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青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
1966年的罗马,一座享受历史的城市,平静得毫无生气。
马迪奥和尼古拉是一对亲兄弟,都在罗马读大学,马迪奥攻文学,尼古拉学医科,他们还有一对姐妹。马迪奥高大俊朗,英气逼人,成绩也很优异,只是脾气暴躁,不善与人交流,眼神里经常浮现一丝不易觉察的忧郁;尼古拉眉清目秀、有一颗被阿佛洛狄忒点化过的纯美之心,善良坚忍。尼古拉非常崇拜哥哥马迪奥。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因为推崇一位辱骂父辈的边缘诗人,马迪奥遭到老师的责难,他无法忍受老师对诗歌的陈词滥调,拂袖而去。这是马迪奥与现实第一次对弈,有些粗暴、决绝,像个悲剧英雄,哪怕预见了失败的结局,也要用尽身上最后一件武器。而尼古拉要好多了,虽然资质不抵马迪奥,可他的宽仁之心博得了考官的欣赏,他慷慨地给了尼古拉高分,并告诉他,要想大有作为,一定要负箧西游,因为意大利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马迪奥在精神病院勤工,陪一个叫佐珍的自闭症患者做病理分析,通俗说,就是陪患者散步聊天。佐珍一头金发,杏目朱唇,少见的美人,只是沉默寡言,散漫迷离的目光中流露出对陌生世界的警觉。少年时候的佐珍本来与常人无异,只是在母亲早逝之后,她便紧锁心门,过起了隔绝的生活,成为一个被制度判为有“缺陷”的人。其实她有婴儿一样的睡容,会象孩子一样将鲜花放在嘴里,用味觉分辨世界。
马迪奥与佐珍的交流并不顺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佐珍的额头有些奇怪的伤痕,尼古拉告诉他,那是电击留下的痕迹。马迪奥终于了解,那些道貌岸然的医生竟然用非人的手段折磨无辜的佐珍。他连夜潜入医院,将佐珍带回住所。
本来兄弟有约在先,这个假期要与另外两个好友巴图和卡路一起出国旅行。现在,他们决定先送佐珍回家,希望能用亲情的护佑,让佐珍冰锁的内心回暖。三人经过一番周折找到佐珍的家人,不料佐珍的生父已续后弦,局促的家境和狭隘的继母视佐珍为赘物。暴躁的马迪奥和她的父亲激烈争吵,无果而终。兄弟只好商定将佐珍先送到意大利最好的精神病院。
途中,马迪奥和佐珍来到一间杂货店,马迪奥为了补偿佐珍,主动为她在点唱机上点歌。佐珍用手势比划着喜欢的曲名。那是一首名叫《谁可》的歌曲,曲调悠扬,恍若隔世,像一道清泉漫过皲裂的心田。佐珍的心松动了,不确定、不自觉地看着马迪奥,那一刻,两颗心走到了一生中相隔最近的地方。
尼古拉让佐珍去买冰淇淋,希望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可是手足无措的佐珍引起了警察的怀疑,他们把佐珍带走了。由于偷带病人出来已属违法,兄弟二人只好坐视佐珍被带走。
那一夜,他们露宿车站,马迪奥一夜无眠,过了很久,他拎起行囊踏上返回罗马的列车。闻风而至的尼古拉质问马迪奥,为什么丢下他只身返程。马迪奥沉默一会儿,对尼古拉说,那次重要的考试,他没有及格。
从此,二人分道扬镳,佐珍的遭遇在他们心中留下一道长长的阴影。马迪奥投身到毫无生气的军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制度对人的漠视。尼古拉则一路向北旅行,直到临近北极的大陆边缘。一路上自由的政治空气和清新的风土见闻在他心里中种下了自由主义的种子。他写信告诉马迪奥,他决心做一名精神病医生。
二
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罕见的洪灾。尼古拉奔袭回国,加入到浩荡的抢救大军。在转移一所图书馆的古旧书籍时,尼古拉和马迪奥经历了一次短暂的重逢。此时的马迪奥一头短发,一副旧政府的皈依者模样,而尼古拉则蓄起了浓密的胡须。之后,尼古拉邂逅了美丽的朱丽娅,除了能将钢琴弹奏得出神入化,她还有一头漂亮的金发。二人一见钟情。
