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的诱惑

《诱惑肌肤》出人意料是部好片子,男童受性侵犯的电影,常常拍得猥亵,大概为了那种猥亵,演员找得也本色,所以就像看纪实片,很压抑,又难以避免反感的印象。
而这部电影呢,首先拍得漂亮,又漂亮又不色情,很难得,名字虽然起得挑逗,但因为电影的干净和恰到好处,所以很少会被暴露镜头刺激到,而是顺着导演的思路继续故事本身。这种感觉很有点类似给孩子讲故事,说到尴尬想带过,孩子们却不依不饶,这时候,突然,对他们说:天上有飞碟~成功转移注意力。
剧情中布莱恩自我就是如此催眠。
演员挑得也好,约瑟夫·戈登·罗维特很像第一次看乔许·哈奈特的感觉(也有点像第一次看小乔),亦正亦邪的形象,相比较约瑟夫比乔许更邪气和堕落一些。
所以,乔许能改邪归正拍大片,约瑟夫看起来更小众。
他拍得非常好,太自然,也太不露痕迹,如果男主角不是他,这部电影会大打折扣。不过没想到他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已经23岁了,看上去怎么都是十几岁的小男孩。
虽然故事本身像编剧说的,是“钻石结构”,脉络清晰:两个曾在一点上相遇的人,开始各自发展自己的轨迹,越来越远,最终又走回了一点上,结束。不过故事本身是讲得相对散,很多地方渲染过了就没有下文,不知是原作如此还是编剧修改至此,或者导演刻意要这样。
那个结尾最好,非常小说化,简直可以用画外音白描出来,也会充满意境,不拖沓,不煽情,镜头就像圣诞节颂歌飘在高空,越来越高,仿佛一束光,照着因真相而崩溃的孩子。
受伤害其实不是重点,孩子并不是因为受伤害才变得孤僻和怪异,包括伤害本身,都是一种被冷落被忽视的环境。导演是不是因此,才没有重点表现恋童癖大叔给孩子真正造成的创伤。
D9版本很好,有包括导演原作者编剧及主要演员的对此片的访谈。有趣的是两个小主人公访谈一段,哪个是绝对主角,镜头给得一目了然,明明是并排而坐,但摄像机占着约瑟夫·戈登·罗维特身边,布拉迪·科贝特显得遥远。布拉迪明显要比约瑟夫“晕镜头”,约瑟夫则做出随便的样子。当他说话的时候,布拉迪会一直盯着,但是布拉迪说话的时候,约瑟夫大多数时候自顾自。布拉迪是怯场小男生,约瑟夫是小明星作派。
而这部电影呢,首先拍得漂亮,又漂亮又不色情,很难得,名字虽然起得挑逗,但因为电影的干净和恰到好处,所以很少会被暴露镜头刺激到,而是顺着导演的思路继续故事本身。这种感觉很有点类似给孩子讲故事,说到尴尬想带过,孩子们却不依不饶,这时候,突然,对他们说:天上有飞碟~成功转移注意力。
剧情中布莱恩自我就是如此催眠。
演员挑得也好,约瑟夫·戈登·罗维特很像第一次看乔许·哈奈特的感觉(也有点像第一次看小乔),亦正亦邪的形象,相比较约瑟夫比乔许更邪气和堕落一些。
所以,乔许能改邪归正拍大片,约瑟夫看起来更小众。
他拍得非常好,太自然,也太不露痕迹,如果男主角不是他,这部电影会大打折扣。不过没想到他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已经23岁了,看上去怎么都是十几岁的小男孩。
虽然故事本身像编剧说的,是“钻石结构”,脉络清晰:两个曾在一点上相遇的人,开始各自发展自己的轨迹,越来越远,最终又走回了一点上,结束。不过故事本身是讲得相对散,很多地方渲染过了就没有下文,不知是原作如此还是编剧修改至此,或者导演刻意要这样。
那个结尾最好,非常小说化,简直可以用画外音白描出来,也会充满意境,不拖沓,不煽情,镜头就像圣诞节颂歌飘在高空,越来越高,仿佛一束光,照着因真相而崩溃的孩子。
受伤害其实不是重点,孩子并不是因为受伤害才变得孤僻和怪异,包括伤害本身,都是一种被冷落被忽视的环境。导演是不是因此,才没有重点表现恋童癖大叔给孩子真正造成的创伤。
D9版本很好,有包括导演原作者编剧及主要演员的对此片的访谈。有趣的是两个小主人公访谈一段,哪个是绝对主角,镜头给得一目了然,明明是并排而坐,但摄像机占着约瑟夫·戈登·罗维特身边,布拉迪·科贝特显得遥远。布拉迪明显要比约瑟夫“晕镜头”,约瑟夫则做出随便的样子。当他说话的时候,布拉迪会一直盯着,但是布拉迪说话的时候,约瑟夫大多数时候自顾自。布拉迪是怯场小男生,约瑟夫是小明星作派。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