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的是枝裕和,谁敢说他水土不服
每年追随着各式各样的电影节,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夏日的尾声。纵观2019年,各路名导纷纷交出成绩单,威尼斯电影节似乎也比往年热闹。而今年威尼斯的开幕片《真相》,因为是出自2018年的金棕榈得主是枝裕和之手,早在半年前就被无数影迷翘首以盼。
传统上,威尼斯似乎更偏向于以气势盛大的电影作为开场,比如伊纳里图《鸟人》那样“一镜到底”的炫酷,又或是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那样“技术一流”的恢弘。
然而,是枝裕和的《真相》则以一个极为微观的、如柳叶刀般切入法国语境下的家庭视角,为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贡献了如此“闲庭信步”的优雅开场。在我看来,这部新作虽然看似很法国,但骨子里的姿态却是不折不扣的是枝裕和。
作为第一部走出日语创作舒适区的导演作品,是枝裕和的《真相》无疑因其豪华的演员阵容而备受关注。影片中,饰演女主角法比安(Fabienne)的凯瑟琳·德纳芙,想必曾经看过《白日美人》《瑟堡的雨伞》的影迷一定都不会忘记那张美艳不可方物的脸,而德纳芙更是凭借她的阅历与演技,在世界影坛屹立四十余年而不倒。
饰演法比安女儿卢米尔(Lumir)的朱丽叶·比诺什,同样是妥妥的法国国宝级影后,二十多年前便已然在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之蓝》中证明了自己的演技。
还有向来都很敢演的露德温·塞尼耶,当初年纪轻轻就在《大鼻子情圣》《干柴烈火》等影片中崭露头角,更是一度成为欧容导演的御用,当年在《八美图》中跟德纳芙演起对手戏来也是丝毫不露任何怯意。
而《真相》中的男性角色,也同样都是备受影迷追捧的实力干将,包括美国演技派男星伊桑·霍克,以及来自比利时的老戏骨罗杰·范·胡尔。至于为何会选择伊桑·霍克来参演,是枝裕和曾在采访中说,“因为我觉得他会是最想演这部戏的演员,而且德纳芙也很喜欢作为演员的他,在正式决定用伊桑之前,她就跟我说,读剧本时就把对方想象成伊桑。”
顶级豪华的演员配置、影史上首次作为威尼斯开幕片的日本电影,诸多光环加身,使得《真相》尚未面世,就已经让一众日本影迷热血沸腾。首映礼过后,日媒的文章中更不乏“激赏”“喝彩”“感动”等内容。
但反观海外媒体风评,则相对显得冷清很多。获得金棕榈后赢得世界影坛尊崇的是枝裕和,在日本国内备受礼遇自然是可以理解的。而海外的目光则更多关注的是,作为是枝裕和首部在法语创作语境下诞生的作品,是否真的像有些评论所说的那样“水土不服”呢?
作为一部低角度切入的电影,《真相》从片名就已经解释了影片的企图。真相,一个可以轻易改变生活各种形态的词。我们每个人都孜孜不倦地想得到真相,都拼命地渴望真相;而当真正获得时,又害怕真相会让既定的现状发生改变。但是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谁都难以得到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每个人都自以为是地坚守着自己的世界观,而只有当这种坚守与外界发生冲突时,才恍然察觉出问题所在。影片《真相》所植根的观点,便是我们如何处理个体的执念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但无可避免的事,记忆所依存的“事实”与现实之间永远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偏差。
影片的叙事并不复杂,德纳芙饰演的法比安是个自负的女王式的名演员,可以笃定地坚持“我宁愿做一个糟糕的母亲,一个糟糕的朋友,但也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女演员”的顽固分子。德纳芙在每一个场景中,都表现出强大的气场;她环绕在香烟的烟雾中,端着苏格兰威士忌,永远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法比安出版一本名为“真相”的回忆录之际,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女儿卢米尔,与丈夫(伊桑·霍克)及其女儿一同从美国回来祝贺。但她却在母亲的“回忆录”中读到了一段段从未发生过的“虚构回忆”。质问、争辩、谎言、真相,法比安的叙述一直在迷宫中游走,以至于其自身都无法分辨回忆的真实性。
影片中,身为演员的法比安正好接演了一部关于母女情感的电影。是枝裕和采用戏中戏的设置,某种程度上也映照出法比安与卢米尔这对母女关系的现实,从而让两个平行的维度互相渗透。在卢米尔参观片场、观看母亲表演时,影片将两个维度叠印在一起;直到母亲外化的坚硬盔甲脱落后,冰封已久的情感方才慢慢融解。