为了爱情,尼古拉跟随朱丽娅来到都灵,攻读解剖学。朱丽娅虽然身在书斋,心却在社会革命的风雨中飘摇,她参加学生集会,脑子里充满了挑战秩序的狂热念头。虽然不久,尼古拉和朱丽娅同居,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莎拉,可是朱丽娅仍然不甘心做平凡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她像一个被婚姻俘虏的困兽,与温和的尼古拉渐生龃龉,终于故态复萌,加入了一个极端的左翼组织。在尼古拉为父奔丧时候,朱丽娅接受了一个暗杀任务。这一次,朱丽娅决心要离开家庭。尼古拉绝望地看着朱丽娅收拾行李,在她将要跨出家门的时候,尼古拉堵住去路,问她这是问什么。朱丽娅无言以对,只是重复着一句话:让我走,让我走……看着她去意已决,尼古拉终于接受了婚姻的名存实亡,让出了房门。朱丽娅怔了一下,随即消失在夜色里。
如自己所愿,尼古拉脚踏实地地做着医生梦,他虽然也参加过集会,可是温和的性情决定他不是一个拥有强力意志的破坏者。他在一所精神病医院,爱护着和佐珍一样的病人,并带着他们出庭作证,将虐待病人的医生绳之以法。
死板的军队并没有消弥马迪奥的锐气,他还是那么火爆,在镇压都灵的骚乱中,为了救自己的战友,马迪奥将一个暴徒打成重残。他受到了处分,被调往西西里的巴勒莫。那是一座岛城,没有仕途,只有黑手党。可马迪奥信心未死,对命运的流放不动声色。
偌大的岛城,只有马迪奥像一个游侠,救护着被欺凌的弱者,也愤怒于观者的漠然,渐渐,高涨的信念开始退潮,挫折感随即取而代之。在那段低落期,马迪奥遇到了美拉莉—一个用镜头探寻神秘的女人,她说自己不会在这个局促的小岛终老一生,而且她已经参加了图书馆的考试。马迪奥告诉她,最好的图书馆在罗马。很快,马迪奥在美拉莉的视线中消失了,仿佛惊鸿一瞥,可在她的心中,马迪奥留下了一串轻浅却涂抹不去的痕迹。
三
那一次邂逅,马迪奥告诉美拉莉自己名叫尼古拉。
1982年,马迪奥返回罗马,加入了新成立的警备队。在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他再一次遇到了美拉莉,她听了马迪奥的建议,成了这座图书馆的管理员。美拉莉告诉他,自从那次之后,她就对他念念不忘,以至于男友因忌成恨,和她分手了。马迪奥谨慎地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却无法克制感情的泛滥。一次,在从保龄球馆回家的路上,两人的爱情终于像维苏威火山的岩浆一样喷薄而出。他们在车里耳鬓厮磨,车窗外是飘洒着地中海岸特有的冬雨。
马迪奥和美拉莉商定15天以后再见。
到了约定的日子,美拉莉幸福得站在图书馆的门口,等着爱人出现,可是直到夜色降临,华灯初上,迟迟不见马迪奥的踪影。美拉莉怅然若失,在回家的路上落寞独行。她不知道,马迪奥的汽车就缓缓地跟在他的身后。此时的马迪奥思前想后,进退两难。20年来,他一直在隐忍中煎熬,不确定自己就能给出足以匹配美拉莉的幸福。最后,马迪奥放弃了,调转车头,与美拉莉背道而去。
那一年的新年夜,马迪奥审讯两名毒贩,大毒贩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收买别人顶罪。倔强的马迪奥非要查出真凶抵罪,可是代罪羔羊的缄默让他寒彻心骨。正在这时,美拉莉找到警局,质问马迪奥为何丢下自己,为何谎称自己是尼古拉。马迪奥说自己会向她解释,但不是现在。美拉莉看着他的背影,说:你喜欢书本是因为你随时可以放弃他们,但是人生有别,常常不由你做主。这句话像锥子一样刺进马迪奥的心。20年来,他一直逃避所有爱他的人,忍受着所有看不惯的不公,藏隐着早已血流不止的伤口,今天,这游丝一样的信念终于被毁灭,这人,竟是深爱自己的美拉莉。马迪奥告诉她:你错了,我的生命,我常常做主!
