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人生,如夜与迷雾,漫漫不得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自由了!
我在海中消融,化作白色的帆飞涌的浪……化作美,旋律……化作月光化作航船甚至遥远的星色迷蒙的夜空!
我……没有了从前和未来,融进安宁、和谐和野性的欢乐,融进了比我的生命——甚至所有人的生命都更宽广的包容之中……
我属于了生命自己”
作家尤金·奥尼尔于1939年开始撰写自传戏《长夜漫漫路迢迢》,要将自己家中之事公之于众,这是他深藏于内心多年的。透过这部自传,我们可以窥见,为什么尤金·奥尼尔如此擅长描写在受巨大外来压力之下的人格分裂与人性扭曲的心理,他笔下的悲剧如迷雾一般,弥漫四周不得消解,那是些永远没有解药的悲剧,那是些琐碎、纠结、隐痛、不可避免堆积下的悲剧。
这部自传戏直到1956年才首演。
西德尼·吕美特的这部电影《长夜漫漫路迢迢》根据同名自传改编,电影中的小儿子埃德蒙原型便是作者尤金·奥尼尔。
电影由凯瑟琳·赫本、拉尔夫·理查德森、杰森·罗巴兹、迪恩·斯托克维尔主演,四人也同时获得第十五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奖。
舞台剧式电影
①场景
电影中场景简单来说只有两个,家里与家外。家里的场景只集中在客厅与餐厅。家外的场景也只是门外的草地与车库之中。
在这样简单的场景里,导演安排了四位家庭成员不同场景之中不同人物关系之间的对话,运用镜头,凭着演员的台词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第一个场景是伴着雾号声,出现镜头里的母亲玛丽和父亲詹姆士是在门外的走廊里,彼此之间是最平常的对话,但是由于两人微妙的表情变化还是隐隐暗示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此时剧情并未展开,他们之间的对话看似和谐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冲突。
紧接着兄弟两人从屋里走出屋外,一家四口聚齐,然后场景再慢慢转向门前的草地上,这段也算是剧情没有完全展开的时候一家四口看似和谐地相处画面,阳光下,草地上,看似美满的画面,本该也是如此,兄弟友爱、父慈子孝,夫妻和谐。
等到母亲玛丽和小儿子埃德蒙相继离开这个场景,父亲詹姆士和大儿子杰米转到了旧车库的场景之后,这个看似和谐的家庭就开始被一点点被剥离扒皮。
父子二人于车库之中的讨论虽然基本都是他们之外的两个人母亲玛丽和小儿子埃德蒙,母亲的神经质,埃德蒙的肺结核……但是彼此之间的相互指责相当明显,父亲觉得儿子废柴一事无成,儿子觉得父亲是个吝啬鬼,甚至因此耽误了弟弟病的治疗,于是暴躁的争吵还有时不时琐碎的抱怨渐渐显露端倪,他们激烈地争吵抱怨,却又在最高声的时候戛然而止,相互道歉。
看电影的时候,你需要全神贯注地在台词与演员的表演中寻找蛛丝马迹,寻找人物之间的关联与为什么会对对方抱以如此之态度。
等到父子二人出了车库之后,场景便转移到了母子二人身上,母亲玛丽与小儿子埃德蒙在客厅的对话。
小儿子与母亲看似应该更亲密的关系,实则也是千疮百孔。埃德蒙身体孱弱患有肺结核,母亲因为身体有病而染上了毒瘾,这几个点成了他们之间对话的冲突点。
等到母亲离开了客厅的场景,之后便是杰米进入客厅,兄弟二人在客厅的对话,这应该是几段家庭关系之中最为平和的,哥哥再怎么觉得自己废柴再怎么表明自己嫉妒弟弟,可绝对又是最爱护弟弟的。
这也是他们家庭关系里不可自拔的地方,纠结的爱,父母之爱,兄弟之爱,夫妻之爱,彼此都充满爱,可是这种爱意之下掩盖着剧烈的恨,会在压不住之后突然爆发的恨。但这种恨又抵消不了彼此的亲情爱情血缘,于是循环往复,纠缠其中不得安宁。
之后的场景就只集中在餐厅与客厅,大儿子与母亲的对话,父子三人的对话,母亲与女仆凯瑟琳的对话。
最后的场景是一家四口围坐在客厅的桌边,这与之前开头的在草地上一家四口的画面形成对比。
②人物
父亲詹姆士
父亲是个吝啬又专制的角色,他的吝啬在电影中有很多情节展现。
在他第一次进到客厅的时候就首先装作不经意地去看威士忌瓶子,结果瞬间被大儿子杰米拆穿,然后还要继续装作若无其事。
在给小儿子埃德蒙钱的时候,用手慢慢缕出一张,而且还是一张让埃德蒙很是惊讶的十美元。