影片借戏中戏,用虚拟去构筑真实的“心酸”与“融解”。在这点上,如果换做是一部没有野心的大众向电影,也许可以无缝衔接大团圆结局。但《真相》显然是带着自我表达的,是枝裕和明白家庭纽带的复杂性,血缘关系的不可逆转,以及过往生命中的积怨。他更加明白,亲人间的休战并不是简单化的爱的融合,而是掺杂着无奈、不计较和妥协。
与此同时,是枝裕和在这部法语新作中,也不忘拾掇起那惯用的腔调:虚构影像的真实与个体情感的变异。从他拍于20年前的《下一站,天国》起,他就一如既往地在不同作品中,仿佛做着各种家庭变体实验,在血缘错乱下构筑亲情的《如父如子》,在共同创伤中弥合亲情的《步履不停》,在突如其来的血缘引线下构筑亲情的《海街日记》,以及即便关系不再、但内在情感还能凭借记忆惯性延续的《比海更深》。
影片《真相》将同样的逻辑用于这个寻常家庭的叙事圈里,虽然人还活着,却将自己埋葬在自己亲手创造的记忆之中。记忆是每个人停泊在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依存,也是生而为人最难以舍弃的东西之一。记忆可能常常不太准确,但只要是掷出的骰子,本质上都不会改变。当记忆被烙印在大脑思想的薄膜上时,便将一直通过余生折射。
相较于导演前作,这部新片在叙事逻辑上,无疑更像是去年荣获金棕榈的《小偷家族》的异体镜像。如果说《小偷家族》中的临时家庭,是一群陌生人报团取暖假装家人的话,那么在《真相》中则是更为冰冷无奈的现实,明明是血脉相连的家人,却相处得如陌生人般冷漠。
如果说伯格曼的《秋日奏鸣曲》,是用暖橙的色调包裹冰冷撕裂的现实,那么是枝裕和的《真相》,则是以冷静清澈的叙述去分解家庭关系的复杂构成。相对德斯普里钦的介入式剧场实验而言,是枝裕和的侧写观察则基本放弃了戏剧冲突的落差。
这部电影如此轻盈而干净,在秋日巴黎水彩画下折射出的点点微光,优雅却带有是枝裕和独有的视听语言风格。如果简单地将其对标《步履不停》或《比海更深》这些高峰期作品,其实有失公平。当然,未来的是枝裕和或许还会有新的高峰期。
在获得金棕榈之后,是枝裕和曾坦诚,金棕榈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新阶段的方向在哪里自己尚不确定。与其惋惜是枝裕和国外拍片的水土不服,不如欣赏其跳出舒适圈的大胆和勇敢。
如果放在以往日式创作的环境中,是枝裕和大概会下意识地用起老方法,当冷冰冰的现实触碰到心底痛处时,马上用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把痛处呵护起来。但这一次换到陌生的创作环境中,是枝裕和干脆收起技法,安静地平铺直叙,尽管在叙事节奏点的把握上有点犹豫不决。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部新作在是枝裕和的人伦家庭关系探索上,又提供了另一种更富有洞察力的现代家庭结构案例。在观影过程中,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导演是谁,其实根本不会有所谓外国导演“鹦鹉学舌”的违和感。
除此之外,虽然演员阵容豪华,但对比起东方演员更加温润如水的表演方式,西方演员的外放与是枝裕和的安静显得略微相斥。德纳芙与比诺什的对手戏精彩不假,但在是枝裕和的叙事系统中却稍显不可控。
在《真相》记者会上,记者提问德纳芙如何在片场与是枝裕和沟通时,德纳芙谈到:“他既不会说英文,也不会说法文,所以我们的沟通都是通过翻译而获取的二次表达。刚开始的时候是很困难的,但是慢慢大家会培养出默契,需要沟通的时候,就捡重点说,尽量做到准确表达。再后来慢慢熟悉导演后,不用听翻译的传递,看他脸色我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了。”
至于比诺什,在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同样也遇到一些不适应,“是枝裕和导演不太喜欢演员提前做准备。初始时的确会不适应,但是导演会在片场与演员一起做动作,一同感知影片的呼吸,到后面慢慢也就好多了。”
事实上,《真相》这个项目早在2011年就已经摆上了提案,是枝裕和当时就开始接触比诺什,并邀请德纳芙参与。虽然这次选择一个高难度的跨国试验,但是枝裕和也坦言,没有想着要拿奖什么的,能够圆满完成其实就很满足了。
在我心目中,影片《真相》所呈现的低角度观察还是很有趣的,它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犹如温水煮蛋,是枝裕和的安静如壁虎的观察,呈现出难得的敏感和温润。缓慢的戏剧构建,将落点置于不着痕迹的细节上,如晚樱般悄无声息地绽放。
影片最后,当卢米尔问法比安“你爱自己,还是喜欢电影?”法比安回答道:“我喜欢我演的电影。”在这样一部充满谎言的电影中,这一刻我却仿佛觉得,无比真实。
作者| 猪事丁;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