那一夜,马迪奥去看望家人。尼古拉、姐姐、妹妹还有卡路(已经与妹妹法兰西嘉喜结连理)一家人其乐融融。马迪奥枯坐了一会儿,就悄悄返回公寓。他一遍一遍给美拉莉播电话,可余怒未消的美拉莉拒绝接听。马迪奥走到阳台,给房东的盆栽浇水,屋外的喜庆气氛更显出马迪奥的消沉。12点,新年的钟声响了,家家打开香槟,庆祝着意大利渐渐起色的国运。马迪奥失神地看着电视上的狂欢,嘟囔一句:新年快乐,然后从阳台滚落而下……
空荡荡的阳台之外,整个天空都绽放着绮丽无比的烟火……
马迪奥死了。
请允许我插播一下画外音,因为当时,我也按了一下暂停键。那时,我忘了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而是已经把自己当作是马迪奥的朋友,在屏幕前,我看着自己的朋友死了,看着英雄一样的马迪奥仓凉结束自己的生命,眼泪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我还没有看过一个人,一个优秀的正直的人活得这么痛苦,那时的死真的是一种解脱……
四
钱穆说过类似的话: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痛苦,因为死去的安静地走了,却把缅怀的痛苦留给了继续活下去的人。
在这个多长四碟的超长电影里面,最后一碟里面包含着太多的生者对逝者的怀念。
在马迪奥自杀那一晚,尼古拉还清楚地问哥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马迪奥一如既往地说,没事!为了安慰弟弟,马迪奥还分享他手中的一块软糖。
尼古拉和马迪奥的手足之情不是随意可以比拟的,在尼古拉心中,马迪奥象神一样不可逾越(这样的兄弟情,在《斗鱼》中也很明显)。哥哥去世之后,尼古拉陷入痛苦的自责,因为他一直信仰自由,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生活。可是自由的代价是沉重的,10年前朱丽娅离开自己,现在又是马迪奥自杀。如果他能多关心他们一些,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这种地步。
很多年后,尼古拉无意间参观了一个摄影展,在一张照片前,他停住了,他慢慢端详着,会心的笑着,就像是老朋友重逢一样。那是马迪奥的照片,虽然张开的手掌遮住了脸庞,可是那种坚毅的眼神,尼古拉到死也不会忘。照片的标题是“自称尼古拉的马迪奥”。
按图索骥,尼古拉找到了照片作者—美拉莉,那是她和马迪奥在巴勒莫初次见面时拍下的。两个最爱马迪奥的人,终于可以分享共同的回忆。尼古拉告诉她自己叫“尼古拉”,美拉莉带着他来到她和马迪奥初次见面的地方,两个人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美拉莉告诉尼古拉,自己有一个儿子,叫安祖,是马迪奥给所有爱他的人留下的礼物。
后来,安祖问尼古拉叔叔,爸爸长得什么样子。尼古拉说:他就像是阿喀琉斯,像阿喀琉斯一样勇敢和悲哀,他早就知道天主会把带走。天主把最好的和最爱的都带到世上,让他们在这里留下印记,然后再返回天主的身边。他还告诉安祖,年轻的时候他们想做一次旅行,到达北极,可是没有成功。
尼古拉和美拉莉暗生情愫,可是谁也没有表白,因为他们总会想到远在天国的马迪奥,爱情会亵渎对逝者的尊敬。2000年,在莎拉举行婚礼的时候,尼古拉和美拉莉再度相逢,这一次,卡路告诉尼古拉不要把马迪奥当作障碍,那样你们两个都会憎恨他。
第二天,尼古拉和美拉莉到乡间散步,怀着同样的心事,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好漫无目的地走着。这时,马迪奥正好经过,看着尴尬的气氛,尾随而来。他把手打在两个人的肩上,抚摸着美拉莉,又抚摸着尼古拉……两个人终于勇敢地对视了,手拉在一起了,尼古拉拦住美拉莉的肩膀,两个人终于拥抱在一起。尼古拉说:在船上,我想吻你。美拉莉回答:我也是。
故事的结尾是,安祖带着女友,重走尼古拉北行的足迹,就像是接力一样,在父辈止步的地方,他们乘坐飞机,穿越北极……
1966年的罗马,一座享受历史的城市,平静得毫无生气。
