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科技恐慌时代
《黑镜》自诩用极端黑色幽默的方式讽刺了科技是精神的鸦片,并通过故事来展现它的“毒副作用”。其中最为引人热议的是S01E02《1500W点的价值》,在大众评论里,出现得最频繁的一个词是“消费主义”。何为“消费主义”?大概可以把这个概念理解为一种社会道德上的糜烂腐败现象。无节制的物质享乐,并把这些当做人生的重要目的和价值,忽视精神修养(简直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是吧)。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物欲横流”。所以此集的目的就是对“灵性”的呼唤。这里的灵性(“真实”)在影片中通过了一个实物来进行具体化,就是那只“纸企鹅”。那是用食品包装纸折叠成的,代表了千遍一律的机械世界里的一点独特,代表了麻木冷漠的商业世界里的一丝温情,还代表了大黑(男猪脚)对那段美好人文关怀的哀悼(在结尾可以看见大黑桌面上有个企鹅装饰,类似陶瓷材质)。恩,表面看上去就是这么个思路。对啊,你看,生在自培养皿里的苹果、暴力宣传的泛滥广告信息(大屏幕强行放送的淫秽画面——请问保守派哪里去了?)、能轻易抹杀言论自由的致幻泡沫饮料……但是,貌似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先说所谓的“消费主义”,“消费主义”的前提怎么也得有丰富的消费品啊,但在影片里我看不见丰富的供给。分别从衣、食、住、行四方面看:1、衣服在这里只起到了保暖遮羞和身份识别(一般人穿灰衣、太懒惰以致堕落为清洁工的穿黄衣、主宰一般人们命运的主持人们才能拥有个性服饰,像极了古代中国的服饰等级识别——黄衣是贵人服装,绿衣是下等人穿的,若用绿色面料做衣,里子却是黄色,会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的作用,没有能满足人们爱美之心的服饰(不算那个个人电子形象)。2、也就只有一台食品自动销售机器,只有薯条、苹果和饮料,没有法国蜗牛、意大利面条、印度咖喱、日本寿司…3、人们居住的地方是相似的落地显示屏隔间,没有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巴洛克、拜占庭…只有一个毫无品味可言的立体矩形空间。4、根本没有看见任何交通设施和工具,当然那个自行车(人们唯一的职业?)是不算的…
再仔细从这四方面观察一遍,配给的身份识别的服饰、配给的住处、单调的食物、从自行车到住处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是运用切割磁感线的方式发电踩自行车?至于衣服等物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不知道,可以推测是背后有一台大机器在包办一切)…根本看不出有商业化的痕迹,更不必说什么消费主义了。连牙膏也没有黑妹、高露洁、佳洁士(喂!这是英剧!)等这些品牌选择,是用积分向机器交换的,这怎么看都是供残主义社会好伐!至于这里出现的直接侵犯个人自由的强制消费,没有自由选择,谁敢强迫人们消费?在自由市场中哪个商人敢做出这些事情啊。写剧本的那货把这类恶劣行径直接归咎于科技与商业的发达,简直荒谬之极!
