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老酒馆》,品味人生百态。(一)
说到中国的酒历史,应该不止五六千年了吧?
从出土的酒器来看,似乎比我们想象的更久远。
追溯历史,舜的儿子杜康,无意中发现饭食发酵,经过不断地改进,造出了酒。(考证党不要咋呼,只是借此引题)
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金榜题名,皇上赐美酒,插金花。
儿女成亲,摆喜酒庆贺,父母归天,请丧酒答谢亲朋,祭父母。
文人墨客,以酒会友,很多绝妙古诗词都离不开酒。
可见,酒也是一种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之良方。
英雄出征,归家“得胜酒”,看过很多电视剧,书籍,往往有这样的镜头,某个殊死战斗,难以攻破,又或者必须要解决,在出发之前,饮酒,摔酒杯,杯酒穿喉过,浮沉江山定!这是男人的一种勇气和胆识!所以这部剧以酒展开剧情,说是纯爷们的戏,我一点也不意外。(虽然昨天女主上线了,但也是颇有胆识,又英气的巾帼。)
接下来就来唠一唠,老酒馆的人生百态,有一个词,一直反复出现,就是“规矩”。
老酒馆里,第一个顾客,一直没有多少存在感的老二两,确是第一位让观众狂飙泪的角色,在他身上总能感觉到一种苍凉,都不用说话,看了就为之心酸,站在角落,孤单饮酒,和酒馆的热闹劲儿格格不入。
“醉了酒是豹子胆,醒了酒是兔子胆,借酒说事小心点,白吃白喝看白眼,喝酒应事躲远点。”
这是最后一次老二两去酒馆,一直盯着他的跑堂耳朵不好,却心地善良,忠肝义胆的雷子嘴巴说出来的。
雷子说,老二两像他爸,老二两却像我奶奶辈的人,她们老了,腿脚不好,没法到处去,经常坐在门口的板凳上,嘴巴里念念有词,却听不明白她们说什么,我也曾好奇问过,最后得知的答案,是一直保佑家人平安顺利,把家里人所有的生辰八字,在什么方位,在做什么事情全部告知给了神佛,或者已逝亲人。闽南地区,很多老人,都会这么碎碎念,但是我父母那一代,我们这一代,应该没有会念的了。老人太孤单,因为心里有念想。
所以一下就被击中,触发了泪点。讨饭吃的老二两,坚持着自己做人的规矩,不占便宜,不欠一分酒钱,陈怀海说,“老二两,每次都是二两酒,一半是血,一半是泪,腾着云驾着雾,晚上回到家,老泪打湿了半个枕头,没人看得见,没人听得见,这才是真正的酒人。”——我想,这其实也是一种酒文化。
虽然活得潦倒,却也能像一盏明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剧中人,也影响了剧外人。
第二位让我有印象的是忘带钱,大晚上还要跑回家拿酒钱的磨刀老白头,是一个讲究人,深藏不漏,喝酒就能喝出酒缸裂了一条缝,应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经典台词,今天,又没白过。
每天晚上追剧,听到老白头说这句台词的时候,我总是叹息,哎,今天又白过了。然后我就会在想,那我们自己到底怎么算没白活?至今无解。
第三位,杜先生,其实还是很正义的,一张嘴走天下,最后因为一张嘴惹祸上身,被割了舌头后,来到老酒馆,点了二两跑舌头,这段看的也是很揪心。还记得杜先生的出场吗?半个文人,说话,就是没把门,还甩了自己一个耳光。吃霸王餐,老酒馆说评书,这些精彩段落我就不一一说了,大家去看。话说,杜先生莫不是谈了国事?被割了舌头?现在剧里没有说出原因。但是按照目前背景来看,是很有可能的。
第四位,有和陈怀海喝过决裂酒以后,喝多了还把老酒馆当成自己家的那正红,事实上,他也是一位好人,古道热肠,这点不能否认,出场就是拔刀相助,他也有自己坚定的“规矩”,又是一位活在封建思想下的典型人物,曾有过风光的日子,后面大不如前,温饱都成问题,到老酒馆还得赊账,为他认可的朋友,可以两肋插刀,请客吃饭,他媳妇也曾说道他,他却说,那些朋友会记得他的好,可后来呢?他用大衣抵债,最后陈怀海把大衣还给了他,虽然深受感动,但仍然不肯放下过去,固执地坚守着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规矩”,皇权思想来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他没想过会连累很多人,家人,朋友。
卖房,让自己流离失所,只为让末代皇后婉容吃一顿好的,以表忠心,当他的皇上已经走向了卖国求荣之路,当了傀儡皇帝时,依然不改,因为他认为有了皇上,就能够回去那个时代,他怕失去方向,无视家国尊严,作为后人的我们,知道他是在做梦。所以,让人觉得又可敬又可怜。这个人物是目前老酒馆中最丰满的角色了。善良和迂腐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希望他能够接受新的思想。
第五位,看破不说破,高先生。
朋友介绍来到山东老酒馆,没有他要的烧刀子,他就坚持等着,就要烧刀子,后面贺义堂随意买了劣酒,高先生看破不说破,这是一种人生境界。后面一连串高先生的作为让我看到了沉稳大气。临离开大连,还特地向陈怀海,道喜,送了一份大礼。(详情看剧)
我们往往很多事情太过急于去表达,导致结果也时常不是自己想要的。高先生的处事让我学到,遇事应先给自己二两酒的时间缓冲。不多言,先思考,就多了一分理智,对人也多了一分尊重,好风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后面还有他的戏份。
根据剧情不断修改,直到大结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