马迪奥和尼古拉是一对亲兄弟,都在罗马读大学,马迪奥攻文学,尼古拉学医科,他们还有一对姐妹。马迪奥高大俊朗,英气逼人,成绩也很优异,只是脾气暴躁,不善与人交流,眼神里经常浮现一丝不易觉察的忧郁;尼古拉眉清目秀、有一颗被阿佛洛狄忒点化过的纯美之心,善良坚忍。尼古拉非常崇拜哥哥马迪奥。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因为推崇一位辱骂父辈的边缘诗人,马迪奥遭到老师的责难,他无法忍受老师对诗歌的陈词滥调,拂袖而去。这是马迪奥与现实第一次对弈,有些粗暴、决绝,像个悲剧英雄,哪怕预见了失败的结局,也要用尽身上最后一件武器。而尼古拉要好多了,虽然资质不抵马迪奥,可他的宽仁之心博得了考官的欣赏,他慷慨地给了尼古拉高分,并告诉他,要想大有作为,一定要负箧西游,因为意大利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马迪奥在精神病院勤工,陪一个叫佐珍的自闭症患者做病理分析,通俗说,就是陪患者散步聊天。佐珍一头金发,杏目朱唇,少见的美人,只是沉默寡言,散漫迷离的目光中流露出对陌生世界的警觉。少年时候的佐珍本来与常人无异,只是在母亲早逝之后,她便紧锁心门,过起了隔绝的生活,成为一个被制度判为有“缺陷”的人。其实她有婴儿一样的睡容,会象孩子一样将鲜花放在嘴里,用味觉分辨世界。
马迪奥与佐珍的交流并不顺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佐珍的额头有些奇怪的伤痕,尼古拉告诉他,那是电击留下的痕迹。马迪奥终于了解,那些道貌岸然的医生竟然用非人的手段折磨无辜的佐珍。他连夜潜入医院,将佐珍带回住所。
本来兄弟有约在先,这个假期要与另外两个好友巴图和卡路一起出国旅行。现在,他们决定先送佐珍回家,希望能用亲情的护佑,让佐珍冰锁的内心回暖。三人经过一番周折找到佐珍的家人,不料佐珍的生父已续后弦,局促的家境和狭隘的继母视佐珍为赘物。暴躁的马迪奥和她的父亲激烈争吵,无果而终。兄弟只好商定将佐珍先送到意大利最好的精神病院。
途中,马迪奥和佐珍来到一间杂货店,马迪奥为了补偿佐珍,主动为她在点唱机上点歌。佐珍用手势比划着喜欢的曲名。那是一首名叫《谁可》的歌曲,曲调悠扬,恍若隔世,像一道清泉漫过皲裂的心田。佐珍的心松动了,不确定、不自觉地看着马迪奥,那一刻,两颗心走到了一生中相隔最近的地方。
尼古拉让佐珍去买冰淇淋,希望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可是手足无措的佐珍引起了警察的怀疑,他们把佐珍带走了。由于偷带病人出来已属违法,兄弟二人只好坐视佐珍被带走。
那一夜,他们露宿车站,马迪奥一夜无眠,过了很久,他拎起行囊踏上返回罗马的列车。闻风而至的尼古拉质问马迪奥,为什么丢下他只身返程。马迪奥沉默一会儿,对尼古拉说,那次重要的考试,他没有及格。
从此,二人分道扬镳,佐珍的遭遇在他们心中留下一道长长的阴影。马迪奥投身到毫无生气的军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制度对人的漠视。尼古拉则一路向北旅行,直到临近北极的大陆边缘。一路上自由的政治空气和清新的风土见闻在他心里中种下了自由主义的种子。他写信告诉马迪奥,他决心做一名精神病医生。
二
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罕见的洪灾。尼古拉奔袭回国,加入到浩荡的抢救大军。在转移一所图书馆的古旧书籍时,尼古拉和马迪奥经历了一次短暂的重逢。此时的马迪奥一头短发,一副旧政府的皈依者模样,而尼古拉则蓄起了浓密的胡须。之后,尼古拉邂逅了美丽的朱丽娅,除了能将钢琴弹奏得出神入化,她还有一头漂亮的金发。二人一见钟情。
为了爱情,尼古拉跟随朱丽娅来到都灵,攻读解剖学。朱丽娅虽然身在书斋,心却在社会革命的风雨中飘摇,她参加学生集会,脑子里充满了挑战秩序的狂热念头。虽然不久,尼古拉和朱丽娅同居,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莎拉,可是朱丽娅仍然不甘心做平凡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她像一个被婚姻俘虏的困兽,与温和的尼古拉渐生龃龉,终于故态复萌,加入了一个极端的左翼组织。在尼古拉为父奔丧时候,朱丽娅接受了一个暗杀任务。这一次,朱丽娅决心要离开家庭。尼古拉绝望地看着朱丽娅收拾行李,在她将要跨出家门的时候,尼古拉堵住去路,问她这是问什么。朱丽娅无言以对,只是重复着一句话:让我走,让我走……看着她去意已决,尼古拉终于接受了婚姻的名存实亡,让出了房门。朱丽娅怔了一下,随即消失在夜色里。