兔桑说得好啊:为什么要新造一个词“消费主义”来批判呢?是因为看不惯产权和利润,还是看不惯宣传竞争,看不惯人们买王婆的瓜不买自己的瓜?这就只有那些造这个词的人自己晓得了,总之他们讨厌追逐享乐也讨厌追逐享乐的人被市场经济惩罚(虽然他们管自己的享乐叫寻找人生理想),干脆装作跳出人间,把屎盆子一股脑扣给人性,这种懦夫的伪深刻,特别讨那些智识水平还处于中二而偏要用丢弃善心来标榜成熟的废物们喜欢。
这种片子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反映了大众的一个怀旧心理。人们总是觉得,生活乡村的人们淳朴,善良,城市里的人更倾向于勾心斗角。那是因为在以物易物现象较多的落后地区,人们接触频繁能联络感情,并且能直接看到别人劳动的付,于是显得温情。在使用货币交易的城市里,你能轻而易举地用自己的几秒钟换取很多人的几分钟——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不同肤色种族国界的人联系了起来人们。不需要知道谁为他付出了多少,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于是显得冷漠。因为不喜欢商业化的“不近人情”,无视自己对经济和科技的无知(科技和商业化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需要怀疑么?),一意孤行地把未来世界描绘成了一个阴暗逼仄的反乌托邦(反面的理想社会,在林立的钢筋水泥丛中,精神空虚的人们被物质压得喘不过气,道德沦丧,等级制度横行,最终步向灭亡),顺便对乡村生活来个野性的呼唤(人类人文水平至少比科技水平落后八千九百六十四年呐!),是许多追求“精神修炼”的小清新的惯用伎俩。乡村生活是什么,在我(理性乐观派)眼里也就是自给自足式的贫困生活罢了。能保障自由的话,我们的时代会越来越好。
先说所谓的“消费主义”,“消费主义”的前提怎么也得有丰富的消费品啊,但在影片里我看不见丰富的供给。分别从衣、食、住、行四方面看:1、衣服在这里只起到了保暖遮羞和身份识别(一般人穿灰衣、太懒惰以致堕落为清洁工的穿黄衣、主宰一般人们命运的主持人们才能拥有个性服饰,像极了古代中国的服饰等级识别——黄衣是贵人服装,绿衣是下等人穿的,若用绿色面料做衣,里子却是黄色,会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的作用,没有能满足人们爱美之心的服饰(不算那个个人电子形象)。2、也就只有一台食品自动销售机器,只有薯条、苹果和饮料,没有法国蜗牛、意大利面条、印度咖喱、日本寿司…3、人们居住的地方是相似的落地显示屏隔间,没有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巴洛克、拜占庭…只有一个毫无品味可言的立体矩形空间。4、根本没有看见任何交通设施和工具,当然那个自行车(人们唯一的职业?)是不算的…
再仔细从这四方面观察一遍,配给的身份识别的服饰、配给的住处、单调的食物、从自行车到住处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是运用切割磁感线的方式发电踩自行车?至于衣服等物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不知道,可以推测是背后有一台大机器在包办一切)…根本看不出有商业化的痕迹,更不必说什么消费主义了。连牙膏也没有黑妹、高露洁、佳洁士(喂!这是英剧!)等这些品牌选择,是用积分向机器交换的,这怎么看都是供残主义社会好伐!至于这里出现的直接侵犯个人自由的强制消费,没有自由选择,谁敢强迫人们消费?在自由市场中哪个商人敢做出这些事情啊。写剧本的那货把这类恶劣行径直接归咎于科技与商业的发达,简直荒谬之极!
兔桑说得好啊:为什么要新造一个词“消费主义”来批判呢?是因为看不惯产权和利润,还是看不惯宣传竞争,看不惯人们买王婆的瓜不买自己的瓜?这就只有那些造这个词的人自己晓得了,总之他们讨厌追逐享乐也讨厌追逐享乐的人被市场经济惩罚(虽然他们管自己的享乐叫寻找人生理想),干脆装作跳出人间,把屎盆子一股脑扣给人性,这种懦夫的伪深刻,特别讨那些智识水平还处于中二而偏要用丢弃善心来标榜成熟的废物们喜欢。
这种片子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反映了大众的一个怀旧心理。人们总是觉得,生活乡村的人们淳朴,善良,城市里的人更倾向于勾心斗角。那是因为在以物易物现象较多的落后地区,人们接触频繁能联络感情,并且能直接看到别人劳动的付,于是显得温情。在使用货币交易的城市里,你能轻而易举地用自己的几秒钟换取很多人的几分钟——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不同肤色种族国界的人联系了起来人们。不需要知道谁为他付出了多少,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于是显得冷漠。因为不喜欢商业化的“不近人情”,无视自己对经济和科技的无知(科技和商业化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需要怀疑么?),一意孤行地把未来世界描绘成了一个阴暗逼仄的反乌托邦(反面的理想社会,在林立的钢筋水泥丛中,精神空虚的人们被物质压得喘不过气,道德沦丧,等级制度横行,最终步向灭亡),顺便对乡村生活来个野性的呼唤(人类人文水平至少比科技水平落后八千九百六十四年呐!),是许多追求“精神修炼”的小清新的惯用伎俩。乡村生活是什么,在我(理性乐观派)眼里也就是自给自足式的贫困生活罢了。能保障自由的话,我们的时代会越来越好。
这篇影评有剧透