天黑之后也不愿多开一盏灯,进门的埃德蒙被绊倒他指责父亲吝啬不愿意开灯,父亲装作大方地将所有的灯都打开,等到父子谈话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他的吝啬本质又发作,借灯光太耀眼又将所有的灯全都关闭。
到这里埃德蒙忍不住发笑,连观众也忍不住发笑吧,这是整个电影中唯一的笑点,只是这个笑点透着悲哀。
父亲的本性不可改变,而父亲的吝啬专制与自以为是又是这个家庭悲剧的根源之一。
一个如此喜欢控制又吝啬的父亲怎么可能不给整个家庭蒙上阴影呢,母亲的病得不到及时的医治,杰米也曾说埃德蒙的病也是父亲吝啬的结果。父亲的专制也让整个家庭氛围都是压抑的。
可偏偏他自以为他的一切是最有道理的,他童年经历了父亲抛妻弃子与难以想象的贫困,他认为这种极端贫困的经历了使他吝啬,可是他的吝啬与颓废又造就了妻子的悲剧。
母亲玛丽
母亲是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年轻的时候因为爱情与梦想而嫁给是演员的父亲。受到过丈夫的冷遇,遭受丧子之痛无人能诉说,生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不小心染上了毒瘾。失去孩子使她变得神神叨叨,在这样的痛苦中永远无法治愈。
她爱着两个儿子,却又时不时地想起他们的不好,她认为大儿子杰米故意将病传染给了夭折的儿子,她觉得身上的病痛关节疼痛都是因为生了小儿子才有的。她敏感多疑,因为儿子丈夫的话而疑神疑鬼,她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监视她控制她。她不可能完全恨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但对他们确事实上是爱恨交加的。
哥哥杰米
不受父母待见的儿子,父亲觉得他游手好闲流连于酒吧,小时候将病传染给了弟弟尤金致使其夭折,这是他不受待见的原因之一,因为母亲觉得这是他有意为之。由母亲的叙述,他那时候也就只是个七岁的孩子,这种怪罪是不是过于沉重。
弟弟埃德蒙
身体孱弱患有肺结核,爱好读书的文艺青年,可能正是由于身体与爱好的原因,他整个人是忧郁与压抑的,这种压抑来自于自身也来自于家庭。他在与父亲的对话中有一段自述,如文章最开始的引言的那样,他希望自己是自由的,如海鸥或鱼一般。
③
一次,我坐着一艘横帆船,驶往布宜诺斯艾利斯,信风中一轮满月当空,那条破船以每小时14海里的速度前进,我倚在斜桅上脸朝着船尾,脚下海波翻滚、浪花飞溅,头上桅杆高高地扬着风帆,月光下一片洁白,眼前的美景和帆船悦耳的节奏使我沉醉,一时间我迷失了自我,真的像魂出了窍一样,我感到无比的自由!我消融在大海里,变成了白帆和飞溅的浪花,变成了美景和悦耳的节奏,变成了月光、帆船和星光黯淡的高高的天空,我不再牵挂过去和未来,只感到宁静与和谐,只高到一阵阵的狂喜,我似乎超越了自己渺小的生命,超越了人的生命,而达到了生命本身!……与神同在的境界
……
就在这刹那间,你把一切都看得很清楚,刹那间一切都有了意义,然后,那只手又将纱幕放下,你重又感到了孤独,重又迷失在雾深中
……
我生而为人,真是个大错……
这一番描述,是埃德蒙对着父亲讲述自己,于片刻之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最宁静平和的时刻却终究还是摆脱不了现实中的琐碎与纠结,他对着父亲剖白自己又如何,虽然父亲可以平静地听着,听罢却也只来了一句“你又开始作诗了……”埃德蒙反应平平是从未指望父亲可以理解。
导演吕美特将这个家庭人性的情感都埋藏在了琐碎的叙述与瞬间爆发的歇斯底里的争吵之中,就这样一点点层层剥离这个家庭本来的面貌,每个人的怀疑与纠结,过往与现在,不可自拔,不得消解。
就好像那从始至终都在暗示着的雾号,笼罩着他们的问题疑虑就如迷雾一般,看不清也驱赶不得。
结尾部分
最后的场景,一家人静静坐在桌边,母亲玛丽安静又有些虚弱地讲述她与父亲詹姆士的情感往事,镜头越拉越远,越来越远,微弱的光蜷缩在镜头之中,慢慢地这一切似乎就要结束了,可是突然镜头切到了四人的面部特写,父亲、母亲、杰米、埃德蒙……母亲的声音也渐渐停止,音乐伴随着雾号响起,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神情,然后又等镜头重新切回远全景之后……一切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