如自己所愿,尼古拉脚踏实地地做着医生梦,他虽然也参加过集会,可是温和的性情决定他不是一个拥有强力意志的破坏者。他在一所精神病医院,爱护着和佐珍一样的病人,并带着他们出庭作证,将虐待病人的医生绳之以法。
死板的军队并没有消弥马迪奥的锐气,他还是那么火爆,在镇压都灵的骚乱中,为了救自己的战友,马迪奥将一个暴徒打成重残。他受到了处分,被调往西西里的巴勒莫。那是一座岛城,没有仕途,只有黑手党。可马迪奥信心未死,对命运的流放不动声色。
偌大的岛城,只有马迪奥像一个游侠,救护着被欺凌的弱者,也愤怒于观者的漠然,渐渐,高涨的信念开始退潮,挫折感随即取而代之。在那段低落期,马迪奥遇到了美拉莉—一个用镜头探寻神秘的女人,她说自己不会在这个局促的小岛终老一生,而且她已经参加了图书馆的考试。马迪奥告诉她,最好的图书馆在罗马。很快,马迪奥在美拉莉的视线中消失了,仿佛惊鸿一瞥,可在她的心中,马迪奥留下了一串轻浅却涂抹不去的痕迹。
三
那一次邂逅,马迪奥告诉美拉莉自己名叫尼古拉。
1982年,马迪奥返回罗马,加入了新成立的警备队。在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他再一次遇到了美拉莉,她听了马迪奥的建议,成了这座图书馆的管理员。美拉莉告诉他,自从那次之后,她就对他念念不忘,以至于男友因忌成恨,和她分手了。马迪奥谨慎地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却无法克制感情的泛滥。一次,在从保龄球馆回家的路上,两人的爱情终于像维苏威火山的岩浆一样喷薄而出。他们在车里耳鬓厮磨,车窗外是飘洒着地中海岸特有的冬雨。
马迪奥和美拉莉商定15天以后再见。
到了约定的日子,美拉莉幸福得站在图书馆的门口,等着爱人出现,可是直到夜色降临,华灯初上,迟迟不见马迪奥的踪影。美拉莉怅然若失,在回家的路上落寞独行。她不知道,马迪奥的汽车就缓缓地跟在他的身后。此时的马迪奥思前想后,进退两难。20年来,他一直在隐忍中煎熬,不确定自己就能给出足以匹配美拉莉的幸福。最后,马迪奥放弃了,调转车头,与美拉莉背道而去。
那一年的新年夜,马迪奥审讯两名毒贩,大毒贩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收买别人顶罪。倔强的马迪奥非要查出真凶抵罪,可是代罪羔羊的缄默让他寒彻心骨。正在这时,美拉莉找到警局,质问马迪奥为何丢下自己,为何谎称自己是尼古拉。马迪奥说自己会向她解释,但不是现在。美拉莉看着他的背影,说:你喜欢书本是因为你随时可以放弃他们,但是人生有别,常常不由你做主。这句话像锥子一样刺进马迪奥的心。20年来,他一直逃避所有爱他的人,忍受着所有看不惯的不公,藏隐着早已血流不止的伤口,今天,这游丝一样的信念终于被毁灭,这人,竟是深爱自己的美拉莉。马迪奥告诉她:你错了,我的生命,我常常做主!
那一夜,马迪奥去看望家人。尼古拉、姐姐、妹妹还有卡路(已经与妹妹法兰西嘉喜结连理)一家人其乐融融。马迪奥枯坐了一会儿,就悄悄返回公寓。他一遍一遍给美拉莉播电话,可余怒未消的美拉莉拒绝接听。马迪奥走到阳台,给房东的盆栽浇水,屋外的喜庆气氛更显出马迪奥的消沉。12点,新年的钟声响了,家家打开香槟,庆祝着意大利渐渐起色的国运。马迪奥失神地看着电视上的狂欢,嘟囔一句:新年快乐,然后从阳台滚落而下……
空荡荡的阳台之外,整个天空都绽放着绮丽无比的烟火……
马迪奥死了。
请允许我插播一下画外音,因为当时,我也按了一下暂停键。那时,我忘了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而是已经把自己当作是马迪奥的朋友,在屏幕前,我看着自己的朋友死了,看着英雄一样的马迪奥仓凉结束自己的生命,眼泪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我还没有看过一个人,一个优秀的正直的人活得这么痛苦,那时的死真的是一种解脱……
四
钱穆说过类似的话: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痛苦,因为死去的安静地走了,却把缅怀的痛苦留给了继续活下去的人。
在这个多长四碟的超长电影里面,最后一碟里面包含着太多的生者对逝者的怀念。
在马迪奥自杀那一晚,尼古拉还清楚地问哥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马迪奥一如既往地说,没事!为了安慰弟弟,马迪奥还分享他手中的一块软糖。
