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Chen Chen

  • 性别:
  • 出生日期: 1909年
  • 去世日期: 1979年12月24日
  • 出生地: 中国,湖北,武汉
  • 更多中文名: 陈昌顺(本名) / 陈伟杰(别名)
  • 家庭成员: 姚宗西(妻)
  • 职业: 摄影
2人关注

人物简介  · · · · · ·

陈晨(1909,1,1-1979,12,24)原名陈昌顺,又名陈伟杰,湖北武汉人。世代佃农,母早逝,十岁起读了四年多私塾。父病故后生活无依,1925年到湖北沙市进步袜厂当学徒。1928年到汉口一家小百货店当店员。1930年到上海入明星影片公司制作部学习洗印和摄影。1933年正式任摄影师,独立拍摄的首部影片是《展览会》。与董克毅、周诗穆、王士珍被誉为明星公司“四大摄影师”。他的思想直接受阿英(钱杏邨)、石凌鹤、光未然影响,1933年经阿英介绍加入中共领导的左联。左联分派他在明星公司的小组学习,左联对该小组的直接领导人是石凌鹤,唐纳是组长。1934年阿英受国民政府监视,阿英等人在上海流浪隐蔽,后去苏区。他所在的明星公司小组被迫解散。不久他也离开明星公司。1935年夏,由王瑞麟介绍入汉口摄影场任摄影师。他与汪中西、李萌先后去四川峨眉山、成渝川黔公路、长江上游航运线直到南京,拍《峨眉军官训练团》和《南京秋操演武》等纪录片。1936年春辞职回上海,由蔡楚生和梅熹介绍入联华公司任摄影师。拍摄《孤城烈女》等影片,又拍摄《文化巨星陨落》鲁迅送殡至万国公墓安葬的新闻纪录片。抗战全面爆发后,他与光未然、冼星海、许幸之、秦威等十余人组成抗日北上工作团,在各大戏院、饭庄改成的难民收容所服务。1937年9月底,难民开始陆续遣散,工作团成员逐渐分散。他参加抗敌演剧队。同年底到汉口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战地摄影队第二队队长。参加拍摄江湾大战,后随军撤回汉口中制。不久又到华北、西北各战区拍纪录片。先后拍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徐州突围。素材剪辑成《抗战特辑》(1-6集)。1938年9月,随中制迁到重庆,与导演沈浮、贺孟斧和美工师秦威等人到西安争取恢复西北影业公司(西电),并决定把制片厂设在成都。西电在决定由西安迁成都时,由沈浮、贺孟斧等人去成都筹建,由他到第二战区抗日文化协会取回西电寄存的器材和胶片,并顺道去前方拍新闻片。同年冬他从秋林绕道西安过潼关到晋东南八路军野战总司令部所在地屯留,在华北抗战前线逗留近一年,拍摄了八路军总部及抗日前线大量镜头,并拍摄纪录片《平型关大捷》。1939年春回到成都西电。同年底,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在四川贵阳昆明等地公映。1940年参加拍摄《老百姓万岁》,和摄制组赴黄河两岸。该片大部完成后因西电停办而停机。西电停办后他开始做生意,没两年在成都开了一家卷烟厂和一家铁工厂。建国后回武汉经商。因周恩来派程默找他,于1959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特技摄影师。但在北影被江青定为“控制使用”,直到1979年12月病故。

图片  · · · · · ·  ( 全部 4 张 · 上传照片 )

他们也关注了陈晨  · · · · · ·  ( 全部 2 )

陈晨的贡献者  · · · · · ·  ( 全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