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祖国70周岁别具意义的礼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还有十余天,就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点,不少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为之献礼,这其中我为最期待的无疑当属这部《决胜时刻》。

不同于很多主旋律题材影片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优先的风格,这部《决胜时刻》不仅让人能够为当时的那段历史、那些伟人、那场战役而震撼 、敬仰,更能够让人从中体会到更加年轻化的表达,更为接地气的人情味与生活气息。难得的是,影片并没有通篇去讲述某一件事,某一场战役,而是以宏观的视角,以静水流深,缓中见急的风格,展现了1949年党中央领导人进驻香山后,筹划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宛如一幅隽永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娓娓道来。
故事从毛主席一行人下榻双清别墅开始,这里风景怡人,曲径通幽,不过这看似平静之处却暗流涌动。此时虽然解放军刚刚在三大战役中取得胜利,但长江以南依然是由国民党势力盘踞,北平更是特务云集,且时刻筹备着暗杀行动……影片选择以这个历史切面为角度很新颖,它并不是重点在讲述“决战”而是“决胜”,这种“秋风扫落叶”的势头,“风卷残云”的振奋,确实会给人一种黎明到来前的喜悦与期待之感。这种情绪与氛围,远比那些仅停留于表现枪林弹雨,炮火纷飞的视觉大片,要来得更加深刻与发人深省。

对于这部电影,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大事”,这其中包括国共和谈,筹备新政协会议、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大的历史事件,这些“大事”中又分“文”与“武”两方面,而文戏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是国共和谈。
影片中,以张治中为代表的国民党团队,意图在谈判桌上实现划江而治的政治目的。而我方以周总理为代表的和谈团队,在以和平第一的基础上,态度儒雅又据理力争,一展周总理外交上的真风采。也正是在周总理的感染下,张治中最终弃暗投明,留了下来。这样的文戏,非常考验演员演技,而刘劲对于周总理的塑造俨然已经做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眉宇之间的英气,谈吐中的儒雅,举止中的魅力,都极为生动真实,果真是老戏骨。
而武戏上,最吸引我的当属我军对战英国战舰的那场戏。这艘被称为“紫石英号”的英国战舰在我长江流域耀武扬威,再三警告无果后解放军勇于亮剑,让英军在负隅顽抗不久后便挂起白旗投降,真正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国威,也意味着我们已有足够的能力与底气向帝国主义反击!这一役,整个过程呈现得非常写实,岸边的炮阵、解放军的气势与孤舰作战的英军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视觉上,炮弹落在“紫石英号”的甲板、塔楼上的爆破力,以及这艘军舰在江面上的摇摇欲坠,整体呈现都极为逼真震撼。

如果说这些“大事”展现了影片的高度,那很多关于细节的“小事”则让人感触到了这部影片的温度。特别是由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我们印象中伟岸的毛主席此次在影片中非常的生活化,比如:他会和女儿李讷一起玩耍,帮她抓麻雀,让人看到了他暖心慈祥的一面;他还会为了看梅兰芳的戏,不顾危险也要前往听一段;同时还会为警卫员陈有富保媒拉纤等……这样一位接地气,生活化的伟人形象,让人倍感亲切。在表演上,唐国强无论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大气魄,还是生活片段中的微情感,都诠释得非常松驰自然,鲜活丰富,真正做到了人与角色的高度融合,使人感觉就像是毛主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一样,很真实。

可以说,这部《决胜时刻》不仅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那些人民英雄,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贡献力量的人的纪念,很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影片将会在9月20日上映,推荐大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