尼古拉和马迪奥的手足之情不是随意可以比拟的,在尼古拉心中,马迪奥象神一样不可逾越(这样的兄弟情,在《斗鱼》中也很明显)。哥哥去世之后,尼古拉陷入痛苦的自责,因为他一直信仰自由,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生活。可是自由的代价是沉重的,10年前朱丽娅离开自己,现在又是马迪奥自杀。如果他能多关心他们一些,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这种地步。
很多年后,尼古拉无意间参观了一个摄影展,在一张照片前,他停住了,他慢慢端详着,会心的笑着,就像是老朋友重逢一样。那是马迪奥的照片,虽然张开的手掌遮住了脸庞,可是那种坚毅的眼神,尼古拉到死也不会忘。照片的标题是“自称尼古拉的马迪奥”。
按图索骥,尼古拉找到了照片作者—美拉莉,那是她和马迪奥在巴勒莫初次见面时拍下的。两个最爱马迪奥的人,终于可以分享共同的回忆。尼古拉告诉她自己叫“尼古拉”,美拉莉带着他来到她和马迪奥初次见面的地方,两个人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美拉莉告诉尼古拉,自己有一个儿子,叫安祖,是马迪奥给所有爱他的人留下的礼物。
后来,安祖问尼古拉叔叔,爸爸长得什么样子。尼古拉说:他就像是阿喀琉斯,像阿喀琉斯一样勇敢和悲哀,他早就知道天主会把带走。天主把最好的和最爱的都带到世上,让他们在这里留下印记,然后再返回天主的身边。他还告诉安祖,年轻的时候他们想做一次旅行,到达北极,可是没有成功。
尼古拉和美拉莉暗生情愫,可是谁也没有表白,因为他们总会想到远在天国的马迪奥,爱情会亵渎对逝者的尊敬。2000年,在莎拉举行婚礼的时候,尼古拉和美拉莉再度相逢,这一次,卡路告诉尼古拉不要把马迪奥当作障碍,那样你们两个都会憎恨他。
第二天,尼古拉和美拉莉到乡间散步,怀着同样的心事,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好漫无目的地走着。这时,马迪奥正好经过,看着尴尬的气氛,尾随而来。他把手打在两个人的肩上,抚摸着美拉莉,又抚摸着尼古拉……两个人终于勇敢地对视了,手拉在一起了,尼古拉拦住美拉莉的肩膀,两个人终于拥抱在一起。尼古拉说:在船上,我想吻你。美拉莉回答:我也是。
故事的结尾是,安祖带着女友,重走尼古拉北行的足迹,就像是接力一样,在父辈止步的地方,他们乘坐飞机,穿越北极……
你的叙述风格很象河北电视台电影大世界的影片介绍。看着你的文字,我甚至能想象到孟小峥用平静的语调念出来。你没给他们写过稿子吧
你说的节目没有看过,不知道尚尚是否喜欢这些的文字,不管怎样,谢谢留名~
喜欢
看着你的文字,温暖流畅,仿佛又看了一遍电影~~真好啊。
《灿烂人生》我已经看了五遍,每一次都有更深的感动。
马迪奥越过护拦跳下去,是和生命诀别。让爱他的人心痛。
如果喜欢,到《灿烂人生》小组来吧。在小组最初的帖子里,有很多关于剧情的讨论~~
好啊,去和大家交流一下~
好像 还有一个423分钟版本的,呵呵,天啊,换句话说是7小时。
看电影时未曾明白的,在这里震撼.
才看了三碟,在这里搜到这篇评论,越发出彩.
最好的青春,最难以言语的"没事"
去年看过的片子,当时就感动地不行。楼主的影评又让偶感动了一回。不敢说人生,所以说青春。。。
网上才下载了一半,很可惜,来这里补齐了……
最后一段matteo出现是超现实的……
然后毅然决然的翻身从阳台跳下......
马迪奥无力改变现实, 唯有结束自己的生命, 生活才不会那么痛苦
最后两碟是超级催泪弹
2008-08-07 06:31:54 七月初五 最后一段matteo出现是超现实的……
我也没说就是写实啊
2008-08-07 06:31:54 七月初五 最后一段matteo出现是超现实的……
我也没说就是写实啊
楼主写得很好,关键的情节,关键的对话,都记得非常清楚。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马迪奥要说自己是尼古拉,为什么要这样对待美拉莉?觉得自己不配?可是没有了马迪奥的美拉莉也没有过得很好
LS
有些男人就是这么闷骚自虐的,性格使然,没有原因可寻的.
就好象尼古拉一开始在诗歌答辩中突然就这么起身离开了,从此决定放弃文学了.
拉开自我拧巴的帷幕...
