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 (2004)

导演: 黄骥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国语
暂无评分

地下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热门 /  最新 / 

0 看过 2011-12-12 12:14:16

非常特別的樣本~

1 陈小周爸 看过 2024-01-27 00:55:44 北京

借标Stone walling,摄影喜欢极了,女主唯一的特写很有力量;全片感受到很强烈的错位,来自于日常化的对白设计和主流商业片,更来自于主流片和日常生活。

0 维普拉斯 看过 2024-01-24 15:42:15 上海

借地。开头与结尾的落差,一面是在讨论英国与澳大利亚选择哪一个,一面是困在现实的生活里不断忍痛。对于湖南的某地、某人、某段事,一种现实的精准观察。

0 ihavenoname 看过 2023-12-22 00:58:49 上海

借地

1 阿泽 看过 2023-12-08 17:00:19 北京

借地。 很惊喜的一点是主创们在精密的剧作结构中有意或无意地遵循了一种“松弛”感,即生活化的对白与表演,但囿于某种“情绪、调性”中的文艺作品“通病”依旧明显,无可厚非却有几处不甚恰当,尤其以微信聊天记录悬浮于画面之中时,导演的主管介入意图和凌驾观众的意图过于显著,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这个有“价值”的情节增添几分人为强调的“残酷性”与“批判性”。此外在情节人物上的刻意选择和设置不予置评。但它好在声... 借地。 很惊喜的一点是主创们在精密的剧作结构中有意或无意地遵循了一种“松弛”感,即生活化的对白与表演,但囿于某种“情绪、调性”中的文艺作品“通病”依旧明显,无可厚非却有几处不甚恰当,尤其以微信聊天记录悬浮于画面之中时,导演的主管介入意图和凌驾观众的意图过于显著,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这个有“价值”的情节增添几分人为强调的“残酷性”与“批判性”。此外在情节人物上的刻意选择和设置不予置评。但它好在声音、好在剪辑,好在远距离拍摄对演员青涩演技的包容,更好在对“困境”的表达,对不完美个体的冷眼旁观。只是“它们”没有直面这部影片的勇气,就如同“它们”对待困境与贫穷的态度一样—它们的劣根性与苦难相通,彼此配位。 补:小人物的祛魅、时代的从犯…(bme) (展开)

> 更多短评 13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地下的影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讨论区   ·  ·  ·  ·  ·  ·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地下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