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这个人生终极问题困扰着大多数人,首当其冲就是“我是谁”这个疑问。
似乎在我看过所有好莱坞的电影里,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比如我最爱的《谍影重重》系列。间谍当然是最需要谨记身份的一个职业,如果有了“身份的焦虑”就无法完成任务,甚至还会性命不保。
我们也许不必面对如此极端的内心诘问,然而“我是谁”的问题,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有自由的能力,人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真正的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思考“我是谁”的问题。
我常感觉到孤独。和所有需要克服内心矛盾挣扎和黑暗的人物一样,在重生之前,要面对自己的阴影。不管这阴影来自于童年还是其它。
我在柏林看过一部名为《玻璃城堡》的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以大女儿为主角,讲了她与众不同的一家人,母亲是个业余画家,父亲酗酒又浪漫不羁,一家人常常搬家,母亲沉迷在画画中,完全忽略家庭责任,小小年纪的女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做饭,结果被意外烫伤。母亲和女儿的身份对调了,母亲像个需要被照顾的孩子,女儿被迫学会了独立。爹呢,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建一座玻璃城堡,可一直没建起来。他教女儿游泳,完全是一种“丛林”生活准则,不顾女儿的惊恐挣扎,直到她在恐惧中学会为止。
四个孩子从来没有得到过世俗意义上足够的关怀,他们抱团取暖,互相打气,直到长大,大女儿考上了纽约大学,终于离开了这个“家”。
她背弃了父母波希米亚人价值观,住高级公寓,穿上礼服和富二代的男友去高级餐厅吃饭,尽管谈话索然无味,她也决定忍耐——没有哪种生活是没缺点的,这点她心知肚明。与此同时,她父母则住在废弃屋里。
童年的生活一直影响着她,她想起曾和父亲躺在雪地里看星空,曾在田野里奔跑,曾有过那种纯心灵的呼唤和豪情。她的母亲则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她画了一辈子的画,即使在街上流浪时也一样在创作。
“你生来改变世界,而不是随波逐流”。
难以做到,更难以释怀。如同我始终在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之间挣扎。耶茨在《革命之路》讲的就是一对夫妇,他们想改变,“巴黎”就是他们的幻梦。为了自由,她死了。这本书看着我生不如死,因为太真实了。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只是外壳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内在的情绪是一样的,都是呼唤自由而不得。要自由,往往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玻璃城堡》的结尾,他们终于达成了和解。电影结束时,播放了一段真实的录像,电影里原型的父母真实的样子,那座从未完工的玻璃城堡的草图,母亲在街头流浪画画,感动得我泪流满面。我看到了同类的挣扎,更看到了同类遵循内心的幸福。
不管他们要逃离或奔向的是何处,他们都一样是在自由行旅、狂野穿行、绝不回头。我知道不管你我身在何处,一样不会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