呵呵,ls不失为一种诙谐的说法。
马迪奥天生就是个叛逆者,他也知道自己的下场,他喜欢美拉莉,又不愿说出自己的名字,也许只是怕自己的悲怆命运连累她,而谎称自己是尼古拉,说明他是多么爱他的弟弟~
说实话,这电影我没怎么看明白,虽然有4个多小时,但感觉很多地方像是被剪辑掉了。
看了LS三位的留言,我想了想,有一个场景,引用楼主的:“尼古拉让佐珍去买冰淇淋,希望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可是手足无措的佐珍引起了警察的怀疑,他们把佐珍带走了。由于偷带病人出来已属违法,兄弟二人只好坐视佐珍被带走。 ”
此段并没有过多的心里细节的描写(我感觉这电影很多该详细的地方似乎都被故意的简单化了),但性格刚烈富有责任感的马迪奥心里必然产生了阴影,让他的后半生在自责和孤独中度过。
其实马迪奥纯真浪漫且不羁的性格已经决定了他的命运,佐珍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引子或一个地雷,当他触碰到这迟早要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命运已经注定了的转折就拉开了序幕,是一场悲剧。。。
我怎么记得好像 尼古拉 是哥哥 马迪奥是弟弟呢??
我怎么记得好像 尼古拉 是哥哥 马迪奥是弟弟呢??
三米说的没错,我似乎也觉得尼古拉是哥哥。。。
此外,随着时间的流逝,佐珍怎么还是那么年轻???想要保持容颜的女人是不是从中能得到点启发???
疯子都年轻~
唉~
剧情泄露贴!其余无!
我没说不是啊
确实是,好久没读这么好的叙事文了,哈,就像延着涓涓流淌的历史长河漫步
我是前半部一直以为马迪奥是兄尼古拉是弟,后半部忘记看到哪的时候了,这个认识就被反了过来,最后我也没弄明白WHO兄WHO弟:D然后决定过几天再看一遍……
虽说剧情,却掺真知
晕了,我刚刚看的时候,就觉得尼古拉是哥哥,然后看了介绍,又给反过来
现在我晕了~到底谁是哥哥啊?
尼古拉确实是哥哥
06年在碟屋这四张D9面前徘徊许久,终于咬牙买回家.....
这是人生必看的一部电影......
你对故事的叙述实在完美,我不再添油加醋......
意大利式的史诗电影,一直是我追寻的,如“向日葵”,还有“公民”等...
我看这部电影,原来只想也许能够看到美丽的托斯卡纳,果然导演呈现了意大利最美的景色和托斯卡纳令人窒息的山丘...
还意外地收获到电影给我带来的音乐,配乐对音乐有强烈的追求和朴实认识,点唱机唱出的“谁可?”带来太大的心灵冲击,还有很多...
谢谢,知音^_^
马迪奥喜欢文学么 理解
谁知道灿烂人生里背景音乐么????除了a chi
~~~
恩 尼古拉是哥哥
楼主把灿烂人生重演了一遍
制度对人的漠视 说的好啊
你应该加点尼古拉妈妈的东西,老太太让这部讲述爱的戏更加动人……
好吧
我貌似可以忽视了许多应从电影中得到的深度的东西...
我只在乎那个海报上的女孩左珍
要知道是她让我燃起看完这部电影的勇气啊
尼古拉是哥哥...
記憶中最感人的一節:一家人來到弟弟的公寓整理遺物亦或是尋找弟弟自殺的線索,氣氛沉重的幾乎凝固了...媽媽固執的抱著弟弟的書走在街道上,當書跌落在地上時,媽媽終於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失聲痛哭的時候...那陰冷潮濕的街道也為之動容...
眼淚狂奔啊... ...
写得很好!
有种忧伤
尼古拉是哥哥...
lz可以修改下。。。
虽然已经注销了,还是谢谢你,看你的文字,就好像重新看了一遍电影一样
谢谢,太多的悲伤,岁月啊
哭了两次 ········
严重剧透啊,不过写的真好,呵呵
影片是断断续续分了好几次看完的,看了楼主写的就又把有些凌乱的记忆又穿在一起了,楼主看的确实细致。
完全剧透啊,幸好我已经看完了。
写的真舒服
看完楼主的评论,好像又看了一遍电影,matteo是那么真实浪漫追求完美的人,远离所以爱他的人,让内心受尽折磨,似乎只有痛苦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存在,好痛心。
nicola说,他崇尚自由,却发现自由的代价是死亡
多爱身边的人吧,每一个人都需要关爱
在matteo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
写的真好,电影没流泪,看了你的文字,热泪盈眶。
作者写的太好了,文字如阳春白雪缓缓化成溪水,可惜人已经是“已注销”
谁知道作者是谁么?
