绿萝种进土壤,轻轻地道:We'll be safe here,leon.镜头穿过女孩的头顶,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葱茏、旺盛,夏日的纽约阳光很明亮……
里昂就是这样一个人,外表冷酷,内心温柔地却如一潭溪水。他不善言辞,固守着平静的生活。因为宿命,与一个小女孩交织在一起,生活的坐标变得不定,甚至突兀地危险起来。而他,却明知故犯,为了心中那丝温柔,为了墨镜下的善良。我想起了这部电影的片尾曲,sting(斯汀)演唱的《shape of my heart》(心之形)
“And if I told you that I loved you
You'd maybe think there's something wrong
I'm not a man of too many faces
The mask I wear is one ... ...”
(如果我告诉你我爱你
你也许会觉得不适应吧
我并非多重性格的男子
我所有的只是这一副面具 ... ...)
还记得里昂的那张床吗?一天早晨,里昂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软床,多年来未曾睡过的。他像小男孩一样又多躺了会儿,好可爱,好心酸。我多想他能永远这样一直躺下去... ...
夜深了,该睡了,今晚就开着灯,躺在软软的床上。
我想,自己已经爱上了一个杀手,他的名字叫里昂。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