不错
大家一定要看啊
我以为我看懂了这部电影,原来我还没懂,谢谢你的叙述
更懂了一些……
是阿喀琉斯还是赫拉克勒斯?
看了好多遍你的这篇影评,详细。
自己还沉溺在情节里
好纯粹的剧透啊
非常好的电影,看完会有许多的感悟和收获……
理清了某些清楚的剧情,串出了剧中真情
这样主观的剧透也算是一种影评吧。我虽然为马迪奥可惜(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可笑的是偏偏是这种人什么都做不到,不觉得很讽刺么
写的真好 让人读着忍不住热泪盈眶 亲爱的作者 你为什么要注销啊
突然心情变好了。
谢谢你,谢谢你同情的眼泪
谢谢大家喜欢,我是作者的新马甲~
删版露点镜头 m/people/64790607/st atuses
未删版的露点激情,女裸身材不错,要看的速度http://www.douban.co
尼古拉是弟弟。
百度百科上是这么介绍的;而且从整片的剧情,我也感觉马迪奥是哥哥(做事无惧无素,一副大哥大的样子。
写的不错 哈哈
尼古拉是哥哥 百度百科又坑爹了
写的真好。 这是我们意大利语要求看的电影,很是经典
尼古拉是哥哥,这在影片上集1小时14分27秒处,他俩在图书馆帮忙时候遇见的时候就说明了。马迪奥看见哥哥后,招呼同伴过来说“这是我哥哥尼古拉”。
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而且还不止一个人,把哥哥弟弟弄错了
也可以能是DVD翻译出了问题。
你是说我看的版本翻译错了?
不,我说是我看的翻译可能有问题。
尼古拉是哥哥啊 哥哥要比弟弟沉稳老成
YES 就是这样~当年下的人人影视版本 4个rmvb放了半年多 没看删了 后来下了2段的MKV 昨晚看完 不错~
和本文作者一样,下集后半部一直流泪看完
到《灿烂人生》小组在哪里?
妈妈拿出的matio 和 nicola 小时候的照片,黑头发的高,所以nicola 是哥哥咯
看着楼主的文字重新回顾了一遍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马迪奥,20年来,他一直逃避所有爱他的人,忍受着所有看不惯的不公,藏隐着早已血流不止的伤口,今天,这游丝一样的信念终于被毁灭,这人,竟是深爱自己的美拉莉,完全能明白他最终选择那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很真实,善良的一个人,最喜欢就是这个角色
真好~~
搜索《璀璨人生》无意中看到的,看了影评,写得真好,光文字就已经让热泪盈眶了,感觉看了一篇,要好好看一遍。
话说,尼古拉应该是哥哥。
要活得灿烂
总结的很好
值得细细品味的一部好电影,文字也很美
写的真好,又重温了一遍
看了这个 不知道还要不要再去看一遍电影了
LZ文笔不错,可是我觉得似乎洞察力差了些,甚至没有大概看明白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角是尼古拉无可非议,但是故事主线有两条,一条是尼古拉与马迪奥这条线,如您所述;另一条就是尼古拉与朱丽娅这条线,不知为何LZ毫无感悟,但这条主线并不比马迪奥那条线更“次要”,甚至可能更重要。
写的真好,喜欢你的文字
隔了这么多年才看到这部优秀的作品,也是被电影中的马迪奥感动了,开篇的一些交代就感觉大事不妙,马迪奥该不会送一血吧。没想到后来还是发生了,正是他最后的选择,才知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煎熬。
很明显,尼古拉是哥哥,楼主搞错了。。
父母的婚姻让马迪奥感到不满,一直到父亲死了,他还不能释怀,直到他知道后妈一直在照顾他最好的战友,他才开始逐渐释怀,接受他的这个妈妈。在最后一晚见面的那一声不很自然的妈妈,才算是他真正的接受这个妈妈。另外,从刚开始马迪奥跟妹妹说的几句话,他说他是不会结婚的,这是有家庭原由的,他从心底里讨厌父亲的再婚,他喜欢那个诅咒父辈的诗人,在他心里的婚姻是绝对的,是从一而终的,而现实让他厌恶婚姻,逃避婚姻,直到拉美丽,他也仍然是矛盾的,欲言又止。世界之大,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份无力是谁也理解不了的。
mattio没吃蘑菇就跳楼,这是败笔啊...
那个是他亲妈吧?
哪里有?
IMDB 上最长的版本就是 383 分钟的,就是意大利版。这个 423 分钟版本不知道出处在哪里,大概不可信。
原来确实有一个 423 分钟的版本,请看: com/subject/1291831/ discussion/60884478/
http://movie.douban.
楼主写得挺好的,感谢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